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县平原村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小记
驾车驶向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还未到村口就远远望见一座高耸牌楼。走近细看,牌楼正面书写着村名,背面则刻着“薛文清公故里”几个大字。缓缓驶入村内,巷道规划整齐,道路平整宽敞,路旁绿植挺立,特色“小黑板”随处可见,一幅文明乡村新图景呈现在记者眼前。“春光明媚舞东风,两会盛开成果丰。广纳民言施善政,尽收妙计建奇功。”记者走进平原村,恰巧碰见村民薛吉生在更新“小黑板”上的内容,吸引不少村民围观学习。
“小黑板”是平原村的文化特色,从上世纪70年代的黄土墙到今天的水泥黑板,无论村干部换不换,“小黑板”始终坚持办。80余块“小黑板”分布在村内各处,内容各具特色,但都聚焦同一主题,已然成为村内政策宣传的“主阵地”。
“‘小黑板’上的打油诗都是薛吉生按照最近的时事热点编写的,内容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无论老人还是小孩,路过时都喜欢看一看、读一读。看着念着讨论着,政策就宣传到大家心里了。”平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全有说。
文化铸魂,产业筑基。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是延伸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业态,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重要一环。近两年,平原村鼓足干劲,在引进新品种、扩大种植规模上下功夫。
去年,平原村投入精力在集体土地上搭建8个大棚并承包出去,既为村集体经济增收,也为村民发展新产业探路。“有个党员率先承包了6个大棚种植阳光玫瑰葡萄,收入11万元。大家看到产业发展的前景,纷纷表示也要包棚种植。”高全有说。
早先发展三四年,产业比人快一步。平原村“两委”干部深谙这个道理,但发展新产业不能拍脑袋做决定,要将一个品种发展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还需要深入考察学习。今年2月,在里望乡党委、政府的组织带领下,平原村“两委”干部赴陕西渭南葡萄产业园参观学习,将最新品种、有益经验、先进模式“引进来”。
小规模难以形成大产业。平原村计划扩展大棚种植规模,让更多村民尝到大棚种植的甜头,推动葡萄种植产业再上新台阶。“现在有4个大棚骨架已经搭好,很快就能投入使用。下半年还将新建5个大棚,到时候那一片都是我们的大棚产业。”谈起村里的大棚种植,高全有信心满满。
在探索产业振兴的道路上,平原村形成了党员干部带头探索、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发展模式。近期,平原村还将与山西中农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利用30亩集体土地引进试种新品种,科学种植,集中管理,探索地方特色产业新方向,以产业振兴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记者 南 辽 见习记者 曹欣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