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3-7-7 11:24:27

千古春秋台儿庄关帝庙


关帝庙大门前的九龙壁

重新修复的台儿庄关帝庙

郑学富/文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古城东南部,“月河”东岸有一座气势雄伟的庙宇,名叫关帝庙,也叫山西会馆。这座明代由山西商人集资兴建的关帝庙历史悠久,饱经风雨沧桑。

明朝万历年间,京杭大运河改道流经台儿庄,台儿庄成为南北漕运的枢纽。漕运的畅通,使得台儿庄成了水陆码头,朝廷在此设立闸官署、巡检司、县丞署、守备署、参将署等,常住人口及流动人口多达数万,成为峄县40个集镇之首。台儿庄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土圩子”,一时成为运河沿线的重镇,河道舟楫如梭、帆樯如林,街巷丝竹不绝、夜不罢市,一派繁荣景象。

这时各地商人纷至沓来,在台儿庄投资兴业,其中山西商人最多。明朝末年,山西商人集资,在台儿庄大衙门街与鱼市巷交界处,建了一座关帝庙,大门向西,供奉关羽、周仓,后改为“花庙”,供奉花荣,有三间大殿和配房、三间门楼,还有花荣骑马的塑像。

清朝初年,山西籍的梁姓三品大员驻守台儿庄督办漕运,同乡客商慕名前来经商。山西商人开办了日升昌、晋元号等很多票号和商铺,并组建起山西商会。为增强凝聚力,清朝雍正十三年山西商会投资又兴建了一座关帝庙,在位于车大路与鸡市巷交叉口东南,顺河街东面,称为“新关帝庙”,也称山西会馆,并且专门从山西平遥请来工匠承建。“新关帝庙”主要建筑有春秋楼、匾棚、东西配房等。春秋楼为五间大殿,高15米,青砖白缝墙,暗绿色琉璃瓦房顶,飞檐钩挂,是标准的晋派建筑。大殿内绘制“关公观春秋”巨幅画像,还立有手拿笏板的关公塑像。

清朝乾隆三十年,山西商会募集资金,再次扩建、大修关帝庙,并增建仪门、配殿、戏楼、东西辕门及配套房舍等。到了乾隆五十年,山西商人又扩建关帝庙,在大门前修筑琉璃照壁墙,兽脊压顶、彩楹画栋,壁上镶嵌绿底黄龙,腾云驾雾、威仪八面,这就是著名的台儿庄“九龙壁”。照壁正面镶嵌“博爱高明,浩气弥纶天地;神圣文武,英灵卓绝千古”对联,字迹飘逸、苍劲有力。

经过山西商人三次扩建后,关帝庙占地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一时成为台儿庄最恢宏的庙宇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在兖州、徐州经商的山西商人聚集到这里,祭拜关老爷,并请来戏班子唱三天大戏,答谢众人的抬爱。山西商人也借机聚会叙谈,增进友谊,相互交流经商之道,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犹如山西老乡会一般。

1986年上映的电影《血战台儿庄》,有和关帝庙相关的内容。在台儿庄战役最关键时刻,日军侵占了台儿庄城池的四分之三,中国守军仅剩东南一隅。此时守城的官兵伤亡大半,守城主将、师长池峰城站在指挥部关帝庙里,凝视着忠勇、诚信的关公塑像,毅然下令炸毁了唯一的运河浮桥,抱定与台儿庄共存亡的决心。池峰城指挥士兵与日军背水一战,组织敢死队夜袭日军阵地,—举夺回阵地。这部电影上映以后,许多人写文章都说关帝庙是台儿庄战役中池峰城的指挥部,现在关帝庙内唯一的历史遗存关公殿,也被布置成池峰城的指挥部,供游客参观。电影是一种艺术形式,将池峰城与关帝庙联系起来,是为了表现其忠义、果敢,但是现实中池峰城并没有将指挥部设在前沿阵地,有可能是驻守城内某个团的指挥部设在关帝庙。

由于连年战乱,台儿庄关帝庙连遭炮火毁坏,所剩无几,后来又遭人为破坏,仅存关公殿和部分院墙。《血战台儿庄》电影上映后,仅存的三间关公殿几经维修,较好地保持了原貌。

2009年8月,随着台儿庄古城重建,一座气势恢宏的关帝庙在原址上重新修复起来。总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为二进院格局,有正殿、配殿、戏台、钟鼓楼、山门、庙前广场、九龙壁等组成。关帝庙大殿为重檐歇山顶建筑结构,大殿门前有一副对联:“孔夫子关夫子万事两夫子;修春秋读春秋千古一春秋。”

(《齐鲁晚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千古春秋台儿庄关帝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