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新地标 ——平陆县文化中心
平陆县文化中心建筑群
黄河岸畔,平陆县文化中心建筑群造型简单大方,科技感满满……
2023年4月,平陆县文化中心建设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毗邻黄河,依托西低东高地势,分东西两区。东区用来布置各单体建筑,各建筑沿南向北串联展开,分别为全民健身中心、人民剧院、图书馆、美术馆和博物馆等;西区则用来布置景观绿化和广场,将城市广场打造与文化设施建设结合起来,打造未来平陆县新地标。
为何要建一个县级文化中心?建成后又能为百姓带来哪些改变?文化中心的建设是为满足平陆市民对文娱生活的需要,更是推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关键载体。打造县级文化中心,是服务群众的基础要求,让人民充分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也是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2.49亿元,总用地面积约5.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25万平方米,记者在今年1月末走访时得知,目前主体已完工,下一步将进行粉刷、装饰和道路绿化等工作,预计在2024年年底交付使用。
让群众有地儿去
得知平陆县要建新自习室,这可让大学生小杨高兴坏了。“每次寒暑假回家总是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学习,外头自习室又贵、环境又不好,这下可好了,新建的图书馆里有自习室,不仅能借阅图书,学累了还可以逛逛公园、健健身,太幸福了”。
以前,平陆县只有一个图书馆、一个美术馆、一个博物馆和多个文化站,没有大型健身场馆和剧院。“曾经的图书馆与美术馆是合用一栋楼,由一栋公共建筑改建而成的,不符合相关要求。”平陆县文旅局副局长杨志确表示,市民想提升文化生活却经常不知往哪里去。
市民景女士表示,自己的文娱活动似乎很固定:“我一般会和朋友一起唱歌或者看电影,真不知道还有哪些有趣的活动,如果咱们县城里也有大剧院的话,那我肯定要买票去看看的。”
如今的文化中心不仅增添了健身中心、科技馆、人民剧院等,还设计了一系列便民的配套设施,比如快速充电桩、无障碍车位等,不仅让群众周末休息时有了更多的选择,也满足了群众出行的需求。“项目区紧邻城市道路,距离县城只有十来分钟车程,而且集健身、学习、休闲观光功能为一体,市民朋友们去一个地方就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杨志确说。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设计上的点滴细节都表明该项目根植于群众需求,将群众需要放在首要位置。
让环境更舒适
登上观景台,城市广场、绿色景观、黄河风光融为一体,美景一览无余……
不仅让市民有地儿去,还要让市民拥有美的享受。在此次文化中心项目的建设中,绿色成为一大主题,文化中心与城市广场相互渗透,打造出一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城市空间。“绿化面积共计两万多平方米,届时市民会在此看到一片绿色的海洋。”项目经理孙伟雄说。
场地中部设计了步行路线,贯穿南北城市道路的同时也连接了文化中心主体建筑(下图),市民出行将更加方便快捷。“各建筑通过一层共享大厅串联,并向南延伸至景观塔,市民朋友们健完身、看完书之后还能赏赏景,是一家人休闲娱乐的好选择。”孙伟雄说。
让文物活起来
平陆县文化底蕴深厚,“伯乐相马”“按图索骥”“虞芮让畔”等历史典故以这里为背景,许由、巢父、百里奚等名人诞生于此,但是丰厚的历史文化却缺少了展示空间。
“说实话,以前的博物馆更像是一个仓库,勉强能存放部分文物,没有发挥出博物馆展示和教育的功能。而这次新建的博物馆向市民乃至外地游客开放,大家可以借此进一步了解平陆的历史,探寻先人足迹,增强文化自信。”平陆县文旅局局长陈文武说。
让平陆的文物活起来,就是让记忆中的历史活起来、让市民们享有更丰富的文化资源。“你看到的这些窑洞都是开工前就存在的,我们在施工时特意保留这些建筑,计划将它们融入整个景观之中。”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最大限度保留历史、尊重当地文化,也成为此次设计的一大特色。比如,城市广场和景观的设计灵感来自山西传统建筑中的“鲤鱼跃龙门”砖雕,建筑造型的圆角设计意在体现黄河冲刷的历史厚重感……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给市民更好的体验与享受是我们的初衷。”陈文武说。场馆全、生态美、底蕴深,平陆县县级文化中心的打造为市民们提供了休闲好去处的同时,更有助于县乡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茅津渡口旁,以码头、船只形象元素为特征的文化中心建筑群正安静矗立,历史与现代、自然与科技在这里不断交织,共同绘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市民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的美好图景。
摄影 记者 赵腾
见习记者 陈怡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