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3-2-24 18:53:23

大黄好似“大将军” 破瘀泻下显神威


王新德/文

30年前的一天早晨查房时,笔者发现有一住院患者,高热一周不退,伴有恶心呕吐、口渴、大便干结、出汗等症状。查看病人后,笔者辨证其为阳明腑实证,随即将生大黄20g,沸水冲饮,以攻下实热,荡除燥结。翌日,患者体温正常,诸症全消。从此,我对大黄这味中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本草纲目》载:“大黄,味苦、性寒、无毒。治下痢赤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神农本草经》说其“能下瘀血,除寒热,破肿块,去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排出肠道积滞,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名医别录》载其:“可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积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各种陈旧瘀血凝结。”

大黄的配伍应用:①配芒硝。芒硝咸寒,软坚润燥,而泻下通便。二者相须为用,攻下之力增强。②配枳实。一苦寒,一辛寒,二药相伍,泻下行气并举,相得益彰。③配厚朴。厚朴辛苦温,辛能行气,苦能泻实满,温能化湿,合用可行气宽中,疏导肠胃,使中焦得舒,胃肠得畅,泻实除满。④配附子。取附子辛热温里扶阳,二药相伍,大黄走泄,附子取其散寒,可温下寒实积滞。⑤配桃仁。桃仁苦甘而平,性柔润,本血分之品,最善破血行瘀,又可润燥滑肠。二药配伍,刚柔相宜,用治产后腰痛,痛经闭经等。⑥配生地。生地甘寒,凉血生津,二药伍用,可治心胃火炽,挟血上逆之吐衄,有增水行舟之功。

现代药理学研究,大黄中的化学物质大体上可分为蒽醌类、多糖类与鞣质类。蒽醌衍生物对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清除体内毒素,可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急性胰腺炎。大黄提取物有显著的利胆、利胰作用。生大黄煎剂对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促使胆汁分泌。这可能是大黄治疗肝胆胰疾病的药效基础。笔者在临床上常使用“大黄䗪虫丸”治疗肝硬化、脾肿大、三系细胞减少的患者,其软肝缩脾,收效良好。另外,用大黄煎剂灌肠,使非蛋白氮、血肌酐明显下降,能改善肾功能。

宋朝孔平仲在《续世说》一书中,载有姚僧垣用不用大黄的故事,对后世医者很有借鉴作用。姚僧垣是南北朝时梁代名医,医术高超。梁武帝因病发热,服用了大黄。姚僧垣却说:“至尊年高,大黄快药,不宜轻用。”认为大黄的泻下作用能损伤梁武帝的元气。梁武帝没有听姚僧垣的劝告,继续服用大黄,结果使病情加重,以至“危笃”。继位后的梁元帝有一次心腹部疼痛,所有的医生主张用平和的药物治疗。姚僧垣却说,从脉象上看,应当用大黄(因其病为腹中有宿食,胃肠积滞所致)。梁元帝听了姚僧垣的话,服药后果下宿食,病获痊愈,对姚僧垣“赐钱百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黄好似“大将军” 破瘀泻下显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