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往事(中)_冯乃骞
刘心治爷爷是下涧村人,1956年和祖母过在了一起。那时他在村里有三亩水浇地,还有一头小犍牛。他用牲口驮来的玉谷穗、南瓜、豆角就堆了半个院子,解决了我们家的粮食问题。为了感恩刘爷爷对我家的救济,母亲经常教育我们兄弟:“你刘爷爷是咱家的大恩人,他在咱家最艰难的时期救了咱们家,不管到什么时候也不要忘了你刘爷爷。”
父母亲十分孝敬刘爷爷,吃饭时,母亲先给刘爷爷端一碗。父亲从学校回来,时常买些饼干、烟酒等好吃的让刘爷爷品尝享用。家里虽然并不宽裕,母亲仍然要省吃俭用为刘爷爷添置新衣服、新胶鞋。冬天刘爷爷给生产队铡草很冷,父母亲花了25元给刘爷爷买了一件羊皮小大衣,待老人像亲生父亲一样孝顺和关爱。那件山羊皮的皮衣虽然有点重,但刘爷爷冬天一直乐呵呵穿着,身暖心更暖。
我清楚地记得,为了让刘爷爷冬天能睡上热炕,每逢星期天早饭后,母亲就打发我和二弟到村外山坡上拾柴禾。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爬上白雪覆盖的山坡,用镰把击落灌木上的冰雪,割倒红叶木、荆条木等灌木,背回家堆到墙角下,给刘爷爷烧炕用。
记得刘爷爷病故时,父母亲为了安葬好刘爷爷,背了一百多斤麦子,上坡过岭,到五六里远的马家河村磨面,起早摸黑,十分辛苦。父母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了我们,传承给了我们这世上最崇高而可贵的孝道。
关于我家土改需要特别说明一下,当时的政策对我家按开明地主对待,留房留地从优。给我父亲母子留有老院北房五间大厅房,一砖到顶,给我堂伯母子留下平楼房,上下两层共12间,这个楼房是民国时期平陆县东独有的建筑,人称上海式小洋楼。现在已确定为省级文物“冯子健故居”。后来这两处房分别被私人和大集体占用了。所以我家只能屈居东西厢房。正是由于这个历史原因,祖母被无端扣上了“地主分子”的帽子,在村里备受歧视。“文革”又被抄家,有人甚至编造她是国民党员,祖母被批斗,遭到人身攻击。每次批斗会结束,母亲总是一只手拿着参加开会用的小板凳,一只手小心翼翼地扶着祖母。走到家后母亲经常一边给祖母烫油圪瘩、煮油馍,一边安慰祖母,生怕她老人家一时想不开。天冷时为祖母驱寒气,暖和身子,就在开水锅里座上瓷碗给祖母温白酒。还时不时与她逗乐,让她散心。
母亲还以自己的言行教会了我们勤劳和节俭。记得每天鸡刚打鸣,母亲就起床,又是烫猪食,又是扫院子,还要赶着到生产队上工。有时家里要磨面,头天晚上她就到生产队马房,问下第二天磨面用的牲口。天不亮,就牵牲口驾磨开始磨面。石磨磨面很慢,牲口一圈一圈拉着磨盘转,母亲一箩一箩箩着面,一瓢一瓢往磨上搭粮食。磨面回来母亲十分劳累,浑身上下落满了白面粉尘。
纳鞋底是母亲从来不离手的活,一有空就飞针走线,一刻也不消停。为了给全家人做鞋纳鞋底,经常是我们兄弟已经睡醒一觉了,东房里煤油灯还亮着,窗户上总是映出母亲的身影,熬的久了,她打着哈欠,伸一伸懒腰,又开始纳那些总也纳不完的鞋底。记得东房东北角有一只老木箱,里面有一包袱母亲为父亲和我们兄弟几个纳好的布鞋底,放在箱子的一角,码垛得整整齐齐,包得严严实实,用手掂一掂,足有二十多斤重。
农家女人是最辛苦的。我的母亲不仅为我们织布缝衣,纳底做鞋,还把我们家的菜园种的特别好。她依据农时,合理安排。精耕细作,点种栽苗,施肥浇园,常常累的汗流浃背。每到收获时节,萝卜、白菜、西红柿、豆角、黄瓜、茄子、西葫芦、南瓜、大葱、蒜苗、韭菜、洋葱等等,应有尽有,吃也吃不完。母亲还在我家自留地埝边地头,角角落落,都栽种和嫁接了各种果树,不几年果实就挂满枝头,家里人吃不了,她就摘下送给邻里和亲戚朋友。她还一筐一筐的挑去卖钱,补贴家用。
山里人家里做饭烧火取暖离不开柴火,母亲在生产队干活的间歇,总是趁空捡拾干树枝,用绳子捆住背回家。生产队安排社员给地里担肥,母亲来回不空肩,从地里返回时,从岭上往家里捎上一担红土,以备家里打煤糕用。
困难时期,每年开春都有几个月青黄不接,粮食不够吃。记得有一年,离麦收还有一个多月,我家还剩下二升麦子,我们七八口人这样的大家庭,实在难熬。母亲用不多的豆面、玉谷面、玉谷糁掺和一点点白面,做成窝窝头,数着日子省吃俭用,硬是撑到了新麦子下来。
那些挨饿的日子里,母亲常给我们讲小时候她们姊妹九人挨饿吃刺蓟、沙棘叶、棠梨叶和榆树叶充饥的事。用上世纪六十年代苏联逼债,全国人民勒紧裤袋干革命的故事教育我们。母亲告诉我们:“1960最困难时,我饿得连路都走不动,差点被饿死。是你父亲从学校自己种的地里背回来了一些玉谷,全家人才熬过了艰难。我亲身经历吃食堂饭时,用玉米苞还有玉米芯制成的所谓“淀粉馍”,吃进肚子特别难受,排便极为痛苦”。我亲眼见过吃食堂大锅饭时我家大门外土台子上社员们搓淀粉剩下的玉谷苞子。母亲用这些苦难的经历,让我们从小就要勤俭节约,爱惜粮食。
居家过光景,缺粮更少钱,日子颇为艰难,母亲鼓励我和二弟搞副业补贴家用,带着我们上山拾橡壳、荆条籽,挖何首乌和黄柏草根卖钱,拾橡籽喂猪,採椿树籽榨油。辛苦换来的钱,买来了兄弟们的半高筒雨鞋和学习用具、作业本等。
作者简介:冯乃骞,又名冯尧,1988年毕业于山西省河东大学中文系秘书专业,大专学历。从事企业管理工作30余年,曾任关铝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处副处长。现已退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