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区半坡调蓄库一泓清水入万家 总容量200余万立方米
盐湖区半坡调蓄库项目(一期)全景图 本版摄影 记者 薛俊
“项目启用后,市区及周边村庄的居民用水都将来自这里。它的供水量一天可达20万立方米,完全可以满足中心城区每日12万立方米的供水需求……”
这个项目就是盐湖区半坡调蓄库项目。
盐湖区半坡调蓄库项目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1311”重大工程项目,是《运城市中心城区城市水利规划(2017-2030)》规划建设的重要水利基础设施项目。该项目位于盐湖区陶村镇的半坡村、石碑庄村、陶村境内,总占地约825亩,总投资约5.4亿元。项目一期于2021年12月开工,2023年年底完工。
从市区出发,向着东北方向一路驱车前行40分钟,就到了项目建设现场,见到了项目的技术负责人王勇。“经过科学选址,半坡调蓄库确定分为两个库区建设,1号库容量136万立方米,2号库容量85万立方米。”王勇说,目前,一期工程已将一号库区、配套管网、提升泵站、管理站及相关配套设施全部建设完成,即使管道出现问题需要检修,也可保障中心城区7天的供水需求。按照设计规划,两个调蓄库全部建成启用,则可满足中心城区连续10天的用水量。
随后,跟随王勇的脚步,记者一行来到了1号库区附近。
远远望去,冬日的蓄水池虽已结冰,但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一种静谧之美。“调蓄库的主水源是垣曲小浪底水库,那里的水本身就很清澈,经过管道输送到闻喜吕庄水库后还会进行二次沉淀。通过埋在地下的钢管输水,在输送过程中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能够最大限度保障水源的良好水质。水进了这里的调蓄库后,同样进行的是封闭式管理。”王勇告诉记者,建设半坡调蓄库的初衷主要是改善市民饮用水的水质,封闭式管理会避免私排污水、钓鱼等问题的发生。
引入良好的水源只是开始,还要确保这些水能够存得住。“在建设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原土翻夯,就是原来的土挖出来,再不断填入新土、压瓷实,形成两米厚的夯土层。然后覆盖50厘米厚的水泥土,经过‘两布一膜’的防水处理,最后再铺垫50厘米厚的素土进行保护。”王勇告诉记者,经过这些工序,可以有效防止蓄水池出现渗漏的问题。
同时,在蓄水池的周边,记者还发现了不少监控摄像头、GNSS位移监测箱和浸润监测箱,用于监测土壤湿度和坝体位移、变形情况。如果土壤湿度异常增加,很有可能就是出现了渗水情况,需要及时处理。蓄水池四周斜坡走向的坝体上绘有红蓝两色的水位标高线,用以衡量水体的水量和水位的动态变化。沿着蓄水池一旁的楼梯向上走,就看到了占地120亩的淤泥地,主要用于存放水源沉淀的泥沙等堆积物。
从1号调蓄库驱车前行5分钟左右,就到了2号调蓄库的规划建设现场,一旁则是建设完成的提升泵站。站内,一名工作人员正在清洗水泵上的泥沙。“1号调蓄库还处在调试阶段,里面存有90万立方米的水。刚放完水,所以对水泵进行正常清洗。”王勇说,这个泵站连接的是附近的尊村引黄八干渠,如果小浪底水库的水过不来,就可以从尊村引黄提水备用。提升泵站共安装了3台水泵,两用一备。提升泵站一旁的控制室也建设完成,是全自动化控制,主要是负责控制放水、停水和闸门开关等。
据了解,盐湖区半坡调蓄库项目二期还没开始建设,即将进入招标阶段,周边计划建设的水厂也在办理相关手续。项目建成并启用后,将会取代首创水务安邑水库和银龙水务樊村水库的调蓄水源作用。这两座水库也将与官道河连通,恢复自身的防洪泄洪功能,成为城市的“防汛中转站”,大大缓解城市内涝的情况。同时,半坡调蓄库项目对确保官道河生态修复及整治工程顺利推进、全面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保障城区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实现跨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泓清水入万家。未来,这座“水塔”将矗立在中心城区东北方向,以自流的方式将优质饮用水供应到千家万户。
记者 陶登肖 郝丽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