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4-4-28 17:48:26

浢津渡今昔


浢津待济亭 (资料图)

赵波/文

黄河东去,大浪淘尽多少峥嵘岁月,也消磨了多少胜地名区。早在先秦时期,黄河中下游最后一个大拐弯处就有浢津渡、茅津渡、大禹渡、蒲津渡、风陵渡等著名的黄河古渡,它们一直是运城盐池盐运“西出秦陇,东逾周宋”的主要通道和军事重地,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何为浢津渡】

浢津渡故址位于芮城县陌南镇南部的黄河北岸,是运城池盐盐运中原的主要渡口之一。历史上数次易名,先后被称为浢津、浢津渡、郖津渡、窦津、陌底渡、陌地渡、王村曲里渡、曲里渡、沙窝渡等。关于“浢津”的文献记录,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成书的《穆天子传》中,书中记载:“天子自窴軨乃次于浢水之阳,丁亥,入于南郑。”浢津主要是因中条山有浢水发源点,并在渡口侧注入黄河,故名。

《宋史·司马池传》载:“时议者以蒲坂、窦津、大阳路官运盐回远闻,乃开通道,自闻喜逾山而抵垣曲,咸以为便。池谓人曰:‘昔人何为舍迳而就迂,殆必有未便者’众不以为然。未几,山水瀑至,盐车人牛尽没入河,众乃服。”这是说司马池有远见卓识,认为古人运盐经过蒲坂、浢津、大阳,宁可路途曲折绕道也不走近路,预感新路有危险或有问题。不久,此话应验。

在《明史·地理志》中曾记载:“芮城,东南有陌底渡巡检司。”“陌底渡”即浢津渡之别称。光绪年间《山西通志·关梁考》载:“陌底渡,在县东南四十里,土人名王村曲里渡,即古浢津渡也。路通河南灵宝县。宋邑令邵伯温筑待济亭于河干,以安行旅。明洪武四乡设巡检司。九年,徙南七里,又置批验所,后裁。”巡检司制度始于五代,盛于两宋,元明清延续。其属于县级衙门底下的基层组织,主要任务是查走私,维护当地社会治安。浢津渡地处水陆交通要道,自春秋以来至唐宋,特别是明末清初,盐运业都十分发达。大批盐商马队从解州翻越中条山,南过黄河,进入中原。据芮城当地老百姓相传,当时至少有上万人在此贩盐,买卖棉花、粮食、药材等。“日停船三十只以上,日吞吐货物五千吨,日杂店十七家,旅店九家。”芮城县县志载,浢津渡曾经有过“三十里浢津街”之说,也有关于“汉唐重镇”的记载。

从中条山横岭下来,穿镇而过到渡口,一共也就15公里的路程,店铺、酒肆林立,旗幡飘摇,街市店铺高达上百家。到了清末民初,这里还有稽私警察300多人,查私盐、查烟土,维护社会治安,可见当时浢津渡之繁华。

【何为竹林谷】

早在春秋时,盐商就架起黄河浢津渡上第一座以舟楫竹索相衔的浮桥,运盐南下。如今,运盐的渡口早已繁华不再,蒲津渡深埋河底的四尊大铁牛,见证了盛唐时期的繁华历史;茅津渡架起了公路大桥,昔日的轮渡喧嚣声早已湮灭;风陵渡黄河大桥上,奔驰的火车汽笛声替代了马蹄驼铃声;浢津渡更是冷冷清清,连昔日的羊肠小路也淹没在萋萋荒草丛中,那堆积如山的盐袋、一队队驮盐的马帮早已不见了踪迹。

春秋时的盐商为了生计,渡河需走竹索桥,要从南方购买大量的竹子,费时费力又费神。这时就有人出主意,把南方的竹子幼苗移植到陌南镇的一条深沟里,待竹子长大后就能为搭建竹索桥所用。历史的演变、时代的变迁,经过3000年北方风雨的洗礼,适应了北方气候和土壤的南方竹子在北方也有了一席之地,长成1980亩、南北纵深5公里的“青竹”翠林,名“竹林谷”。数千只喜鹊长年栖息,凛凛清泉,千年古树,点缀其中,形成了一道美丽的竹林风景,而竹林谷的青竹也见证了当年盐商的艰辛历史。

【何为军事要塞】

《三国志·杜畿传》中记载:东汉建安中,曹操命杜畿为河东太守,卫固派数千军士截断渡黄河道路。曹操让夏侯惇出兵征剿,而杜畿为避免河东战乱,提出“吾单车直往,出其不意。遂诡道从郖津渡”。“郖津渡”就是浢津渡,“郖”字繁体部首从“邑”,说明当时浢津渡还有城池,作为险要的军事关隘,形成封锁黄河天险的特别加固的军事设施,防止对手长驱直入、进行偷袭。

《魏书·世祖纪下》中记载:正平二年(452年)二月,北魏统治集团内讧,魏太武帝拓跋焘被中常侍宗爱所杀。三月,宋文帝刘义隆见有机可乘,再次伐魏。北魏急忙遣兵抵御。“八月,冠军将军封礼率骑二千从浢津南渡赴弘农”。宋军伤亡惨重,而且军中乏食,遂引兵南还。

经过3000多年的风雨剥蚀,浢津渡早已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之中。但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如盐商、古渡、军事、商业文化等,这些都称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浢津渡今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