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的布艺 随笔 彭建国
我的老伴已年逾七旬,眼不花耳不聋,闲来无事时就做做布鞋绣绣花,且技艺越发娴熟,做出来的布艺作品饱受好评,屡屡被亲朋好友索要、收藏,奉为珍品。如今,已经很少有人自己做鞋穿了,都是直接去商店买现成的。少数做布鞋的人家,也不再自己打鞋坯、纳鞋底,而是到集市上或商店里买现成的塑料底或者泡沫底,自己做好鞋帮绱一下就好了。可是老伴对做布鞋还是情有独钟,每天料理完家务,便紧靠床边坐在靠椅上,一边看电视一边飞针走线,开始展示起她的手艺,她把纳鞋底做衣服这些布艺活当作一种生活的休闲和娱乐。
其实,做布艺活是很麻烦的,要经过好多道工序,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老伴每天就是这样坐在床边,面前摆放着“活蒲篮”,需要什么,就伸出手去,从蒲篮里摸出来。她时而穿钱引线,时而俯首比划,时而拈起细针在头顶上摩擦,时而口含线头打结。就这样,一件件精美的布艺作品便制作出来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她乐此不疲。
我真佩服她的眼力,70多岁的人了,居然不戴老花镜还能做针线活儿。老伴来县城居住已有十多年了,本想让她好好享享清福,可她总是闲不住。十年来,不知道她究竟缝制出多少双大大小小的单鞋、棉鞋、虎头鞋和拖鞋,做成后不是送给亲戚邻里,就是送给亲朋好友。“愿这小小的礼物把我的心意带给你。”老伴如是说。老伴分文不收,甘于奉献,传递了浓浓的正能量。
十年来,老伴仔仔细细地裁剪着人生,密密麻麻地缝补着温暖,用她的巧手缝制出和谐的家庭,换来街坊邻里、亲朋好友的齐声赞美。
老伴十分节俭,剩下的零碎布块和布条从不随意扔掉,都积攒了起来。她用大布块拼做小裤小袄,用小布块做鞋面。看似毫无用处的小布块,在她的手上,也被精心搭配着用来打袼褙、做鞋底。就这还不够用,动不动拿上孩子们给她的零花钱,到集市上再买一些花花绿绿的小布料,想方设法地把它们做得更加漂亮一些。
纳鞋底是做布艺活里最苦的营生,既细致又累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老伴坐在床沿边,弯腰弓背,一手攥着鞋底,一手用力拽针线,她的手劲大,且用劲均匀,纳出的鞋底平整结实,自然也耐穿。老伴纳鞋的动作轻松自如,透出一种娴熟优雅之美。那针线密密匝匝,疏密得当,松紧适中,煞是好看。纳底时,为避免把鞋两侧的白布弄脏,老伴用一块布包着鞋底纳,每纳一针都要费好多时间和力气,手上磨出茧子、勒出血印也便成了家常便饭。常常一不留神,针就扎破了手指,鲜血直流。每次看到这种情景,我的心都快碎了。我劝道:“别纳了,现在人家都富裕了,买的鞋也好看耐用,你就别再忙活了。”老伴却说:“买的鞋再好,也没有咱纳的布鞋结实、暖和、透气,穿着柔软舒服啊!”就这样一针一钱把鞋缝成,这“工程”本来就已经够大了,需要何等的毅力和耐心啊!可老伴还嫌鞋不够好看,总会在鞋帮上绣出一朵淡雅的小花,作为点缀。经过她的精心雕琢,一件件布艺作品放在手中,穿在脚下,都是非常好看而又十分耐用。晚年的老伴陶醉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
左邻右舍的女人们,有让帮给小孩做衣服的,有剪鞋样的,有修理衣服的,老伴都来者不拒。她用眼睛那么一打量,做出来的衣服大小合身,剪出的鞋样恰到好处,再加上她心思细腻,总能独创出别致的新样式。特别是修理的小活,她能做得“天衣无缝”,看不出缝补的痕迹。手艺好,人实在,热心服务众人的行为,让大家对她总有不少溢美之词。
时间如流水,不知不觉已经十多年了,老伴每天总是忙完家务,就开始做那些布艺活。
十年来,她用心血铺就那艰难而又豪迈的征途,用胸中灼热的鲜血浇灌出关爱身边人的永不凋谢的花朵;十年来,她巧妙地将心中困苦倾注于制作布艺的过程中,用自身的经验把人生装点得更加美好;十年来,她像蜡烛一样把光和热慷慨无私地奉献给他人,而把困难和艰苦留给自己,不停地做,不断地追求,不断地前进;十年来,她做着自己最开心最乐意干的事情,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活出精彩人生的第二春。
在我心中,老伴坐在床边制作布艺的剪影,永远是我们家最美最温馨的一隅风景,因为那一针一线里,深藏着老伴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倾注了对亲朋好友的真情和对人们浓浓的爱心。
愿老伴晚年幸福,欢乐人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