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3-8-9 09:18:33

德州北厂西南街关帝庙

张立言/文

德州北厂历史以漕运著称,因漕运而兴起的兑粮文化、漕帮文化及由此带动起来的商业文化,共同催生了西南街的三大历史建筑,即官府所设的盘粮厅、与商人有关的关帝庙(山西会馆)及与船帮有关的大王庙(河神庙)。正是这三大历史建筑长时间在此发挥作用,因而维系了北厂四五百年的繁荣兴盛。本文中要重点介绍的,是关帝庙。

关帝庙配有戏楼和客房

北厂西南街的关帝庙不仅体量超大,而且还有戏楼和客房等配套建筑。该庙位于“南围子门”往北200米路西,山门朝南,门前有一条东西向通往围子门大街的“庙前街”。进山门迎面的北大殿里供奉着关老爷的坐像,关平、周仓的站姿塑像站立在关公的身后。大殿周围的墙壁上是描写关公业绩的壁画,如“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等。大殿的东西偏殿,系客房和接待室等。院内方砖铺地,在大殿门西有一棵直径约一米、空心破肚的白皮古杨树,显示着古刹的威严。后院是道士们的住所和食堂。

山门外有一座高大的两层戏楼,兴盛时这里的演出不断,与300米外的大王庙戏台争相打擂,使得北厂百姓几乎天天看戏。后来,漕运停止,商业凋敝,戏楼因无人修缮就剩下土台子了。在山门两旁,有两根高约20米的大旗杆,下半部直径约40厘米,底部用两块两米高的大石头座固定着。旗杆顶部是直径约30厘米的纯锡圆帽,受太阳光照可发出明晃晃的光芒,10公里外就可看见旗杆顶。大约是1953年前后,德州市政府将这两根旗杆给移走了,一根移到大寺广场、另一根移到南门外继续承担它们的挂旗作用。

民国年间,战乱频仍,北厂关帝庙的香火逐渐灭迹。

这里曾是德州“山西会馆”

之所以将西南街关帝庙认定是清早期德州“山西会馆”,是因为有大量山西商人在这里经商的原因。明代初期,运河两岸的商人以徽商为主。明中期以后,山西商人的势力在运河两岸迅速崛起,致使山东一些地方出现了“西商十居七八”的局面。明末清初,山西商人便成为运河两岸经商活动的主力军。清中期,各地山陕会馆或山西会馆遍布运河两岸的城市与乡镇。

德州作为“因黄河而名”“因运河而兴”的城市,其商业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北厂的西南街俗称“北市”,在这条不到300米的明清古街上,当铺、钱庄、客栈、邮铺、药铺、大车店鳞次栉比,盐店、锅店、煤店、茶馆、剃头铺、百货店、饭店、肉铺、豆腐坊、点心铺、馒头房等商铺相互衔接,这里生活用品、服务设施、娱乐场所一应俱全。这些店铺中的当铺、钱庄、药铺、盐店、锅店多为山西商人所开,所以说北厂西南街是山西商人活动与居住比较密集的地区之一。

北厂关帝庙的作用渐被取代

认定北厂西南街关帝庙为清早期山西会馆的依据,还有此处关帝庙建有戏楼和供住宿开会用的公寓,能够满足数量众多的在德州经商的山西商人的需要,是德州其他关帝庙所不具备的。在这里,晋商们能看到老乡关公的圣像,能听到梆子腔,吃到家乡的陈醋,喝到家乡的老酒,故这里也成了他们在外创业的精神纽带,“报神恩、联乡谊、诚义举”的场所。

到清光绪年间,德州运河的漕运功能已更多地转向河南、山东、河北、天津一带的商业运输,北厂西南街山西商人多数迁至天津、北京甚至济南继续经商,一部分则就近迁至德州城西南靠近火车站的位置,所以山西会馆便随之迁往南营街西首刚刚兴建的南营街关帝庙。这两座关帝庙职能相同,时间上前后衔接,完整地反映出山西商人在德州活动的轨迹。

以“关帝庙”

作为“山西会馆”很普遍

其实,全国各地名为“关帝庙”实为“山西会馆”的例子非常普遍,尤其是明末清初这段时间,山西、陕西商人羽翼未丰之时,为了避免树大招风,故将集会地点说成是“关帝庙”,将集会活动说成是祭拜家乡圣贤的活动。所以将西南街关帝庙认定为德州早期的山西会馆,应该是顺理成章。

另外,北厂西南街关帝庙的创始时间应该定在清乾隆年间,其理由是:德州区域的齐河、禹城、陵县、恩县、武城、夏津、故城、吴桥,甚至聊城、济宁区域,均有山西商人在此经商的记录,恩城北关、武城西关、武城甲马营镇、恩县旧城镇、夏津县东李官屯都建有山西会馆。从时间上看,这些山西会馆均是清代乾隆或嘉庆年间所建,甚至鼎鼎大名的聊城山陕会馆,同样创建于乾隆八年,故初步估计,北厂西南街之关帝庙也应为清乾隆年间之物。

(《德州日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德州北厂西南街关帝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