万荣苹果’区域公用品牌标准化示范区”项目,会成为运城果业发展的新杠杆
成熟季诱人的万荣苹果。(资料图片)
苹果是运城农业的支柱产业,特别在一些苹果主产县(区),70%的农民从事果业,农民收入的70%来源于果业,果业已经成为关系农民增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民生产业。
但是近几年,随着技术红利日渐微薄,特别是随着我国西南省份苹果生产规模快速扩大带来的竞争压力,我市果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成为全市上下关心的大课题。
“‘万荣苹果’区域公用品牌标准化示范区”项目,会成为运城果业发展的新杠杆吗?
为何落地万荣?
“按我理解,如果说果业1.0解决了产业规模问题,果业2.0解决了技术配套问题,那么果业3.0要解决的就是果业的产业化问题。”万荣县科普惠农服务协会会长、山西红艳果蔬专业合作社总经理王少斌说,“标准化建设,就是我们解决果业产业化的主要抓手。”
万荣县科普惠农服务协会是“‘万荣苹果’区域公用品牌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的承担单位之一,这个项目对于万荣苹果甚至运城苹果的意义和价值,王少斌比别人的理解可能更深。
在全市甚至全省的果业圈,王少斌名头很响。他探索研发了“有机苹果”“文化苹果”“功能苹果”等新产品,有效提高了果业效益和果农收入,拓宽了果业的发展方向。但这些局限于细分领域的特色产品,伴随着高附加值的是较小的市场需求,相当于小规模的“特种作战”。而对于大部分果农与运城主流果品来讲,通过标准化建设来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才是事关产业发展的大规模“阵地战”。
“‘万荣苹果’区域公用品牌标准化示范区”入选的是第十一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Ⅱ类项目,全国共有134个。项目建设重点为农产品品牌培育,建设周期为3年(截至2025年12月31日),承担单位为万荣县人民政府、万荣县科普惠农服务协会,参加单位为山西红艳果蔬专业合作社、山西鑫顺源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万荣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万荣县农业农村局。
这样的国家级示范项目,为什么会花落万荣呢?
万荣县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种植苹果,几十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也奠定了厚实的产业基础。如今,万荣县是“全国现代苹果产业10强县”“国家出口苹果质量安全示范区”,2021年“万荣苹果”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34.03亿元。
目前全县拥有涉果龙头企业及果品贮藏企业125家,机制冷藏能力达35万吨,果汁加工转化能力达35万吨,初步形成了产、贮、加、销一体化的产业链条。
更重要的,是万荣县近几年标准化建设的成果。
在合作社办公室的墙壁上,张贴着有关“绿色苹果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和“国家苹果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的介绍,这些都是近两年该县所做的标准化建设成果。
如今在万荣,关于苹果产业,不仅有相关企业的标准,有《万荣苹果生产技术规程》《万荣苹果绿色苹果生产技术集成》《万荣苹果周年施肥方案》《万荣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万荣苹果植保管理技术规程》等苹果标准化种植团体标准,还有《万荣红富士苹果》《苹果树种植技术规程》等山西省运城市地方标准。
这些,都是万荣县敢承担国家级标准化建设示范项目的底气。
果业标准化实践
虽然万荣果业历经多年发展,基础很好,但从更高的要求来看,果业的生产、储存、销售等环节,还没有完全达到标准化。
发展产业讲科学,也讲细节,而标准化就是将科学与细节固化的一种表现。比如在种植环节,行距多少,株距多少;在管理环节,通过测土配方决定施什么肥、施多少肥、浇多少水,根据树势决定一亩果园投多少工、产多少果;在销售环节,按个头、红度、甜度等分级分拣,并统一包装统一标识等等。
“这些,全部都要通过具体实践,得出最佳数值,才能实现产品品质与果业收益的最佳平衡点。产业发展、收益增加,就是标准化建设的目的和价值。”王少斌说。
乡村振兴,标准先行。标准化建设落实到万荣果业上,就要涵盖种植、生产、分拣、加工、销售的全环节、全体系,这是产业升级的需求,也是发展模式的重塑。
想当年,在运城果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没分级一说,果农卖果时都是大小不等的混装在袋子中销售(俗称“滚袋”)。后来,分级观念渐渐普及,销售时开始按规格论斤销售。而现在,大部分果商收购时,对果面的红度都有了一定的要求。
在山西红艳果蔬专业合作社的产品陈列室,记者发现盘子里的苹果,不但大小差不多,连颜色都基本一样。而据工作人员介绍,颜色只是表面,目力不到的糖分、固形物、酸甜度等指标,如果是市场销售,基本也都一样。
分级越来越细,意味着给消费者的信息越来越多,可供选择的产品类型也越来越多。经过精细分级的苹果,差异度越来越小,也越来越像流水线上的工业产品。
的确,运用工业思维进行农业生产,是近年来的一大趋势。“我们通过标准化建设,可以将工业生产的思维引入农业生产,用工业化生产模式来改造果业产业链,降低投入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王少斌说。
具体来讲,就是通过“‘万荣苹果’区域公用品牌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探索苹果的标准化生产、标准化储藏和标准化销售,形成一套标准化体系,支撑起“万荣苹果”的标准化品牌。
所有成熟的产业,都必须在两方面发力,一是提高产品质量,二是做好市场营销,如此“内外兼修”方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实现市场化与产业化。由此可见,万荣的这项试点,正是运城果业发展到目前阶段迫切需要解答的难题。
怎么试,啥目标
“品牌培育,我们专业合作社责无旁贷!”王少斌说。
在他看来,品牌培育就要以当地龙头企业和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为培育主体,通过标准化培训,使各经营主体深刻认识到“万荣苹果”品牌的重要性,以标准化生产的苹果提升“万荣苹果”品牌,从而达到企业品牌(企业的注册商标)+地方品牌(“万荣苹果”)+区域公用品牌(“运城苹果”)的营销矩阵。同时,通过政府引导,鼓励各经营主体到全国各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去闯市场、抢市场、占市场,在各大中城市设立品牌店、专卖店、直营店,把“运城苹果”“万荣苹果”叫亮全国,叫响世界。
“‘万荣苹果’区域公用品牌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共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出台相关实施方案、制定年度规划、建立各项数据库等;第二阶段为制定绿色苹果标准化种植管理规程、土肥水管理规程、病虫害植保规程、生产规程等;第三阶段为通过“‘万荣苹果’区域公用品牌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将绿色苹果标准化种植先进、成熟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标准体系,进行广泛的实施和推广。
根据规划,到2025年,万荣县力争培训专业技术人才1000人以上,使用“万荣苹果”区域公用品牌的苹果绿色化、标准化率达90%,品牌苹果生产量占总商品量的80%以上,绿色食品认证书有20张以上,辐射带动运城市5个果业大县绿色标准化种植面积占到70%,所有苹果达到绿色食品标准,出口苹果达到国际绿色标准,力争使万荣县成为全国绿色苹果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县,把“万荣苹果”区域公用品牌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具体而言——
社会效益方面,可辐射黄河金三角及周边省市苹果的种植、销售,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采用的绿色苹果标准化管理规程和绿色苹果标准,促使绿色苹果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经济效益方面,通过“‘万荣苹果’区域公用品牌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的实施,使果农由采用原普通苹果生产技术,提高到采用绿色苹果生产标准:可使原普通苹果由每公斤2.6元的价格提升至绿色苹果每公斤7元的价格,每亩增收1万元至2万元。
生态效益方面,通过“‘万荣苹果’区域公用品牌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的实施,可使苹果种植户形成“改土、改肥、改农药,利国、利民、利健康”的生产理念。在生产过程中,推广有机肥代替大化肥生产技术,采用植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和生物源农药代替高毒、高残留农药,减少了化肥农药使用量,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土壤肥力,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我们要通过这次标准化建设,将特色产品变成优质产品,再把优质产品变成优价商品,实现万荣果业的提档升级,也为运城果业的转型发展探索经验。”王少斌说。
记者 闫 鑫 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