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一座因为情歌而闻名的城市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端端溜溜的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因这首由民间“溜溜”调改编而来的《康定情歌》,让跑马山和康定这座城市名扬四海。
我曾无数次到过康巴,之前都未曾在康定这座城市过夜。2016年11月公休,终于有时间来到康定,和热情的康巴同学把酒言欢。在似醉非醉中,欣赏“打箭炉”美丽的夜色。夜晚,跑马山、郭达山繁星点点。折多河、雅拉河在瑟瑟寒风伴奏下,像是在唱着溜溜的情歌,相汇在郭达山下。
第二天一早醒来,大街小巷,洒满雪白。当地人讲,这是2016年康定的第一场雪。我拿起相机,跑遍全城,留下诸多美景。回到家里,“溜溜的城”像一个幽灵在我脑海里徘徊。十天过后,我忍不住又一次来到康定,漫步大街小巷,寻找“溜溜调”。上跑马山,领略“溜溜的城”。
《康定情歌》又叫《跑马溜溜的山上》,是四川康定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歌,歌曲原型为四川康定雅拉乡的一支《溜溜调》。
1946年,读于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学校的福建泉州学生吴文季在康定随军任音乐文化教员的过程中,一个马夫哼唱的一首《溜溜调》旋律吸引了他,经他整理,改编或加工,将其定名为《跑马溜溜的山上》。此后他将此歌转交给他的老师伍正谦。伍正谦十分喜爱,并请作曲系的江定仙老师配乐伴奏以便演唱。江定仙配好伴奏后,将原名《跑马溜溜的山上》改名为《康定情歌》。后来,江定仙又将此歌推荐给了当时走红的歌唱家喻宜萱。
喻宜萱于1947年4月19日在南京国际俱乐部举办的个人演唱会上公开演唱了此歌,以后便将此歌作为自己的保留节目,从南京唱到了大西北,从国内唱到了国外,使《康定情歌》传遍了世界。
《康定情歌》节奏明快、旋律优美、雅俗共赏。上世纪70年代作为唯一中国歌曲入选美国太空局“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十首歌曲”,作为“宇宙之音”随着“旅行者二号”宇宙飞船在太空播放;90年代末又作为唯一中国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十首民歌之一。
康定位于我国青藏高原横断山系东部的大雪山中段,是甘孜藏族自治州首府,是历史最为悠久的川藏茶马古道的重镇。古城三山环抱,二水夹流,折多河贯穿城中,富有民族风格的各式建筑错落有致地散布于河两岸,被汉藏民族称为“达折多”,藏语意思为“两河交汇的地方”。从北向南,雅拉神山和雅拉英措圣湖流下的冰雪之水雅拉河与自南向北流来的折多河水在此汇合后,向东流入大渡河、流入长江。
康定古称打箭炉,蜀汉时诸葛亮南征孟获,曾派遣一名叫“郭达”的将军,到今天的康定城一带为军队造箭。据说郭达将军一人每天能造箭数千支,当地百姓感到惊奇,将其视为神灵供奉,把康定城东北一座大山也取名郭达山,并将郭达造箭之地叫做“打箭炉”。
宋神宗时,北方战乱,马源阻断,朝廷在西南开辟了马源。四川的雅州、黎州成了“茶马互市”的重要市场,并规定雅安茶专门用于易藏地“京马”。那时从达折多输出的藏地各种战马上千万匹。元、明朝以前,这片叫达折多的地方,虽已有人烟,却只是散居一些牧人家,还未形成城镇。来往的商帮,停留在这里以物易物。交换商品时,择地而搭起自己的帐篷,支起三石锅庄,生火熬茶。来年到时,在原地又立账就去年锅庄烧茶而居,这种带有原始自然经济形成的临时的交易市场一年比一年繁盛。
到了明朝,北方战乱又起,朝廷急需战马,恢复了以茶易马制。在天全、汉源设茶马司,负责与藏区交换马匹,从这里输出的马匹又是上万。这时期的康定,已经成为通往西藏的要道,也是僧俗官员等进京朝贡和贸易的“官道”、正道。到了清代,朝廷平定昌泽吉烈发起的刺杀土司、勒索过往商人的变乱后,康熙四十年(1701年),设明正土司,四川提督进驻达折多。第二年有增设征收茶税、管理藏汉商贸的监督局,清政府将茶叶贸易中心西移到康定。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泸定桥建成通车,便捷了川藏交通。从此以后,藏区的皮毛、珠宝、马、鹿茸、虫草等名贵药草和土特产品于这里汇聚,源源不断流入内地。内地的茶叶、布匹、生活日用品等也源源不断集聚这里,流入藏区。“达折多”成了藏汉和其他一些民族的商贾高潮云集的地方,成了中原与藏民族地区文化、经济等交汇之处。这里,除了藏传佛教的五大教派都在这里建有寺庙外,还有道教、基督教、天主教、清真寺等。各教派之间相互尊重,和谐共处。在这两河交汇处,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商贸现象和多民族多宗教和谐交融的文化。
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清政府在康定设置“打箭炉厅”,设置流官,派遣驻军,并在南、北、东修建城门,修筑城墙。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正式设立“康定府”,康定地名就此而来。康定名副其实成了康巴藏区的商业、政治和军事中心。仅清朝末年,在康定的商帮就有21个,商贩3000多人。西藏官员和西藏三大寺在康定都设立了专门商贸机构。清末民初,康定的民间金融也发展起来。民国时出现了几家经营银两、银圆等零整兑换业务和商户期票兑换的钱庄。康定成为康区和西藏进出口要埠,藏汉商往来日益频繁。1928年国民政府发布的《全国商会条例》中确定,上海、武汉、康定为全国的三大商埠。1936年7月,民国政府西康省建省委员会从南京迁康定,1939年元旦,西康省正式成立,康定成为西康省的省会。
在藏传佛教中,称“打箭炉”为“达折多”,是“二水交汇的宝地”。他们认为环峙康定周边的三座山,其实是藏传佛教“密宗事部三怙主”。即,西面的子耳坡是“文殊菩萨”(降米扬)道场;东南面的跑马山是“观音菩萨”(萨内惹)道场;东北边的郭达山是“夏诺多吉”(护法金刚菩萨)道场。康定是有佛和菩萨庇护之地,是人间的福地。城东南的跑马山,藏名叫“拉姆则”,意为仙子山。山顶有高山湖泊五色海,所以又名叫五色海子山。
跑马山腰台地,藏名“登托”,意为垫子。北宋时曾在这台地山坪修建了拉姆寺(仙女寺),香火兴旺,盛极一时,后焚于战火。清代,明正土司于农历五月十三日在“登托”山坪祭拜山神,举行赛马会。远近农牧民中骑术佼佼者,都前来参赛。土司头人、富商都搭设白色帐篷,观赏玩乐。比赛时,“运动员”都穿着新衣,跨骑骏马。土司号令一响,“运动健将”争先恐后,向上山坪驰去。先到顶者获首名,依次是二至五名。前五名,土司按等级赏给不同份量的哈达、茶叶、花红。倒数几位的,群众洒糌粑面,示驱晦气。从清代至民国,赛马会年年在“登托”山坪举行。久而久之,康定人把这地方称为跑马山。而今,一年一度的康定传统节日——“四月八转山会”已成为驰名中外的“国际品牌”。
这一天,康定城区的各佛寺都要组织仪仗队自康定东门出、上跑马山,下经公主桥、转金刚寺、南无寺,沿阿里布谷山腰至子耳坡返回。转山后,藏民聚集在跑马山上,藏汉各族同胞欢聚在洁白的喇嘛塔下,唱情歌、跳锅庄、演藏戏、赛马、比武,以此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入夜,燃起篝火,席地饮酒,载歌载舞,通宵达旦。国内外许多游客也慕名而来,使整个跑马山上人头攒动,人们不分民族,不分国籍,不分大小的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尽情享受美境,享受欢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