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绛农商银行“贷”动非遗“火”起来
新绛县古称绛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七十二行城”之美誉。在新绛县,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繁多,成为镶嵌在历史文化名城上的一颗颗璀璨明珠。作为地方金融服务的主力军,新绛农商银行将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作为助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重点,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推动绛州古城文化资源传承和发扬,让非遗文化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金融+手艺”
助力绛州澄泥砚焕发光彩
绛州澄泥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曾四度荣评“中华民族艺术珍品”,五度荣获中国文房四宝行业最高荣誉“国之宝”称号,六次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2008年,绛州澄泥砚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新绛县非遗传承人通过挖掘提升绛州澄泥砚制作工艺,让这一失传数百年的民族瑰宝重放光彩,产品畅销全国各大城市,并出口日本、韩国、新加坡、菲律宾、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
绛州澄泥砚一直是新绛农商银行的支持重点。在得知绛州澄泥砚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新绛县绛州澄泥砚研制所所长蔺涛有扩大经营规模、建设“绛州澄泥砚文化园”的想法后,该行主动对接、上门服务,通过了解客户金融需求,量身定制金融产品,提供贴心金融服务,为其发放授信贷款1000万元。同时,积极对接上下游产业,畅通“走出去”的物流服务渠道,为产品物流、销售行业提供全面金融支持,为绛州澄泥砚文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金融+戏曲”
助力蒲剧艺术发扬光大
“感谢新绛农商银行为我们提供表演的舞台,让更多人了解蒲剧艺术。”新绛县蒲剧团负责人在谈到新绛农商银行提供的周到服务时连连称赞。
蒲剧又称蒲州梆子,是晋南地区的地方传统戏剧,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随着时代发展和各类文艺项目的繁荣,蒲剧发展在获得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广阔舞台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针对新绛县蒲剧艺术发展现状,新绛农商银行主动服务,通过搭建文化发展平台,利用辖内各分支机构进村、进企宣传金融产品的契机,邀请当地蒲剧名家和优秀演员登台献唱,使更多人发现蒲剧的魅力所在,将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与传承戏曲文化完美结合,拓宽文化传播渠道,传承特色品牌文化。
同时,新绛农商银行“一对一”了解蒲剧团员工金融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金融服务,实现了金融支持不缺位、金融服务不断档。
“金融+工艺”
助推新绛云雕做大做强
“当我正在为原材料采购的资金周转犯难时,新绛农商银行的贷款就到位了,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在新绛从事云雕漆器生产的梁先生对新绛农商银行工作人员说。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新绛云雕(绛州剔犀)是中国漆器文化遗产中颇为珍贵的一个种类,在不断发展、探索更新的过程中,云雕产品的造型、花色出现了与时俱进的全新面貌,深受大家喜爱。
为更好服务地方小微企业发展,助力非遗工艺传承,新绛农商银行积极对接产业集群内商户,大力推广创业担保贷、助企贷等特色贷款产品,着力解决客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同时进企办公,为企业工人提供存款贷款“一揽子”金融产品、“一站式”金融服务,使企业员工足不出企便可以办理业务,实现金融服务与企业发展合作共赢,助力非遗工艺推广,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得知新绛云雕非遗传承人在发展中遇到了资金困难,新绛农商银行立马上门对接了解,仅用两天时间就为其办理贷款190万元。
新绛农商银行采取多种措施拓展完善“金融+非遗”服务模式,助力非遗文化发扬光大,推动绛州名城形成独具特色的非遗保护新局面、发展新思路,推动建设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非遗文化产业体系,近两年发放非遗相关贷款多达3700万元,有效助力重现了非遗魅力,重构了非遗价值。
梁 冬 董卫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