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介子”枣蛋馍
胡春良/文
夏县白沙河青铜雕塑长廊,梳理了夏县的历史和文脉,介子推作为夏县著名先贤之一赫然在列。介子推雕塑,包括介子推铜像和《忠孝节义》组雕。介公铜像巍然高古,在故土彰显忠义情怀;《忠孝节义》组雕,艺术地展示了介子精神的内核。
忠:割股奉君。春秋时晋国内乱,重耳出亡时,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为了让重耳活命,介子推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野菜同煮成汤给重耳吃。在重耳落难的19年中,介子推始终肝脑涂地,忠心耿耿,实属难能可贵。
孝:背母上山。介子推离开主公不受禄,他的母亲对他的举动非常赞同,遂随他隐居山中。介子推背着母亲隐入绵(上)山,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道。
节:功不言禄。介子推说,晋文公返国,实为天意,他认为忠君的行为发乎自然,不必要行赏,进而隐居绵(上)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禄的隐士。
义:抱树而死。介子推隐居绵(上)山后,晋文公求贤心切,听小人之言,下令三面烧山。火势三日才熄,介子推终究没有出来。介子推不惜以死为之谏言:“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介子的精神让古禹都夏县忠义且长情,纪念介子的风味美食枣蛋馍又为夏县增添了一丝人间烟火气,正所谓“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清明时节,夏县的枣蛋馍特有的清香充盈着人们的生活,承载特殊情感的同时,也是岁月慷慨的馈赠。
枣蛋馍,又称枣弹馍。枣蛋馍的历史十分久远,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据说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古时的重要节日之一,在清明节的前一两天,禁炊烟、明火,借以纪念晋国大夫介子推。清明节的起源,大约在周朝,距今已有2500年历史。由于清明节在寒食节后面,随着时间推移,后世将二者合一。约从宋朝开始,人们便将寒食节的习俗融入清明节当中,自此踏青、春游、荡秋千也成了清明节比较常见的活动。夏县裴介村是介子推的故里。这里至今仍保留着清明祭祖祭介子的传统,而枣蛋馍便是纪念先人时的一道重要供品。据传,晋文公亲自为介子封冢,命人将“五色(红、黄、绿、蓝、白)小彩旗”绕坟冢插满一圈,其形似火苗,告诫世人勿忘介子之死;遂又令礼部19人围绕坟冢而跪,双手捧枣蛋馍掷出,绕坟冢滚下,代表介子追随晋文公逃亡19载。
枣蛋馍里面包枣和鸡蛋,这与介子推有关,也是其得名的由来。裴介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鸡蛋象征介母,老态龙钟,一碰即碎,需人呵护;红枣则象征介子推,一片丹心孝母。枣蛋紧抱,象征母子俩相依为命,立志草木衣食、终其一生的决心。
枣蛋馍的制作工序比较复杂,因此现在的夏县人也唯有在清明时节普遍制作食用。枣蛋馍馅的主要配料有红枣(当地产的鸡心枣为主)、花生、麻花、芝麻、柿饼、煮饼,现代的制作工艺中也有部分会用柿饼代替红枣。将红枣或柿饼用刀切碎至玉米粒大小,花生油炸后冷置切碎,麻花掰碎,煮饼切成小丁,随后将几者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制作面皮,则需要和面、加入茴香鸡蛋等配料、发酵、揉打等步骤。二者都准备好后,用面皮包裹馅,便完成了枣蛋馍制作的第一步。
枣蛋馍制作的核心是烘烤。传统的制作手艺中,烘烤用的是石英砂子。砂子主要来源于河沙,先进行筛除粉末处理,后将准备好的砂子放置于铁锅中进行炒制。待砂子炒热后,将此前包好的枣蛋馍放进砂子中,埋好烘烤。一段时间后,外酥内软的枣蛋馍便做好了。
唐代诗人卢象曾写出“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的佳句纪念介子推,有着浓浓香味的枣蛋馍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也是一种民俗信仰的传承。如今,枣蛋馍已经成为夏县特产,作为人们走亲访友的伴手礼,被越来越多人所熟识和喜爱。
风味美食,人间烟火色,像庄稼一样厚植于夏县的沃土。枣蛋馍传承一份信俗和情感的同时,也传承着甜蜜幸福的记忆。土地生生不息,生活生生不息,希望生生不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