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3-5-17 10:20:14

下盐池_袁有生

早晨,太阳冉冉升起,站在我家的阳台上,望见七彩盐湖闪烁着鱼鳞般的光。棕红色的湖水荡漾着微波,花草树木碧绿遍野,笼罩着湖面,不由得勾起我怀旧的念想和心酸的泪水。

盐池给凤城带来了美好,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利税,给许多人带来就业的机遇和生活源泉。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不少学生、干部、农民趁年关放假期间,来到盐池铲硝担盐,图的就是挣点零钱,贴补家用和供娃念书。

1970年,我刚满18周岁,就托人说情来到盐池。先是修垫运盐运硝的铁道路基,工具自备,没有小平车就自己租赁。我家实在力不从心,就用一头老母猪带一窝猪娃,换了一辆木头辐条的二手小平车,拉起来咯吱咯吱,又笨又重。每天早晨7点出工,晚上6点收工。午饭吃在工地,有时为了省钱,干粮自带,有家中捎来的高粱面白皮花卷和大灶上蒸的玉米面发糕。菜就是家中做的红干辣椒和咸韭菜,有时在晚上提前煮一把盐池岸上的苦苣,五分钱领上一洋瓷碗玉米糁,就是美味的午餐。眼巴巴地盼着太阳快点落山,干日工的一天工钱就算到手啦!我们这些拉土方的则是按方计量,或是拉一平车领一张票证,晚上收工时再作累计结算。我在民工队伍里算是个小不点,晩上还要看守工地上的小平车和工具。三个月共挣下800多元钱,我托同乡把钱捎回去后,听乡党说父亲站在月光下,边数钱边流泪,激动地直说:“这娃,这憨娃,白天黑夜下这么大的苦,身体能吃消吗?我这半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多钱呀!”村里的人知道后,羡慕得直跺脚,找到大队也要下盐池去挣钱。

说话间,就进入了冬季,我们这些修路民工表现好的转成了担硝工人。中条山上的狂风席卷着湖面上的白霜和硝花,打在脸上,扑到身上,钻到棉袄里,又冷又冰,浑身打战。可是,天气越冷越利于铲硝担硝。我一担就是一整天,大人和老汉还可以轮换着铲一铲,而我好赖是个小伙子,只好硬着头皮撑着,肩膀压得又红又肿,挑担换肩时龇牙咧嘴,整天裤腿又硬又白,走起路来两条腿磨得咯吱咯吱,一条腿沉甸甸的,晚上睡觉时脱也脱不下,只好大家相互帮忙。钻到被窝里才觉得又烧又麻,实实难以忍受。但是,第二天,天不亮就像部队紧急集合一样,整齐划一。齐刷刷站队领饭,喝上一钵碗玉米面糊糊,领上两大块黄发糕,饭量大的领四块发糕,走着吃着,争先恐后涌向盐池。迟到者扣半天工资,更是为了夺得流动红旗,给班组争光,给县上争光。

就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我们县的所有民工都住在一座大库房里,晚上炉火烧得通红,火苗就是灯光。劳累了一天的下苦人,一倒身,鼾声打得像拉锯一样,大家都睡得死死的,快到凌晨三四点,我觉得头晕恶心,小便实在憋不住了,走到门外白茫茫一片雪地,还来不及解下裤子,便毫无知觉倒在雪地里。大约过了半个时辰,我才被冻醒了,我爬着推醒了睡在门口的长法哥,他一看,我倒在门口,他连忙扶我,不由得也倒在雪地里。他大声呼叫,才幸免五十多个兄弟没有造成煤气中毒。第二天,公休了半天,大家又忙忙碌碌下盐池担硝。

回想起那奋斗的岁月,看着眼前这流光溢彩的七彩盐湖,修复一新的河东池盐博物馆、盐湖大道,中国死海、凤凰谷景区。我不由得流出幸福的热泪。

感谢新时代!感谢为盐池做出贡献的人们,给我们带来了青山绿水,白云蓝天,面貌全新的新景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下盐池_袁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