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来演杂戏 随笔 郭竹爱
龙年的2月20日一大早,气温降到零下,巷道里几乎没人走动,可王午村村委会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原来是新华社记者来拍摄我们王午村的锣鼓杂戏《三战吕布虎牢关》。演杂戏的鼓师一大早从万荣赶了回来,演吕布的杂戏演员7点钟从临猗赶了回来,他们说:不怕这天气寒冷,只为咱村的非遗传承,多亏了2019年3月份孙吉村的杂戏在咱村台子上演出,激起了咱村人挖掘非遗的决心。
几年来,我们村的锣鼓杂戏每逢春节时便在周边村子里上演,如大王、天兴等。2023年,代表孙吉公社在临猗南城演出得了头名,反响强烈。此后受到临晋县衙、关帝庙景区、西元庙会邀请,惹得不少村民都想参与其中,于是我与老伴又编写了一本《古城会》。
那天,村党支部副书记王佩峰和杂戏策划者王老师负责这次录制拍摄,王老师感冒打针好几天,但他一听新华社要拍我村的锣鼓杂戏,好似打了鸡血,一大早便催着老伴拿了化妆品及演员卸装后的用品去了村委会,因老伴是编排策划的一员,要为演员化妆、穿戏装。每一次的演出,我也会高兴地为演员服务。
演职人员不顾天气寒冷,在舞台上反反复复练习唱念及动作,感觉差不多了,大家简单地吃了些东西,便开始化妆。只因庄稼人化起妆来和专职演员不能比,刚开始请人化妆,可人家要报酬。村里没这项开支,只得自己学着化、照着化,虽然化得慢,可也像那么回事。化妆时,新华社记者便开始了采访,问一些锣鼓杂戏的起源、器乐配合等。全剧十二个演员,四位主演、八个小孩,只有我们两人将就能为演员化妆,待化好妆后都12点钟了。
接下来为演员穿戏装、戴头盔,虽不像专业演员一样天天穿,但张飞、吕布、关公的戏装都是大靠,务必要弄周正,特别是关公、张飞、吕布的头盔一定要戴好,吕布、张飞的背旗都必须绑紧,不能有任何闪失,要不影响演出效果。在穿戴中间,记者采访了策划者王老师和部分演员。
两点来钟开始表演录制,效果不错。记者们表示满意,并说:“没想到你们村里人还能把这杂戏演到这个份上,特点亮点非常突出,特别是唱腔,是我们采访拍摄最为理想的一次。”天阴沉沉的,风夹着树叶肆意狂舞,刮在脸上生疼,要下雪了,果不其然,刚刚演完,录制完,雪便纷纷扬扬地下起来了。
记者们感慨地说:“今天天气特冷,虽然你们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可是你们为了传承家乡的非遗文化,这种不畏严寒的精神,让我们真的很是感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