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市扎实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既是生态问题,也是经济问题,既关系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关系到河津的高质量转型发展。近年来,河津市严格对标对表“创城”各项数据,强化沟通、压实责任,“党政领导挂帅、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今年2月8日,市四大班子领导带头参加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共享河津美丽家园”为主题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200余名党员干部在黄河滩青年林义务植树基地栽植白皮松、国槐、栾树等4000余株,拉开了全市春季植树造林的序幕。随后,全市70多家党政机关积极响应,对接包点乡镇(街道)开展植树,古耿大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村村植树忙,处处有战场,用热火朝天的实际行动打一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攻坚战、人民战。
为了在绿化工作中出精品、做示范。河津市高标准规划实施,突出“三化并举”的现代林业发展理念,因地制宜,乔灌结合,乡土树种与彩叶树种合理搭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推进,厚植绿色空间,营造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的景观效果,打造出投资3.2亿元的沿黄生态廊道,投资1.84亿元的环城百里廊道、下化乡千亩花椒基地、局县合作造林项目等一批精品工程,实现了绿化、彩化、财化融合发展。在工程实施中,巧做“加减乘除”法,“三率同抓”,提升林木覆盖率、绿化成效率、资源保存率。
资金不足是制约林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为破解资金难题,河津市采用“政府+企业+合作社+个人”的多元投资、共同受益的造林绿化投入模式,拓宽融资渠道,激发造林动力。按照“三增三不减”原则,逐年增加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以政府资金引领社会资本进入。同时,争取中央、省市涉林项目,合理支配农业、水利、自然资源、交通等项目的投入,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改善。积极探索造林绿化置换经营开发、森林景观康养置换造林、购买式造林、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等全新造林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生态建设,“绿之演绎、大地披绿”正成为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记者 张晓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