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3-11-1 10:06:57

我吃食堂的那点事儿(一) 吴润涛 文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小山庄率先成立了农业合作社。麦收时节,破天荒地在社长家里办起农忙食堂来。

一天奶奶领我去食堂玩。见院里搭一溜帐蓬,下面垒两个灶台,一个蒸馍,一个熬汤。红豆米汤已经熬好,端在一边凉着;灶上重新放个炒菜锅,正在烹制山葱、茄子加豆腐的烩菜。旁边小桌上,还有一盆凉拌蒜薹。馍馍说话间也熟了,笼盖揭开,一团蒸汽直冲蓬顶,雪白的油卷大馍,立马就显露出来。望着这么多好吃的,口水便不争气地直往上窜。奶奶见我没出息的馋样,赶紧拉我出来说,这里不是咱吃饭的地儿,等你长大后能去龙口夺食了,才可以来这里吃饭。

这幅画面,从此深深刻印心底,好几次都从睡梦中突然惊醒,不是在食堂吃得惬意开心大笑不止,便是被拒之门外委屈得哭出声来。

1957年到邻村上完小,吃食堂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开学第一天,班主任就划分吃饭小组。六人一组,长期固定。此时此刻,心情特别激动。不仅有期待,还有庄严与肃穆。觉得终于能像大人们那样,有资格上食堂吃饭了。

可当端着多半碗米汤,拿着两个小馍馍,六位同学蹲在地上,围个圆圈一起开吃时,顿时心就凉了半截。中间只一盘凉拌韭菜,没夹几筷子便光了。而且味道怪怪的。不知菜不新鲜还是没洗干净,要么醋放多了;反正有一股刺鼻的酸腥味,刺得喉咙痒痒的只想呕吐。难道这就是魂牵梦绕的食堂吗?怎么与见到没吃到的农忙食堂,半点都对不上呢?

眼睛朝几个上水灶的同学飘去,心里又涌出点优越感来。他们不给食堂拿面,也不交每月两元钱的伙食费,就只能吃自个家里蒸的馍馍,凑合去喝点蒸馍开水。不过,这点小虚荣特别脆弱,很快便被想家所代替。只盼望星期六能早点到来,好赶回去吃家里的可口饭菜。

大人其实更着急,不等诉说,先喋喋不休询问起来。清楚状况后,每星期都拾掇些腌咸菜与炒葱花,装在一个小瓷罐里,外面再套个网兜让我提着。




完小两年吃食堂,有两件事总难以忘却。

一件是摔碎瓷罐。那些年的冬天,似乎比现在要冷很多。教室阴森森的尤其冷。上课时两只脚冻得发麻,特别想跺跺脚。那天,地理老师见不时有跺脚声响,就让大家起立,统一跺脚五分钟。霎时,整个课堂沸腾了。不想,正跺得忘情时,砰的一声,我的小瓷罐摔到地上,碎了。每次吃毕,我都把网兜拴在课桌的横撑上。可能这次没拴牢固,而跺脚又用力过猛,网兜便在晃动中脱落坠地。真相清楚后,顿时引起哄堂大笑;连老师也跟着笑起来。我尴尬无比,赶紧钻到桌子下面去收拾。慌乱间,手又被碎瓷片划了几个小口。眼泪不由脱框而出。手疼倒无所谓,主要还是心疼那撒落一地好吃的小菜。

另一件是哑巴打饭。58年人民公社成立。突然一声令下,原来乡里的三所完小就合并到了一起。学生变多,做饭锅自然也变成大个的。开饭时,大锅两旁各站三名炊事员,分别负责打汤、打菜与发馍。其中一个打汤的是哑巴。据说曾被几个调皮男生戏弄过,便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看所有男生都不顺眼。每逢给男生打汤,总要摇晃几下,到得碗里,能有多半勺就算你运气好。时间一长,在他那边排队的就只剩下女生。而女生又少,因此总出现一个奇怪现象,一边排着长队打不上饭,一边空荡荡的没人去打饭。学校曾找哑巴谈过多次,都无济于事。哑巴一根筋,只有校长站在跟前,才会老实点。可校长公务繁忙,哪能每次开饭都亲临现场呢?

接下来便是初中食堂。可能没抱过高奢望的缘故,也就没有太多的失望。总的感觉还挺好。那年月考上初中,即转为吃商品粮。学生供应标准,每天一斤。伙食费每月6元。个别贫困学生还能享受助学金,班里评议学校批准,最高6元。如果能享受到最高标准,吃饭就真的不用花钱了。

尽管仍是大锅做饭排队打饭,但每周都有两次炒菜。说起炒菜,倒挺有意思。即把一大锅菜煮熟后,在上面泼点炒葱花而已;但在困难时期,能尝到油的香味,就很知足了。有时,个别炊事员偷懒,直接将一勺生油洒在表面上;看起来油点飘飘,却一点也不好吃。




尤其每天晚饭,还能够吃到两个白面馍。因为面粉由机器加工,人们便把这种面称作洋面,蒸出的馍自然就叫洋面馍了。吃这样的馍,的确是一种享受。填到嘴里越嚼越香,真舍不得往下咽的。两个馍下肚,能压住饥,却不能尽兴;如果能再吃一个,那才过瘾呢。但定量所限,也只能作罢。

有时正嚼得津津有味,突然想到家里亲人正经历饥饿的煎熬;顿时就像针扎到心尖一般,“倏忽”一下疼痛起来。生产队公共食堂标准一降再降,一度降到每天每人半斤定量。于是强压住食欲诱惑,晚饭只吃一个馍;五天攒下五个洋面馍带回家去。家人喜出望外,却又含泪嘱咐,以后再不敢这么从你嘴里强省了,家里还有些老底的,饿不着我们的。

每每想到此处,不由就感慨连连。当年与如今,不在一个维度上,既没有多少可比性,更无法同日而语。当年再怎么做美梦,也梦不出学生食堂,会有如今这么多的窗口与花样,供个人选择。也不可能料到,食品竟然丰富得让人眼花缭乱,人们崇尚粗细搭配,追求营养均衡,白面馍馍早已没了那般金贵。尤其年轻人,从未经历过忍饥挨饿的难受煎熬,面对白面馍馍,自然吃不出当年那种香甜来。偶尔一顿不吃饭,还觉得空空肚子有益脾胃呢。但造化弄人也有新的困扰。环境污染屡见不鲜,有害食品司空见惯。富人们远离闹市在山清水秀处建起别墅,一门心思去寻觅绿色食品。普通百姓则怀念起当年的日子来,那年月蓝天白云没有污染,货真价实没有假冒,似乎一切都是好的。

……

其实好与不好,只是相对而言比较出来的。当时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全国人民都在饿肚子。那样的大背景下,初中食堂与完小食堂比,再与标准一降再降的农村公共食堂比,便是再好不过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吃食堂的那点事儿(一) 吴润涛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