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楹联别样“红”
耳畔刚刚呼啸过千年前采盐工人的“嘿呦声”,卧云冈上舜帝就开始抚琴低声浅唱《南风歌》……7月4日,雨后初晴,盐湖南岸的巍巍中条云蒸霞蔚、如梦如幻,笔直宽阔的跨湖大道从山脚向北延伸,一路讲述着池盐的千年风华。举眸间,“身披”巨幅楹联的中国楹联大厦与池神庙遥相呼应,成为盐湖北岸的一道独特风景。中国楹联大厦于2021年6月落户运城银湖街社区印象南湖住宅小区,被中国楹联学会看作“特大作为”的具有标志性重大意义的楹联工程项目。在小区一幢32层高楼楼体上,由中国楹联学会会长李培隽题写的“中国楹联大厦”标识赫然入目,由“当代楹联河东流派”领军人杨振生撰书的对联——“印象起南湖,风雨百年,红浪千层连古海;联旗崇北斗,神奇两柱,黄河九曲对条山”,高80米、宽5米,是目前全球面积最大的楼体巨幅楹联,将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前不久,“保护黄河·千人万副楹联运城行动”联墨作品展在位于该大厦核心位置的艺术展示中心成功举办,共展出100副联墨力作,吸引数千名参观者前来观展。
“墨宝随拾来大厦,楹联要好下河东”——紧邻大厦西侧,是一条长500米的楹联文化街,一侧的楹联文化长廊,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全国及省、市楹联文化事业发展的历史成就和现状;另一侧的门面房,陆续入驻的图书、书画、装裱、古玩、茶艺等业态,也是满满的“楹联元素”。进入印象南湖住宅小区,各单元门楼上悬挂的“尊老爱老”“和睦友邻”等宣扬传统美德的楹联,使这个“楹联文化小区”实至名归。
“中国楹联大厦是中国楹联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的产物,集楹联历史、研发、创作、产业、旅游于一体,是全市楹联文化‘联事、联创、联教、联产’四位一体的标志、形象、丰碑和灯塔。它将打造以楹联文化为龙头的文化消费和书画市场,形成楹联文化从创作、书写到制作、传播文化的一条龙产业链,是我市新的文化地标、楹联发展的新里程碑、精神文明的新高地。”市楹联学会会长王文广介绍,“大厦的诞生,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乃至全国,产生了很强的辐射影响力,已自然融入运城中心城区新兴的以池盐文化博览园为中心的文化圈。”
服务政治、参与经济、荟萃精品、抓好普及——25年来,在市楹联协会领军人、顾问委员会主任岳民立带领下,河东楹联逐渐从小到大,从默默无闻到风生水起,从边缘文化逐渐走向主流。我市被命名为“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城市”和“中国楹联文化强市”;在全国率先实现市县楹联组织全覆盖,13个县(市、区)均被命名为“中国楹联文化县(市、区)”,形成峨嵋岭、汾河、中条山3条楹联文化带,“联卷河东一片红”;首创以豪放、凝重、新奇、时尚为特征的“当代楹联河东流派”,并在骨干队伍的带动下,形成一帅、七星、九老、十杰、十二秀、二十佳和一百单八将、157名楹联传承人以及500多个楹联组织和1万余名会员的楹联文化“金字塔”大军。
从书斋走向社会,从小众走向大众。河东楹联,作为文化事业“以文化人”,作为文化产业则“以文兴业”。
从开始下单到图文雕刻,从造型焊接到表面处理,从喷漆上色到成品包装……走进位于机场大道南部的“世纪品盛”楹联制作生产车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文字雕刻、激光切割、自动折弯等设备让人眼前一亮,一系列生产流程无缝对接。
“我们除了拥有国内先进的工艺生产设备、一流的策划设计及制作安装团队,还与全国各地知名楹联家、书法名家建立合作联盟关系,旨在为社会各界提供高品质的楹联牌匾作品。”山西世纪品盛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俊珠说。
作为山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世纪品盛”是全国唯一的“中国楹联学会楹联牌匾制作基地”,是全市楹联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头羊、排头兵,承担着楹联牌匾的制作任务,其产品已经销往北京、天津、安徽、内蒙古、江苏等十余个省市。公司研发的铝质楹联,使对联尺寸、造型不受限制,彻底克服了木制对联变形、开裂、脱漆等缺点,使用寿命更长,也更加环保,更能完美展现每位联家之风采、书家之神韵,适用于名胜景点、旅游景区、广场公园、寺庙宗祠、校园、村门等各种场地及建筑物的文化装饰。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从文化事业到文化产业,河东楹联“别样红”。作为国内唯一被中国楹联学会命名批复的生产基地,“世纪品盛”正带领着“普天红”“水一方”“佳之艺”等一批文创企业进军楹联产业,形成河东特色的楹联文化产业集群……
记者 杨红义 柴瑜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