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州鼓乐中的运城声音
在2012年中央电视台龙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曲鼓韵龙腾震撼并征服了亿万观众的眼球和心灵。一面帅鼓、八面将鼓、五面小鼓、四十六面足鼓组成的鼓阵,在几声帅鼓的宣导下,鼓乐大作,奏起了气势磅礴、悦耳动听的民间乐曲,将龙年春节的铿锵气势演绎得淋漓尽致。这登上央视春晚的便是地道的绛州鼓乐。绛州鼓乐又称绛州大鼓,是流行在运城市新绛县的锣鼓乐和吹打乐。绛州鼓乐产生于历史文化名城新绛县,它的种类繁多,敲打方式多样,演奏起来气势磅礴,声韵铿锵,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和艺术特色。而气势磅礴,声韵铿锵的方式呈现和新绛县的历史演变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绛州鼓乐传承人 杨丁洪:说起我们绛州大鼓啊,咱们最早要追溯到唐朝初期,距今已经有1400多年啦。当时李世民渡黄河来到我们新绛,也就是现在的唐王堡这个地方,绛州鼓乐呢,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就有了,尤其是我们绛州鼓乐的开山之作秦王点兵。
绛州鼓乐传承人 杨丁洪:这首作品就是来自于李世民当时在我们新绛唐王堡那一块还有一个点将台,就是从这个故事里引出来秦王点兵这首作品。
每年正月,百姓都要聚集在村子附近祭拜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淳朴的农民认为祭祀闹得越红火,来年的收成就会越好。于是,村和村之间的打鼓比赛也就应运而生了。就这样,研究怎么把鼓敲好,成了村民种地之外最重要的事情。
绛州鼓乐传承人 杨丁洪:咱们绛州鼓乐最大的特色,花敲干打,在打法上面有上千种的打法,干打呢就是说咱们绛州鼓乐靠的是真敲实打,没有什么音乐做铺垫什么的,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色就是什么呢,绛州鼓乐是以鼓叙情,以鼓说话,每一个故事(节目)都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兴起于宋代的社火使得新绛出现了村村打鼓、年年打鼓的盛况。新绛鼓乐的各种敲击技法和经典鼓曲也在人们手口相传中渐渐定型。一千多年过去了,新绛鼓乐在老艺人的手中代代传承,从未中断。
村民:这个绛州鼓乐在我们当地是非常有名气的,确实是打得好、出名,可以说是深入到老百姓心目当中,人家演的这秦王点兵,能让人听的是可以说是浑身的毛孔都张起来了。
那穿越千年的鼓声依然在这片大地上阵阵回响。作为中国民间古乐的优秀典范,绛州鼓乐以花样繁多的敲击方式、强烈的艺术冲击,被国际打击乐界誉为是世界三大鼓钟之一。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绛州鼓乐象征和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从而让中华民族生命深处的声音传承千年,响彻世界!
图源:运城文旅 撰稿:樊 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