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3-11-2 08:41:44

运城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全市坚持以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总牵引,市委深改委连续3年把其作为年度重大改革任务,由市委主要领导领衔推进,滚动实施“双十工程”,在生态保护与建设、产业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一泓清水入黄河”、打造人民幸福河等方面谋项目、促发展、蹚新路,奏响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最强音。

生态优先,唱响绿色发展主旋律

全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保护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通过改革赋能、创新驱动,率先在污染治理、抓好水土保持、提升防洪排涝能力、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产业转型升级、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加强区域协同、增进民生福祉“八个方面”做好示范,绿水青山正加速蝶变为造福百姓的金山银山。

全市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积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围绕国土绿化、生态保护修复、水土保持与矿区生态修复、湿地生态保护等方面,每年滚动实施重大项目,投资1252.53亿元,涉及471个项目,全力改善生态环境。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以黄河和黄河流域防护林屏障工程为重点,加大园林村庄建设力度,让更多绿色走进城市乡村,大力推进森林乡村建设。坚持以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淤地坝建设等为重点,持续实施水土保持工程,累计建成淤地坝148座,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527.45平方公里,占区域水土流失面积78.15%。

强力推进“五条绿色走廊”建设,统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沿黄美丽乡村示范带,串联生态、农业、文化、乡村旅游等资源,建设特优农业、生态保护、文旅融合、美丽乡村、特色小镇五大基地,建成黄河一号旅游公路1030公里,建成美丽乡村65个。沿汾文旅融合走廊,围绕水生态治理、生态文旅融合和高质量发展,实施十大行动,启动了总投资57.49亿元的47个重大项目。沿涑水河田园风光走廊,统筹涑水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和修复,盘活生态、文旅、康养、农业等要素,推进涑水河清水复流。绿水青山中条新生态文旅经济走廊,串联中条山脉五老峰、泗交、历山、凤凰谷等风景区,发展生态观光、文化旅游、山地养老、休闲康养等生态经济。峨嵋岭绿色产业走廊,全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技术装备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大项目,万荣、稷山、临猗获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全力打好“三大保卫战”,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统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全市PM2.5平均浓度持续降低。实施“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加强饮用水源、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农村排水治理,推动化工类园区废水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和农膜回收行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了100%。

项目支撑,唱出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全市通过实施“十大高质量发展工程”,抓招商引资、抓市场主体培育、抓发展动能转换、抓项目达产达效、抓人才智力支撑,优化营商环境,建成大运新能源汽车、正威国际新材料产业园、建龙钢铁深加工、永济蓝科途锂电池隔膜等一批标杆性、示范性重大项目,奋力蹚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新路。

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增加含绿量,通过建设国家级绿色工厂、开发绿色产品、打造绿色园区,产业含绿量持续递增。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迭代升级,新型铝镁合金产业基地、精品钢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集聚成势,中铝新材料、大运新能源汽车、银光华盛镁业、亚宝药业4家企业成为全省首批“链主”。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着力建设绿色节能示范区、新能源产业集聚区、智慧能源网联区和清洁利用先行区,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垣曲、绛县、河津等一批抽水储能项目率先启动,走在全省的最前面。

战新产业培育跑出加速度,深入实施“415”十大工业产业集群培育工程,打造“合汽生材”新兴产业地标,不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聚力推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行动,大力发展“特”“优”农业,加快“果品蔬菜、饮品酿品、主食糕点、药材药品、肉蛋制品”五大产业集群建设,黄汾百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形成规模;大力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打造“运城面粉”“运城苹果”“运城蔬菜”三大品牌。

数字赋能转型发展,制订了《运城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培育工作方案》《运城市企业数据管理国家标准贯标试点工作计划(2023-2025年)》等方案,加快产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通过创建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数字乡村,盐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入选省级科技园区。今年新增23家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总数达到122家,建设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改革攻坚,唱好现代化建设进行曲

全市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伟大号召,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

坚持“四水四定”,加强治水兴水,实现人水和谐。统筹规划“水工程、水治理、水生态、水资源”,推动“供水、节水、排水”三位一体发展,加快推进禹门口西范东扩工程、小浪底引黄工程、黄河小北干流提黄工程等。坚持节水优先、系统治理,改造、修复、提升官道河、干河、尊村引黄渠、姚暹渠“两河两渠”供排水主渠道,整治连通“十湖”蓄滞空间,通过大循环改善水质,让“死水”变“活水”,七彩盐湖和姚暹渠基本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蝶变。

通过建设黄汾百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实施基础设施提升、良种科技攻关、农水集约增效、农技集成创新、农机配套融合等八大工程,打造连片示范样板,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守稳粮食安全底线。2023年,全市夏粮产量137.37万吨,同比增长0.7%,占全省夏粮总产量的55.6%。今年新增水浇地面积13.54万亩,新增高标准农田28万亩,高标准农田面积占全市永久基本农田比重达73.1%,粮菜产量占全省五分之一,果渔产量占全省半壁江山。

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运城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牵引,深入实施文旅融合“双十工程”,擦亮“关公、盐湖、黄河”三大金字招牌,突出黄河文化、地域特色、乡土风情、民俗展品、乡村记忆等元素,开发弘扬运城历史文化新时代价值的旅游消费产品,平陆东坪头村、河津龙门村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闪亮登场,盐湖向阳小院、万荣闫景九号院、垣曲马家园等“黄河人家”品牌和盐湖西张耿村、范家窑村、垣曲望仙村等一批乡村民宿品牌,已经成为黄河金三角乃至全省乡村旅游的亮丽名片。


运城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运城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