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3-11-15 09:38:56

张继先挑担贩菜送情报 寒冬蹚水运武器——智勇双全的“黄瓜客”

张继先(1916—1999),运城市稷山县苑曲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任地下交通员。他曾先后任汾南工作委员会通讯员、太岳地委汾南交通站交通员、稷山一区区委委员、太岳三分区干部学校总务科科长、稷山二区区委副书记、稷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1938年,日军侵占稷山。敌军封锁交通,给地下党组织的行动带来很大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地下党组织决定在全县建立几个交通站,苑曲交通站就是其中之一。

苑曲交通站交通员张继先机智勇敢,利用贩卖蔬菜的机会,与敌人巧妙周旋,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黄瓜客”。

当时,日军封锁汾河桥,苑曲交通站负责汾河两岸党的地下联络工作,由张继先担任交通站的支部委员兼交通员。

为了行走方便,他以贩菜为掩护,进行地下联络工作。在送信过程中,他一方面要应对日军和阎锡山军队的搜刮;另一方面根据信件地址,挑着菜担子走街串巷,无论贵贱都要把菜卖出去。

为了做好地下工作,他的贩菜生意常常赔本。张继先的家人便省吃俭用,将省下来的钱用于贴补贩菜生意,这也使得他们的生活愈发艰难。

当时,县委驻地在桐下村。若肩上的菜担子空了,极易引起敌军怀疑。

为了隐蔽身份,他不得不以高价在桐下村附近的甘泉村承包一块菜地种黄瓜。就这样,他担着黄瓜在汾南、汾北来回奔走。

若在日本兵岗哨卡住了,他就拿几条黄瓜塞到人家手里。即便岗哨不让过,他也送几条黄瓜。

在这种情况下,张继先既隐蔽了自己,又保证了县委和汾南党组织的联系。

1941年的一天,汾南交通员转来一个加急信件,要求张继先立即转送,信是用白矾在纸上写好后再用金纸包上的。

他接到信件后,急忙挑起菜担子就往汾北走。

过桥时,正赶上日军拦路搜查,抓苦力修炮楼。面对突发情况,张继先陷入两难。若往回返,容易引起敌人怀疑;若继续往前走,敌人搜查时一旦发现了这封信件,不仅自己会被杀头,而且还会株连全家,更重要的是会让党组织遭到破坏。

危急关头,他灵机一动,将信件往嘴里一塞,压到舌根底下,挑着菜担从容地走向岗哨。

日军将他的衣服脱下,对他进行全身搜查。

由于没有发现问题,日军让他和其余被抓来的人站在一起,准备押送他们去做苦力。

此时他想,若被敌人带走,不知何时才能被放回,组织上的信若送不到,会耽误大事。于是,张继先在心里思考逃跑计划。

机会终于来了,押送途中,由于日军抓的苦力很多,他趁敌人不注意,装作解手隐藏起来。待敌人走远后,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急忙把信件从嘴里取出来,迅速绕道送到桐下党组织负责人的手中。

作为一名交通员,张继先既胆大又心细。

1943年10月,汾北地下党搞到了4支**、2支**、200发**和十几颗手榴弹,上级要求把这批武器转移到汾南,支援稷王山根据地的武装斗争。

张继先接受任务后,与支部同志共同研究转移方案。由于桥头有敌人岗哨,他们只好在夜间蹚水过河。

一天夜里,张继先与支部其他同志约定暗号后,一起赶到汾河岸边,由他先蹚水到汾北,找到地下党组织,其他同志将武器护送到汾北河岸。汾南、汾北的同志接上暗号后,再将武器转送到汾南。

时值初冬,河水冰凉,寒气逼人,稍有不慎就有被淹死的危险。

等他们艰难渡到河岸,已是夜间两三点钟。他们顾不得寒冷,和同志们一起把武器隐藏到苑曲村天地庙关云长神架下。

为了安全,他在庙门口留下记号,每天装作拾粪暗中察看,根据记号变化分析情况。就这样,半个多月后,武器终于安全转移到人民武装手中。

地下交通员张继先与敌人巧妙周旋的故事,在苑曲一带久久流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继先挑担贩菜送情报 寒冬蹚水运武器——智勇双全的“黄瓜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