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别称三晋之渊源
晋文公重耳 (资料图)
张俊祥
山西历史悠久,战国、秦、汉时代就有“山西”之称,《史记》载:“萧何填抚山西。”中国之名,源于古代天下之中的河东。晋国600多年历史,在中华5000多年历史发展变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华文明进步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晋国末期,六卿蚕食君权,以致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晋土,灭亡晋国,自立为三个侯国,史称“三晋”。
“晋国,天下莫强焉”
晋文侯时期,晋国小宗势力极盛。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即位,于曲沃封叔父成师为君长,后称“曲沃桓叔”。曲沃桓叔有德行和才能,在百姓心中威望很高,他死后经过儿子曲沃庄伯、孙子晋武公数十年努力,终于以小宗取代大宗,夺得晋国正统地位。公元前677年,晋武公之子继位,为晋献公。为防止重蹈“曲沃代翼”覆辙,便再次围杀公室诸公子,迁都于绛,并将“不续群公子”作为国策。
晋献公是很有作为的国君,他在位时晋国疆域多有扩张,但晚年因宠爱骊姬而酿成“骊姬之乱”,迫使长子申生***,次子重耳被迫流亡他国19年。公元前636年,在秦穆公帮助下,重耳从秦国返回晋国,成为晋文公,时年62岁。彼时他雄心犹在,平息叛乱,稳定局势,改革弊政,举贤任能,兴利除害,明德惠民,使国政、经济、军事得以昌盛,并帮助周襄王平息了政变。公元前632年,在城濮之战中,晋国以少胜多,大败楚军,晋文公战后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被周襄王策命为诸侯之伯,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二位霸主,自此晋国雄踞一方,梁惠王称“晋国,天下莫强焉”。
晋文公执政继承其父三军六卿制,韩、赵、魏、范、智、中行六卿各有自己的领地,势力日渐扩张,他们一方面维护晋国霸业,另一方面蚕食晋国君权和国土。到晋定公时期,晋国权势趋向衰弱,六卿之间也相互蚕食领地。晋出公时期,智氏组织韩、赵、魏讨伐范氏和中行氏,迫使二氏出逃,后韩、赵、魏、智四家瓜分了范氏和中行氏所有封地。四氏中,智氏领土最多,势力最强,故向韩、赵、魏索要所得封地,韩、魏惧而满足智氏要求,赵断然拒之,被迫出逃,智氏组织韩、魏击之未成。事后,韩、魏共识前车之鉴,唇亡齿寒,于是韩、赵、魏三卿联合击智,尽灭智氏全族。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此时晋国尚在,与其他三国并存并立。《史记·晋世家》载:“幽公之时,晋畏,反朝韩、赵、魏之君。独有绛、曲沃,余皆入三晋。”公元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三家分晋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是春秋战国的分水岭。
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对晋国600多年兴亡史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韩、赵、魏瓜分晋地,灭掉晋国,是令人痛心的。他的编年体通史著作《资治通鉴》就是以韩、赵、魏灭晋立国作为开篇,书中写道:“今晋大夫暴蔑其君,剖分晋国,天子既不讨,又宠秩之,使列于诸侯,是区区之名分复不能守而并弃之也。先王之礼于斯尽矣!”
“三晋”之称不同于“三秦”
一是两者性质不同。春秋末,晋国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晋国疆土,惨杀晋静公灭晋国,各自立为独立诸侯国;“三秦”是秦亡后项羽自立西楚霸王,封原秦将章邯为雍王、董翳为翟王、司马欣为塞王。三人并无各自独立的王国,一切政令听从于项羽。
二是统治与管理的范围不同。韩、赵、魏三国疆域不仅包括山西全境,还有河南省黄河以北大部分地区,河北省西、中、南部地区,陕西省秦岭以北、华县以西部分地区及山东省南、西部部分地区。而雍王管理的是陕西省中西部,含今甘肃省东陲部分地区;塞王管理今陕西省东部至黄河地区;翟王管理今陕西省北部地区,三秦所辖地区除甘肃省东陲以外,全部在今陕西省范围内。史称的“三晋”,是晋国三家卿大夫与晋国彻底脱钩后完全独立的3个国家,其疆域横跨晋、冀、豫、陕、鲁5省,除山西全境外,还包括其他4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
三是山西历史悠久,其名早于其他许多省名,且始终如一,自战国时期一直称为“山西”。“三晋”是山西的别称,并非诸多人误以为的晋中、晋南、晋北3个地区的合称。(《忻州日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