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楼(15)_河津人文
父亲专门让村里的铁匠打了一把肉叉子,又从集会上选了一个漏勺、一把长铁勺,勺后各用斧子劈了一截木柄安上,这是父亲常年做菜必不可少的几件家具。过事的前两天,父亲就丢下手里的活计过去开始忙活。当时的席上最好的就是四小碗,麻连、肘子、片子、酥肉,都是用猪肉做的,肘子是红烧肉大小的五花肉块,片子也是五花肉切成的长条肉片,后来家庭条件好些的会换一碗酥羊肉。所有的肉食都得提前做好准备,父亲用刀把猪肉剔开,膘子切成大方块放进大片子锅里,加水添炭开始煮,煮熟的方子肉父亲用肉叉子叉出来放在案板上摆好晾着,为下一步做肘子和片子做准备,又把剔下的骨头放进煮肉锅里开始熬高汤。煮熬期间,父亲开始炸麻连,先把剔下的瘦肉切成小块,打几十颗鸡蛋在一个大盆里,搅匀后倒进适量的红薯淀粉和稀,再把切好的瘦肉块倒进去开始搅拌,直到每一块瘦肉都被淀粉裹住。准备就绪,父亲提起油桶往另一个片子锅里加了少半锅油,把炉子里的火捅开,从炉口添进去几块黑炭,锅里的油慢慢变热,并微微冒起了小气泡,父亲用肉叉子叉了一块拌好的肉放入油锅试着油的热度,只见肉块下沉了一点就开始翻着油花浮了上来,发出滋滋的声音,可以炸肉了。父亲用大漏勺把盆里的肉一勺一勺舀进油锅开始炸,瞬间那油气从锅里腾地冒上来,父亲熏得半眯着眼睛,一边用肉叉子拨拉着锅里连在一起的肉,一边翻动着让上下、里外都炸透。炸好的麻连块父亲用漏勺捞出来先放入盆中,随后还要上笼蒸酥软后才能做麻连。到了过事的正日子,天还没放亮,父亲就从灶房墙上取下挂着的肉叉子,从抽屉里取出围裙抖抖,把肉叉子、长把铁勺、漏勺和切菜刀裹住夹在胳膊里去了过事的院里。围裙是浅色的棉布,每次过完事,母亲总要拿肥皂搓着洗一洗,但总还有洗不净的油渍,便说让父亲以后做菜离油锅远些,又专门找了皂角,把围裙洗得发白。父亲来到院里,昨晚照看火的人已经把几个炉子里的火捅开,都添了炭,慢慢烧旺。早饭吃的是大米臊子,我们北坡这一带的大米臊子很有名气。父亲根据吃饭的席数算出大米斤数,一般的事需要控两筒子锅大米。筒子锅抬到炉子上,加入适量的水,倒入大米开始蒸煮,看火人要不停地添炭保持火力。这期间,父亲开始炒臊子菜,食材有萝卜丝、海带丝、豆腐丁、靠骨肉、五花肉丁、肥肠、菠菜或韭菜,调味料有葱、姜、蒜、花椒、辣椒面、味精、酱油,萝卜丝最为关键。一天前,过来帮忙的妇女们洗好萝卜,每人拿个菜擦子把萝卜擦成丝,然后用热水焯。父亲说,做臊子菜焯萝卜很有讲究,焯不够会有涩糙味,焯过了萝卜丝就会软。炉子上锅里的水已烧热,父亲在水开之前把萝卜丝倒入,用漏勺搅了搅,水刚好盖住萝卜丝,开始加热,锅里咕嘟咕嘟翻滚着,父亲揭开锅搅动几下,闻着焯出的味道,捞出一点捏几根在嘴里尝了一下,根据经验已焯到位,就拿漏勺把焯好的萝卜丝捞出来泡在凉水盆里。
(15)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