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村培育红薯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 郭 华 见习记者 许 菲“播种的时候要选择经过实验室剥尖、组培、检测、大棚驯化的脱毒原种微型薯为薯种,排薯时要确保间距适中、摆放均匀,覆土时要厚薄一致,盖膜时要两边拉紧、拉直、紧贴土面……”
近日,在盐湖区陶村镇张良村张良红薯产业融合基地,来自山西农业大学的教授李江辉正在红薯高产高效栽培学习园地,为张良村及周边的红薯种植户讲解红薯种植技术和注意事项。
科技为红薯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力量。张良红薯产业融合基地一直非常重视科技富农,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坚持用科技的力量指导红薯种植户开展育苗、种植、储藏、销售……
人勤春来早,春耕备耕忙。2月15日至18日,张良红薯产业融合基地联合盐湖区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开展了为期4天的“冬春大培训”,吸引300余名红薯种植户前来听课学习。培训会上,来自山西农业大学的专家学者从红薯品种、种植方法、种植注意事项等方面为红薯种植户进行了科学种植培训。
“如何育苗、如何种植、如何能保证红薯高产优质?”红薯种植户带着这些问题认真听课、用心交流。培训现场,红薯种植户聚精会神、认真聆听、详细记录,并结合自己种植红薯的实践和所遇到的问题,向专家学者请教并积极参与讨论。
“通过培训,我学到了更全面的种植知识,认识到自己之前在种植方面存在的问题。经过培训交流以后,增强了种植红薯的信心,今年我决定再扩种十来亩。”红薯种植户柳建社参加完培训后说。
基地全年都开展“理论培训+实践指导”的教学模式,从育苗、种植、田间管理、储藏到销售为红薯种植户提供全方位服务,让更多种植户能够开展精细管理、科学生产、增产丰收,让科技为红薯产业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擦亮张良红薯产业品牌。
合作发展让红薯产业兴旺起来
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是推动乡村产业兴旺、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在张良村,红薯产业融合基地有效促进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激活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农业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推动红薯产业发展。近年来,张良红薯产业融合基地不断探索实践,走出一条以“合作社+农户+服务+市场”为模式的发展路子,秉持科学管理的理念,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共同发展。
张良红薯产业融合基地成立于2017年,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积极与国内各农业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通过邀请专家授课、引进先进品种“一枝香”、学习先进种植技术等,持续为周边村民拓宽增收致富渠道。目前,基地已改良种植红薯土地1250亩,并计划在2023年扩大自有种植规模,提升合作社在红薯种植方向上的带动作用,让更多农户通过种植红薯增收致富。2022年,基地带动周边农户400余户种植红薯,帮助近1000名村民实现就近就业,户均每亩增收3000元,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致富。
“节能型地下通风储藏红薯窖”是该基地的一大特色,总投资400万余元,建立在地下7米,砖垒24孔窑,成“非”字型,机动车可直接进入窖内,总库容量8200余立方米,可储藏红薯250万余公斤,为红薯种植户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储藏地,帮助红薯种植户实现反季节销售,拉动收入增长。
“去年红薯一出土就进了窖,你看现在这个红薯还是很好,而且红薯放到这会非常甜,市面上这会红薯很少,能够卖上好价钱。”正在红薯窖准备将红薯打包出窖的种植户刘女士说。
据悉,张良红薯产业融合基地还利用“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帮助红薯种植户拓宽销售渠道。目前,销售范围已经扩展到北京、广州等地,形成一定的市场影响力。2022年,基地销售量近500万公斤,销售额2000万余元。
产业兴旺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近年来,张良村一直在推动红薯产业全链条发展,用产业兴旺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让红薯种植更加轻简化、高效化、标准化是张良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今年,基地计划投资375万元,实施“盐湖区道北脱毒红薯组培育苗研发中心”项目。项目投产后,不仅能扩大脱毒试管苗供给,增加红薯产量,还将减轻红薯生产劳动强度,降低农药用量,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在育苗育种上发力外,张良村还将聚力补链延链强链,进一步开发红薯类农副产品,提高红薯产业的经济效益。依托现有存储规模,计划投资180万余元建设红薯粉条生产加工车间,将合作社发展为集红薯育苗、种植、储存、深加工及销售于一体的生产基地,带动更多村民参与生产,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让当地的产业基础更为扎实。
张良红薯产业融合基地理事长张旭东表示,接下来,将积极融入运城市、盐湖区的农业发展策略,全力发展智慧农业,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手段培育红薯全产业链生态圈,对红薯扩繁、采摘、销售等进行数据溯源,降低红薯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红薯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张良红薯的附加值和市场品牌影响力,让红薯产业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