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争做转型排头兵
去年以来,稷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有关开发区各项决策部署,按照“127”工作思路(“1”聚焦制造业振兴升级这个主攻方向,“2”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两篇文章,“7”狠抓经济运行、转型升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要素保障、优化环境、创新驱动重点工作),全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稷山经开区先后被授予国家首批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全省绿色低碳循环示范园区,被认定为省级化工园区。锚定工业转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遗余力促“转”。立足煤焦化冶传统优势产业,引导企业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之路,强势推进106万吨捣固焦升级改造、产能减量置换升级改造、1×80MW富余煤气高效利用分布式发电、5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2×10万吨蒽油深加工、135MW超超临界煤气综合利用分布式发电等总投资60余亿元的转型项目,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铭福钢铁、东方资源、永东化工蝉联全省“民企百强”;永东化工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煤焦油基导电炭黑入选首批“山西精品”;东方资源、永东化工分别被确定为全省特钢材料产业链“核心配套型”链核企业和碳基新材料产业链“潜在链主型”链核企业。全力以赴育“新”。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长,谋划启动总投资75亿元的3万吨等静压石墨、共享储能、独立储能、低阶煤分级分质利用等战新项目,全力推进产业格局由“焦钢独大”向“多业支撑”转变,切实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同时,持续加强创新能力,积极建设高水平创新体系,铭福钢铁“两化”融合项目获得国家贯标认定,东方资源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获批;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稷山工作站设立;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专精特新”企业2家、创新型和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
聚焦招商引资,夯实产业发展后劲。面对投资疲软等因素影响,稷山经开区迎难而上、主动出击,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全方位开展市场化、产业链、全员化招商,充分发挥园区“产业集聚、链条循环、要素集约”三大比较优势,精心“谋”、精准“招”,抓大不放小,全力促落地。立足“3+2”主攻产业,突出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四链齐抓,抢抓国家、省市重大战略机遇,全年谋划项目18个、总投资72亿元,全年签约项目14个、总投资42.15亿元,目前10个总投资56.4亿元的产业项目正在对接。
紧盯项目建设,激发发展内生动力。锚定项目建设不松劲,用好“四全工作法”,实行“5333”项目推进法,即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个方案、一抓到底“五个一工作机制”,强化班子领衔抓重点、部门联动抓建设、日常督导抓达效“三项工作举措”,突出问题导向、服务导向、结果导向“三个工作导向”,执行一周一跟进、一月一研判、一季一汇报“三项落实机制”。紧盯“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入企服务230余次,解决土地指标700余亩,为企业融资30余亿元,减税降费7822.76万元,疏堵点、解难点、补断点,形成了滚动接续、压茬推进、梯次跟进的强劲态势。2023年,该开发区在建项目达到26个,总投资97.5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76.97亿元,占总量的78.9%。2022年全省7次“三个一批”活动开展以来,该开发区签约项目16个,开工率100%;开工项目15个,投产率47.47%;投产项目28个,达效率100%。
夯实要素保障,全力优化营商环境。紧抓要素保障这一重要支撑,在基础设施配套和供给产出效率上不断发力,八大工程强势推进。累计投资4.7亿元实施了标准厂房建设、道路改造、污水处理等重点工程,建成了共1.4万平方米的4栋标准化厂房、日处理2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园区智慧平台、纬一路;积极推进2.7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中水回用、综合排水管道建设等重点工程,基础要素保障全面增强。化工园区全面提升。两年攻坚,累计投资近亿元,全力推进化工园区认定,稷山经开区通过全省9家(第二批)、全市唯一的化工园区认定,为化工项目入驻和精细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依托开发区双循环优势,抢抓国家、省级层面政策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积极探索传统型开发区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获评了生态环境部首批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为稷山经开区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三项改革持续深化。对标“三无”“三可”要求构建全生命、全周期、全过程“管家”服务体系,以“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为抓手,全面承诺、集成服务,加快项目落地步伐。先后对22个项目实行了承诺制办理,对16个项目181余项事项提供“全代办”服务,出让“标准地”7宗768.44亩,对3个项目实行集成办理,优化审批流程,提升审批效能。
下一步,稷山经开区将咬定主要目标不放松,聚力项目建设不松劲,全力打造精细化工、合金材料“双百亿”产业集群,争做新稷河闻工业转型发展区排头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