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4-1-25 10:22:41

夏县团结渠的过往与现代


曾经的祁家河水电站牌

团结渠局部今貌,嵌在崖壁上,不禁让人想到当年建设之艰辛。

胡春良

团结渠位于夏县泗交镇和祁家河乡的崇山峻岭中,是夏县人民创造的一项奇迹工程,被誉为“华北的红旗渠”“中条山上的人工天河”。团结渠工程浩大,施工条件差,人民群众的奉献和牺牲都是罕见的。工程上马于1975年,历经3年建设,先后动用民工1.2万人,修筑引水渠道16.2千米,动土石23.68万方,共计投资600余万元,装机容量达2520千瓦。

关于工程建设情况,《水电站纪事》碑文这样记载:“县委成立工程总指挥部,时任县委常委、县革委副主任董强华任总指挥,率数千民工浩浩荡荡,于深山老林扎寨安营。垒石为灶,结席作房,干群一体,宿露餐风。奋战工地夜以继日,渴饮涧水饿啃干粮。机械缺乏,叩地垦壤唯有镐锹;工具简陋,破石凿岩全赖钎锤。跨涧架渡槽,过山凿隧洞。老鸹崖勇士悬绝壁,小里河铁人履寒冰;更有数人,献身工程。又兼地处原始,人迹罕至,无径可循。工程所用材料,仅靠人力搬运。为保施工,民工披荆斩棘,裤沙衣灰,肩荷背负,匍匐而行。施工场景之悲壮,令条山为之失色,涧水为之动容;苦战三年,方告竣工。”

具体到团结渠的建设,当时的条件非常艰难。据有关资料显示,工程开工之时,国民经济正处于困难时期,工程概算是600万元,国家只拨付了360万元,当时夏县全县年财政收入刚刚达到百万元,资金缺口大,县委提出“以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扶持为辅”的建设方针,资金由全县共筹集,工具及材料自己动手制造,住山岩、住山洞、住林间,人们吃的饭就是粮食加野菜等。

说到艰苦奋斗,就更不难想象。当时没有什么工程设备和运输设备,要建起大坝,需要把泗交河水引到半山200多米的高处,沿途全是中条山的悬崖峭壁,而且长达16.5公里,当时就有这样一句口号“说了算,定了干,天大困难也不变”,足以证明决心之坚定。正是由于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人们才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创造了人间奇迹。

这种精神在老和尚崖(也叫老鸹崖)渠段的建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老和尚崖崖陡且硬度十分高,当时仅凭简单的工具很难进行施工,工程一度受阻。怎么办,是放弃,是退缩?都不是!人们迎难而上,不怕牺牲,把驾绳绑于腰间,在悬崖上打钎、打炮眼、凿石窝,艰难开渠。这里曾牺牲了8人,并涌现出了459个标兵、1000多名模范。正是这些人,用热血和生命创造了奇迹,铸就了永远的丰碑,令人敬仰。笔者曾实地走访过老和尚崖,看到渠道嵌在崖壁上,人在渠道上只能半直立爬行,或者完全爬行,鹰击长空,悬崖下深不见底,令人胆战心惊。可以想象当年建设之艰难,牺牲之壮烈。

广大干部群众为了团结渠的建设任劳任怨,抛小家为建设,自己带干粮、带铺盖、带工具,爬冰卧雪,迎战雨天酷暑,不计个人得失,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切为了建设。正是这种朴素崇高的理想信念、这种无私奉献的坚决行动,才创造了工程奇迹,也铸就了精神史诗。

团结渠之所以被称为“团结渠”,笔者认为,这其中道出了团结的巨大作用,如果没有团结,没有凝聚力,创造团结渠这个奇迹是不可能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夏县团结渠的过往与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