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东民歌合唱作品新年音乐会 灼灼河东气 悠悠古音长
音乐是叙事的艺术,抒情的流露,更是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音乐会则是音乐艺术奇幻的华彩瞬间,它将各种风格的音乐编织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诉说着无尽的故事。音乐会不仅是一次音乐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上月2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在市文化馆首演,演出音乐源自遥远的古河东。这些河东民间音乐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沉的情感,呈现出一种原始而真诚的韵味。在现场,17首河东民间音乐被重新编排演绎,上升为合唱艺术。这种集体呈现的音乐,成为了一种群众性的体验。观众们沉浸其中,与歌声共振,仿佛回到富饶土地的过往历史中。这些作品中,有很多是首次亮相,这使得整个音乐会充满了新鲜和惊喜。
在这个音乐类活动日益火爆的时代,音乐演出的类型十分丰富。从流行音乐到古典乐、从摇滚到民谣,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钟爱的音乐类型。然而,这次音乐会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民歌与合唱艺术相结合,打破了传统音乐的界限。
古音——
张扬生命力
歌里的年代虽已远去,旋律里的故事却永远值得我们记忆。
当日14时30分,市文化馆的群艺堂内座无虚席,舞台上钢琴奏出悦耳的音符,一场盛大的民间音乐会正在举行。在指挥扬起指挥棒的一刻,朴素而风趣的旋律响起,在多声部的合唱中,17首蕴含着河东民间生活色彩,描绘朴素理想和愿景的民间歌曲以全新的艺术形式展现。
流传着的古音,经久不衰,在舞台上与合唱艺术相拥。这些歌曲或从侧面讲述古河东繁荣,或尝试描绘劳动场景,展现生活中的憧憬与热爱。合唱团成员深情投入,演奏的乐曲时而深沉低婉,时而激昂交错……每一首都散发着苍劲的活力,似源于灵魂深处的律动。
新绛民歌《走绛州》以三段不同的变奏形态,描绘了古绛州繁荣的社会场景,将那赶集路上熙熙攘攘的人流,通过唱段的变化形态,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听众的面前;平陆民歌《纺棉花》,详细描写了姑娘纺棉花的场景,将劳动场景的细节融入唱词中,令人如临其境;稷山民歌《思乡曲》运用细腻的对位手法,真切描绘思乡的愁苦和浓浓的乡愁;永济民歌《拜年》反映了淳朴的社会生活……从河东黄土地上孕育的河东民歌小调,越过多个县市的山水乡野,将劳动场景生活场景藏在旋律中、唱词里,浸入现场每位听众的心里。
“歌曲类型的丰富性正是体现了百姓生活的丰富与多元。”音乐会总策划张东风介绍,“流行的音乐以高雅艺术为主流,这一次我们将乡间俚语搬到了舞台,尽可能保留歌曲原汁原味的特色,再经过艺术化的编创,赋予这些歌曲二次‘生命’。”
台下的观众如痴如醉,在乐曲熏陶中,在与歌曲的互动中,完成了向往与憧憬。78岁的黎润月,此前担任映山红合唱团副团长,演出让他获得情感的交流与互动。“可以说大开眼界,将蕴含传统文化的民歌旋律改编为合唱的形式,还是第一次见。一直以来,民间艺术似乎总是在某个局部凸显,这场合唱演出增添了生活色彩,更加符合广大民众的口味,这就是老百姓真正喜欢的。”
不仅仅是艺术爱好者有所收获,许多专业的音乐家也相继登场作出点评。“祖祖辈辈陪伴的民歌,从前只在民间乡间流传,今天在这里呈现出了较高的水平,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著名作曲家景建树为河东父老的审美振奋,真诚表达出这场演出在他心中的分量。
“这里不仅是关公故里,好运之城,更是一座艺术之都,民间文化的提升也是对文化实力的互鉴。”从策划、创编、排演,到舞台布置,山西省合唱协会会长袁垒看到了一座城市的文化生命力。
旋律——
融入运城特色
“文化的结晶是艺术,运城在黄河的臂弯里,这里必然有着挖掘不尽的艺术宝藏。”国家一级演员牛宝林看过演出后说,“民歌看似是一种朗朗上口、口耳相传的艺术,实际上最难唱的就是民歌,老百姓在民歌洗礼下几百年,耳朵里都有民歌的轮廓。民歌唱得好不好,老百姓说了算。”
歌曲的编创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芝达林主导,虽然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最终的成果却是完美的。在编曲过程中,他不断地以自己的创造力和才华,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难题,经过反复推敲和调整,让歌曲的每一个音符都能够传递出深刻的情感和内涵。
从最初的构思到最终的演唱,整个过程都充满了艺术家们的付出和努力。他们通过反复推敲和创新,不断对歌曲进行调整和改编,以求达到最佳效果。这样的追求和坚持,使得这些歌曲在经历了各种考验之后能够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为了保留并挖掘这些民歌的艺术价值,制作团队投入了3年的时间进行整理和编排。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借助《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西卷》等资料,广泛搜集了晋南地区丰富多样的民歌素材。然而,在众多的素材中选出最具代表性的歌曲并非易事。
芝达林在介绍这17首民歌时,坚持了两个重要原则,即“地域特色”和“永恒意义”。这意味着选取的歌曲应该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能够真实地反映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情感。同时,这些歌曲也应该具备一定的普遍性和永恒的艺术意义,能够打动人们的内心,不受时间的限制。
“歌词必须是原先就有的,不能是后面的人填词的,原始歌词更具备永恒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耗费了极大的心力。”芝达林介绍说,为了让民歌生动体现运城特色,在许多歌词里,他保留了歌曲的方言唱法,同时在旋律上更是下足了功夫。
在改编平陆民歌《纺棉花》时,制作团队巧妙结合了模拟纺车所发出的声响与民歌旋律,并运用了对比复调的手法。这种处理方式不仅凸显了音乐的画面感,还赋予了歌曲别样的妙趣。
这场音乐会实现了单旋律民歌向多声部合唱的一次质的飞跃。
“民歌原本是单旋律的艺术形式,合唱编创应用多声部创作,至少是两个声部以上。”芝达林说,“民歌多声部创作要求增强表现力、丰富歌曲意境,和声和辅调就更容易让人联想到更丰富、深刻的东西,这就是合唱的魅力。”
混声合唱《五更鸟》是一首将浓郁的戏曲风格、高超的多声部运用手段和精致的钢琴伴奏完美结合的音乐作品。这个曲目被牛宝林认为是整场演出中河东特色最为突出、表现力最好的一首。而其中增添的戏曲内容源于蒲剧。而混声合唱《中华》则是一首由浓郁的河东风情和激荡的豪情壮志所构成的作品。
“戏曲具备专业的创作,是民间艺术的最高境界,而蒲剧又最是能够体现运城特色。”芝达林认为河东民歌和蒲剧具备相似之处,“将蒲剧作为民歌材料,把河东民歌和戏曲相联系,创作时用蒲剧为代表的调式,用这样的声音提炼出来作为和声材料,以此体现民歌特色。”
打磨提升,是创作精品的必由之路。为使作品以更成熟的姿态面世,音乐会结束后特别组织了专家座谈会。根据专家及乐队意见,主创人员之后将查缺补漏,对作品进行更加富有针对性的修改。
演绎——
彰显时代力量
一位孱弱的小姑娘挑着一担水,艰难行走于崎岖山路,垣曲民歌《二八佳人担水》所体现的就是地域特色中的专属场景。
“我们在演唱时还计划加入挑水的动作,让演出效果更直观,地域特色更明显。”垣曲民歌《二八佳人担水》表演者孙晓琴介绍,“你看那二八佳人年方十六,我们都是年纪五十多岁的阿姨了。最难的是要揣摩和训练,怎么才能更好地将动作、语调与少女的心境相符。排练了一段时间,心里才算有了一点儿底。”
“印象深刻的是,合唱表演中很少看到的配套动作。”“半个”合唱专业人士黎润月,似乎看到了传统文化无限的潜力和想象力。“河东文化源远流长,这些来自乡土里的音乐无形中形成一种力量,似乎是河东大地蓬勃兴起的新希望。”
音乐会上,共有来自各县(市、区)的10支队伍登台展示民间文化艺术,包括群星天籁合唱团、新绛县教师合唱团、芮城星光合唱团等。而面庞最青涩的是运城学院的合唱团——银湖之声合唱团,他们演唱了永济民歌《拜年》、河曲民歌《刨洋芋》,团内的成员大多是“00后”,在排演练唱过程中,民间音乐对他们来说既陌生,又新鲜。
“整首歌传递着热热闹闹过大年的喜庆氛围,这种感觉又和春晚营造的热闹不太相似,故事都在歌词里,情感还在旋律里,新年的味道十分浓重,听起来十分亲切。”在运城学院音乐系就读大三的王星云参与合唱了永济民歌《拜年》,对民歌她也有着抵挡不住的热情,“民间艺术真的是我们的艺术瑰宝,只不过现在了解民歌的人越来越少。虽然我们力量有限,不过可以借助现在流行的自媒体,当受众面越来越广的时候,自然会吸引更多人喜爱它。”
记者 游映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