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4-2-20 10:38:47

邂逅古琴 倾听古音



盐池神庙“南风歌”石刻




盐池神庙“舜弹琴处”牌楼

李军强/文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我国传统拨弦乐器,有3000多年的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琴是我国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在“琴棋书画”中居于首位。

现今琴曲存世有3360多首,琴谱有130多部,琴歌有300多首。

琴史

琴质本高洁,是风雅之物,载道之器,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东汉桓谭《新论》载,神农“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可见琴在华夏文明肇始就已经出现。《礼记·乐记》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古今乐录》曰:“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史记·乐书》曰:“舜歌《南风》而天下治。”

自周施“乐教”以后,琴就有了“闲邪复性乐道忘忧”的意义。春秋战国时期,“艺”成为士人行为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琴乐深入人心,不仅醉心于“克已复礼”的孔子要向师襄学《文王操》,自作《龟山操》《将归操》《幽兰操》,就连“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庄周也弹琴悼念亡妻。至于“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更是家喻户晓,诗文中每每出现以此为喻的短章。

出土于湖北枣阳郭家庙,距今2700多年前的琴,与“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同时代,比曾侯乙十弦琴早约300年,比“九霄环佩”早约1000年,是迄今为止最早的实物古琴。

有汉一代,古琴形制逐渐走向定性,由五弦定为七弦,当时文人纷纷参与创制古琴、创作琴曲,并写下不少琴赋、琴论,尤其蔡邕、蔡文姬父女,更是在琴坛留下光彩照人的一笔。史传,蔡邕用火中救出的桐材制成名琴“焦尾”,蔡文姬以其亲身经历谱写的《胡笳十八拍》亦成为千古绝唱。

从魏晋到隋唐,能琴善乐者甚多。魏晋名士嵇康尤其擅长弹琴,著有《琴赋》。他作有4首琴曲传世,即《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合称“嵇式四弄”。他临刑前弹奏的《广陵散》,更是千古绝唱、天下绝弦。

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繁荣,琴学全面勃兴,形成明确的琴派之分。如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琴坛主要盛行两大琴派,即沈家声和祝家声。

琴谱是琴曲的载体,唐代琴家曹柔根据汉字特征创造出古琴减字谱,经过历代改良,沿用至今。世界上留存最早的古琴曲《碣石调·幽兰》的文字谱也出自这一时期,原谱为唐人手写卷子,据谱序可知,此谱传自南朝梁琴家丘明。

宋代文化繁盛,是继唐而起的又一高峰。无论是宋太宗还是宋徽宗,都爱好并提倡古琴。朱长文所作《琴史》是现存最早的琴史专著,书中的很多论述至今独步。在当时京师派、浙派、江西派三足鼎立时,出现过一个自朱文济以下,琴师均为僧人的琴学流派。

从明代开始,刊刻琴书、琴谱之风大盛,现今所见百余种历代古琴书谱,以明清时期刊刻者居多。明代朱权的《神奇秘谱》和清代徐祺的《五知斋琴谱》在琴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早在汉代,西域乐舞艺术就开始传入中原地区。到了唐代,西域乐舞已成为中原乐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原乐舞也传入西域,对当地乐舞产生一定影响,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古琴模型就是例证。

这件古琴模型现收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该琴长23.5厘米,宽3.3厘米,厚1.1厘米。琴面较平坦,呈长方形,琴几的制作更为精致,宽5.8厘米,琴几下共有4根腿柱子。琴几注重装饰性,分成5块,花卉的叶瓣用绿松石镶嵌,使其显得比较华美。

琴趣

“高山峨峨,流水涓涓。长松之阴,有鹤翩跹。立苍苔,啄白石,而饮清泉。顾风日之和美,忽长鸣兮戛然。修翎矫雪,逸翩翔烟”,这是清人张梁在听琴后写下的,让人感觉妙趣横生,颇有兴味。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我一直认为在众多乐器中,古琴是最通灵性的。音律与万物相通,情深意远,含蓄不尽,令人回味无穷,给人以至高的美感。很多喜爱古琴的人不一定对琴有多么深入的研究和深刻的理解,往往是被其与众不同的音色所吸引。那种一下子就深入人心的声音,让人闭目凝思,味之不尽,或悠远、或沉静、或苍古、或玲珑,似深山隐者的吟啸,又像世外仙客的歌咏。古代文人称这种声音为“雅声”“德音”,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天籁之音。这种声音是绝对远离世俗的,寥寥数音即能一洗尘心,让人万虑皆失。

数千年来,琴器、琴艺、琴学、琴道的历史演进轨迹,更是妙趣横生,精彩纷呈。我国制琴历史悠久。琴有大琴、中琴、小琴之分。唐琴面底皆呈拱形,琴体浑圆饱满,宋琴面呈拱形且幅度趋扁,后人总结为“唐圆宋扁”。宋代以后,琴制逐渐由大趋小,整体造型趋于稳定,造型优美,于稳静中透飘逸,华美中显朴讷。

关于制琴法,从施材配料、底面厚薄、鬃漆工艺、琴体尺寸、槽腹内纳音、龙池、凤沼的开挖布局、比例配置,皆有规范要求。材质选择是关键,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琴虽用桐,然须多年,木性都尽,声始发越。”历代斫琴均重视选材,标准者乃面桐(梧桐)底梓(梓木),即所谓阴阳材。若面底均用桐木,则为“纯阳琴”。琴材通常还选用松、杉、杨等。无论用何材质,都以木质年久为佳,因木质干透,音质共鸣效果大佳,发音松透,其声清越。区分旧琴与新琴,可以听声,所谓“新材铮铮作响,古材枯枯而鸣”。

话说琴不经500年,其纹不断,所以断纹成为古琴年代久远的标志。有宋以来,人们孜孜以求对断纹的赏鉴。古琴断纹以龟纹断最为名贵,琴家有“千金难买龟背断”之说,其次为梅花纹,然后是蛇腹断和流水断等。

斫琴者一般会在琴的槽腹或纳音两侧题写制琴的人名、时间、地点。更多则是琴家或古琴鉴藏家自己或请人题写琴名、押(刻)印。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张唐琴。此琴的琴池上方刻有草书“大圣遗音”,池下方刻细边粗笔方印,篆“包含”,池之两侧分别刻隶书铭文“巨壑迎秋,寒江印月。万籁悠悠,孤桐飒裂”。“大圣遗音”源自《琴操》一书,书中曰:“琴,兼三才而备九德,真大圣之遗音也。”“大圣”何指?欧阳修在《送杨寘序》中说道:“其忧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由此可见,所谓“大圣”即儒家推崇的先秦先贤。

传说,宋朝秀州有个叫智和的住持,藏有一张唐代名琴,上镌李阳冰的篆书39字,这在沈括的《梦溪笔谈》和朱长文的《琴史》中都有记载。古琴题款可作为赏鉴古琴的基础,尤其是其内含的神机妙趣,可让人于静观中体味一段有生命的历史,玩味其内蕴的大千世界。

(《兵团日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邂逅古琴 倾听古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