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3-8-23 10:02:41

河津年龄最小的党员姚银德勇斗日寇

姚银德(1923—1943),又名文童,运城市河津市张家庙村人,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是河津年龄最小的党员。1943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牺牲,年仅20岁。

姚银德,1923年出生于一个中农家庭。祖父、父亲都是农民,家中兄弟姊妹多,生活较为困难。10岁时,姚银德被过继给三叔为子。不久,三婶离开人世。

当时的张家庙是个小村庄,共30户人家,大多数村民在邻村的地主、富农家靠扛长工为生,日子过得十分辛苦。14岁时,姚银德被迫辍学,参与到繁重的劳动中,逐渐养成倔强沉闷的性格。

日军侵占河津县城后,地下县委经常在张家庙一带活动。

1939年1月,经县党支部通过、区委批准,破格接收年满15周岁的姚银德为预备党员。

他入党后接受的第一个考验是,在积极参加党组织生活的同时,将所学传授给党小组组长毛收子。每次党员生活会,他都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了顺利传达党内文件,他多次教毛收子识字。

党组织对他的第二个考验是严守党的机密。当年夏收时,乡吉特委要一个青年党员学习军事知识,县委决定派姚银德前去。为了保守党的机密,县委放出风声说:“土匪将姚银德抓走了。”半个月后,姚银德结束学习回到村里。他向三叔解释说,他被二战区官兵抓去山上带路,险些逃不回来。如此一来,不仅消除了三叔对他未参与夏收劳作的怨气,还应付了村里人对他的猜疑,守住了党的机密。

晋西事变后,阎锡山在河津的反动军政人员派“安抚赈济团”在村里搞反共宣传,封闭牺盟会,收买叛徒,残杀进步青年。在张家庙村,敌首魏明月带领纠查队百余人,全副武装,挨户巡查,围困了整整两天,并定于腊月二十五日在南辛兴集会时,将抓获的进步青年斩首示众。

那时,地下县委恰巧在距刑场不足百米的高峰家开会,县委临时指派姚银德负责放哨。他以割草为名,监视过往行人,确保县委会议顺利结束。

1940年,白色恐怖更加严重。姚银德知道张家庙党小组既是地下县委每月接头的地方,又担负着乡吉特委联络总站的任务。他主动劝三叔姚鸿飞担任村长,并把党小组组长毛收子请到他家扛活。这样一来,方便他与毛收子协作配合。随后,县委让姚银德担任政治交通员。

这年夏收时,县城西太阳党支部报告说,他们支部有个姓王的党员,和驻禹门口蒋军预备第一师团政治部主任黄龙吉勾结,在村内发展假党员。县委得知后,决定让姚银德立即处决这个叛徒。

但县委考虑到,姚银德年龄尚小,此次任务艰巨、困难重重。一路上,既要到西庄村叫上冯保娃带路,又要绕过县城日军盘踞点,还得防止西滩雷文清土匪破坏。

面对县委的担忧,姚银德擦洗好枪筒和**,向县委坚定保证:“一定完成任务!”

当晚9点,姚银德出发执行任务。第二天天刚亮,姚银德便平安凯旋。他一见高峰就激动地说:“我们将那个叛徒砸死在太阳村西的水井里了。”

1940年冬,在家里人的安排下,姚银德和一个小脚女子赵麻利结了婚。结婚后,姚银德时常在油灯下教妻子认字,给她讲革命道理。在丈夫的教育引导下,赵麻利也自觉承担起军队的后勤保障工作,给大家缝鞋袜、做衣服。

1942年夏,县委派姚银德以个人名义参加阎锡山的政卫团(敌工团)。不久,他当上编村团长。这时,县委又任命他为政治保卫员。

当时的张家庙村不仅有阎顽的八十三军和教三总队武装运粮组,还有日伪特务窜入作乱,情况复杂。

这年秋天,晋西南地委全部委员在北里马平定的住处和张家庙高峰的住处开了一个多月的会。姚银德、杨建兴等同志负责保卫工作,确保会议顺利召开。

姚银德不仅善于团结群众,而且还坚定执行党的决议和指示。他对同志亲如兄弟,对敌人恨之入骨。组织上派他参加敌人的政卫团后,团长等人处处刁难他,将他调到反动的特工队。他到那里后,积极团结进步青年,很快和几个青年成为拜把兄弟。

1943年11月,日寇强迫河津县人民在北山下挖了一条“遮断沟”,将阎锡山和日军的统治区划分开来,目的是想截断共产党组织和乡吉特委的联系。

一天下午,高峰在赵家庄村碰见敌人的特工队带着姚银德往北山方向撤退。高峰想要姚银德迅速告假返村,又怕引起敌军怀疑,暴露身份。两人虽距离不远,但未能说话,谁知这一见竟成了永别。

11月16日,敌特工队从张吴行至寺沟口。到了东山腰,他们发现日寇封锁了所有山口,队长带上亲信争先逃命,只留下机枪手姚银德率领十多名青年就地和日军激烈战斗。日军从四周蜂拥而至。仅十多分钟,他们打死、打伤日军20余人。

由于粮尽弹绝,姚银德只好用枪托和日军搏斗,和其余几个青年不幸被俘。他们被五花大绑带到稷山县阳平村日伪碉堡内接受审讯。

日军对姚银德严刑拷打,企图从他口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但姚银德坚贞不屈,严词拒绝。惨无人道的日军便用毛巾蒙住他的眼睛,让新兵用刺刀将其杀害,并将他的尸体丢进水井。

姚银德被日军杀害的噩耗传到张家庙村,男女老少无不痛哭流涕。县委派人从敌人的“虎口”中搬回姚银德的尸体。

他的遗体被人从井内捞出时,早已面目全非,只能依靠其脚上鞋子的花纹识别出是姚银德。

随后,县委一致通过,认定姚银德同志为模范共产党员,还将姚银德的遗体安葬在他生前第一次练习射击的地方,并举行追悼会。

新中国成立后,姚银德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津年龄最小的党员姚银德勇斗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