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走出去”交流 “请进来”指导推动省校合作
运城市在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举办重点产业合作交流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在运城市调研指导设施农业发展
市县两级党政正职访问高校93次,全市累计开展省校合作活动304次,签订合作协议559个;邀请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高校参加山西(运城)国际果品交易博览会并深入基层调研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工作;制定出台《运城市柔性引才实施办法(试行)》,明确十种柔性引才方式,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
今年以来,运城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省校合作的决策部署,常态化开展“党政正职进校园”“千名企业家进校园”“千企联百校”等活动,持续实施高层次人才、高素质青年人才引进和大学生就业创业“三个计划”,深入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随着一项项合作意向的达成实施,一个个科研项目的落地成长,人才、科研、产业“虹吸效应”逐步显现。
“走出去”交流,让企事业单位有更多机遇,让更多人才了解运城
3月20日至23日,运城市赴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对接合作,并签约18个合作项目。
4月21日,运城市赴太原理工大学深入交流,签署市校合作协议。
6月25日至27日,运城市赴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戏曲学院开展“人到山西好风光”运城人才宣传周活动,并签署合作协议。
7月5日,运城市赴重庆大学对接洽谈,组织开展“企业家进校园”活动,并举办“产学研”对接交流会。
8月11日,运城市在武汉大学开展“党政正职进校园”系列活动,围绕持续巩固良好合作基础,不断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与校方达成广泛共识。同期,举行重点产业合作交流会,推动产业链、专业镇建设相关企业与武汉大学开展务实合作。
11月7日,运城市在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成功举办重点产业合作交流会。全市重点化工企业负责人和清华大学专家教授围绕技术需求合作、科技成果转化、产业链升级布局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达成诸多合作意向。
11月29日至30日,运城市在陕西省西安市成功举办“人到山西好风光”运城人才宣传周活动,全方位宣介运城市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发展环境和人才政策等方面情况,集中开展人才引进招聘“双选”活动,成功签约25个“双招双引”项目,掀起与陕西省高校对接交流、开展合作的新高潮。
……
今年以来,市县两级党政正职访问高校93次,全市累计开展省校合作活动304次,签订合作协议559个,为运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也让更多的人才有机会认识运城、了解运城。
11月9日、10日,运城市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举办“人到山西好风光”人才宣传周活动。
活动现场,运城市全方位展示了人才引进政策、创新平台资源、省校合作重点企业产品、文化旅游资源、“特”“优”农副产品等,吸引了大量学生咨询了解运城市人才政策和就业岗位情况。
此次人才宣传周活动,运城市统筹市属高校、公立医院、重点产业链企业等40家用人单位提供了81个优质岗位,计划引进人才189名,年薪为10万元至30万元。符合条件的人才可同时享受市级人才安家补贴、人才津贴、租房补贴等待遇,最高28万元。
在太原理工大学举办的“职等你来 才聚河东”校园专场招聘会,运城市63家企业提供了1576个岗位,涉及196个专业。同步开展线上直播带岗活动,观看人数达2.8万人次,线上、线下报名1500余人。
在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报告厅,一场特殊的文旅推介活动让广大师生认识了运城,也为运城市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建议。
“请问永济文旅的定位是什么?”
“请问永济文旅的卖点是什么?”
“我虽然没有去过永济,但是看到宣传片,觉得永济文旅资源如此丰富,可以尝试设计一个探索式、沉浸式解密之旅,把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融进去……”
南开大学的师生与永济文旅领域人才面对面,宣传推介与主题研讨双线并行。这次推介活动向广大师生展示了一个资源禀赋得天独厚的永济,同时现场接受了南开大学师生的提问,专家教授跟进解答。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县级旅游目的地分析研讨互动教学,也是一次成功的校地“双向奔赴”。
在重庆大学,运城市组织重点产业链和专业镇建设相关企业家与重庆大学专家学者就项目、技术、人才合作开展深入交流,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新空间,为加强特色专业镇建设和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能。
座谈会后,企业家分别与对应行业的专家教授就技术需求展开进一步具体对接,深入高端装备机械传动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中心进行实地考察,就具体合作内容进行深入洽谈。
山西天海泵业有限公司与重庆大学材料学院开展了对接交流,重点观看了磨损仿真模拟试验,重大磨损试验偏重于带润滑耐磨性试验,并引进了BTG水润滑动密封非金属轴承装置技术;山西风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与重庆大学机械学院开展深度交流,拟定共同合作开发旋风铣机床的人机友好界面;北方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与重庆大学材料学院就铜基新材料高纯化制备、铜箔表面处理联合攻关以及资源共享、成果转化等达成初步共识……
“引进来”指导,让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让“产学研”链条更加健全
“运城地热资源丰富,对运城低碳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建议运城市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完善管理和监管体制机制,加快浅层地温能和中深层水热型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和重点勘查,进一步摸清地热资源‘家底’。”5月2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来运城市考察地热项目时,就加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出意见建议。
5月23日,山西药科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王旭、校长张轩萍一行来运城市考察调研,并签订合作协议;6月2日,山西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程芳琴带队来运城市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文物基地建设、文旅产业发展、盐湖保护利用、乡村振兴等方面洽谈具体合作项目;10月23日至25日,由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高校组建的考察团,参加山西(运城)国际果品交易博览会并深入基层调研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工作……
把专家院士“引进来”,不但可以为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把脉问诊”,促进行业发展,还可以为运城市引才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今年,运城市建立完善“双招双引”工作机制,在驻外招商机构筹备设立招才引智工作站,组建“双招双引”工作队伍,常态化推进“双招双引”工作,推动形成“招商必招才、引智必引资”的工作格局。同时,充分发挥开发区主战场主阵地作用,制定《运城市开发区“双招双引”行动计划》,采取项目引才、技术引才、乡情引才、市场引才等方式,全方位引才引智。全市开发区累计柔性引进行业领先专家团队47个,建立开发区人才库,入库各类人才300余名,有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10月26日,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姜治莹一行来运城考察调研省校合作项目。姜治莹一行先后赴夏县辕村遗址发掘区进行实地考察,赴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夏县田野实践教学基地查看基地建设使用情况及考古发掘成果,并就共建“吉林大学华夏考古研究院”事宜进行商谈。
近年来,运城市联合吉林大学考古学院,依托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重要核心区域——夏县的资源优势,创建了吉林大学考古夏县田野实践教学基地。基地占地面积达0.8万余平方米,是我国高校中规模最大、设施最全、创新性强、整合度高的教学基地。基地设有文物陈列室、文物整理修复室、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室、数字考古实验室、文物研究室、信息数据处理中心等区域,功能完备,能够同时容纳140余人在此工作生活。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先后在运城市夏县发掘了师村遗址、辕村遗址,共发掘遗址面积7500余平方米,先后出土了石雕和陶制蚕蛹以及距今6000余年的仰韶文化早期石制蚕茧,为研究中国古代养蚕缫丝技术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填补了仰韶时代早期考古发现的空白。出土的我国最早的石雕蚕蛹,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之一。
“留得住”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加速度”
功以业成,业由才广。为了吸引、用好、留住人才,运城市着力构建“近悦远来”的良好人才生态,多措并举、大胆创新,用求贤若渴、不拘一格的方式招才引智,用开放、包容、服务的姿态招商引资,为高质量发展聚智赋能。
六月的长春,一场特别的院校合作座谈会在吉林大学举行。市中心医院抢抓高校毕业生就业高峰期时机,走进吉林大学洽谈合作事项,招聘7名吉林大学硕士毕业生。会上一个个诚挚的解答,一次次友好的交流,院方与数十名毕业生、辅导员建立了联系,沟通了感情,大家聊得火热、谈得尽兴。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研三学生王琳在会上说到,“我是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的2023年应届研究生,老家就是运城的,想回家乡就业,父母也非常赞成我的想法。运城市中心医院在山西省医疗行业地位我们有目共睹,有机会在校门口择业,家门口工作,真是幸运!”
与王琳不同,杜坤龙是湖北省十堰市人,从未到过运城。但由于女朋友是运城人的缘故,他最终选择了运城市中心医院。“运城市中心医院这次来学院考察交流,让我对运城的经济、社会和医院发展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看到了院方对人才的重视,更加坚定了我追随爱情、建设第二故乡的初心。”
“运城市中心医院正处于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关键时期,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人才、渴望人才。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我们将拿出好政策、提供好环境,实现人才成长与医院发展的‘双向奔赴’。”市中心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9月,运城市制定出台了《运城市柔性引才实施办法(试行)》。《实施办法》锚定“两个基本实现”奋斗目标,聚焦建设“一区两城三强市三高地”,围绕服务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数字赋能加速推进等产业转型五大行动,坚持聚焦产业引人才、针对短板引人才、紧盯需求引人才,推进人才、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引进一名人才、落地一个项目、带来一个团队、做强一个产业的连锁效应。今年以来,全市先后柔性引进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乔树宾教授、解放军总医院解立新教授等403名人才,为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人才是一个城市最具效益、最有潜力的投资。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制定出台《运城市柔性引才实施办法(试行)》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更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下一步,运城市将通过“双招双引”、省校合作、“科技副总”等渠道,组织实施柔性引才专项行动,充分集聚人才优势,为v市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一个个数字、一个个项目、一个个平台、一个个科研成果的成功转化,是运城市高度重视高校交流和人才队伍建设的直接彰显,也是充分依托高校人才、科技、理念等方面优势推动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佐证。今年,运城市在省校合作这条赛道上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