馍上花开 王逸群 散文
农历九月初的一天午后,我在稷山县城老东街闲步,突然,一家馍铺的名号跃入眼帘:馍上花开。我忍不住惊叫一声:好美!就近再看,店铺玻璃门上还有广告语:馍上花开,缓缓归矣。我为之驻足良久。真没想到,古老的江南情怀与诗意在这座汾河之滨的小城与我邂逅。馍上花开其实是陌上花开的谐音,相关的原文是: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本是一封感动千古的与妻书。据清代学者王士祯《渔洋诗话》记载,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王钱镠的妃子戴氏每年寒食节要回娘家临安(今杭州)省亲。有一年,眼看春天就要结束,陌上花已开遍,可还不见夫人的影子,钱镠非常想念,便写了一封信。信的大意是,小路边的花都开了,回来的时候不要着急,慢慢走,欣赏啊。据称,戴氏收到来信后,当即落下两行珠泪,说:“王爷年迈,捎信让我回去,怎敢不听?”于是,当天便启程,很快返回杭州,夫妻团聚。这封信言简、景美、情深。欲催归而请缓,念人而转惜花,虽婉约却实大气。明明盼妻心情迫切,却说缓缓归,一副恳求商量的口气。这样的情语谁听了不动情?千百年来,这封寥寥数语的家信,影响深远。北宋苏轼有绝句“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当代女作家安意如曾写了一本散文随笔集,书名就叫《陌上花开缓缓归》,对乐府诗进行了极具个人特色和现代意味的解读。
再说馍上花开。晋南一带,馍馍是一种普通的吃食,而花馍却关涉民俗与艺术,尤以稷山、闻喜等地著名。乡下凡遇大事都要蒸白馍,还要画上各色的草叶花朵等等,还要捏成各种造型。比如,小娃满月要蒸椒叶大馍,捏小兔子、小老虎等;老人过生日是硕大的寿桃,点缀绿叶与粉红色桃尖。至于红白事,更离不开花馍。在婚礼上,常见的是龙凤花馍,做成龙凤造型,配以五颜六色的图案,其个头之大、色彩之美、手艺之精湛,令宾客们赞叹不已。丧礼上用的献盘花馍,最重要的是出嫁女儿的献供,往往是一架食盒八盘馍,大约六十多个。给吊唁的亲友回礼,也是根据随礼多少回不同数量的花馍。小时候,跟着长辈到亲戚家参加红白事,最高兴的是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摸摸布袋里的回礼花馍。在物质缺乏的年代,花馍就是难得的美食。
陌上花开,馍上花开,一条开满鲜花的临安乡间小路,一个颇具艺术感的晋南乡下花馍,都承载着我们永恒而美好的情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