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4-6-1 11:18:38

当老手艺遇上蔺霄麟


出窑瞬间


直播讲解

编者按:

一个“90后”年轻团队从老艺人手中接过国家级非遗绛州澄泥砚制作技艺接力棒,为非遗注入青春活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了绛州澄泥砚的铁粉、顾客……

绛州澄泥砚正在以千年沉淀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制作、传承、推广、使用,于是有了磅礴的生命力。

一张操作台,一颗核桃,一把半厘米宽的雕刻刀。

山西绛州澄泥砚文化产业园内,“90后”绛州澄泥砚新生代传承人蔺霄麟正在埋头创作。只见他仔细端详核桃之后,紧握刻刀,巧手如飞,锋利的刀尖游丝般在泥坯上跃动……

“运筹帷幄见神功。”蔺霄麟是国家级非遗制作技艺绛州澄泥砚代表性传承人蔺涛的儿子。2019年,蔺霄麟从韩国国民大学陶瓷与玻璃专业毕业回国,开始子承父业,带领一群和他一样年轻的“90后”,把满脑子的新思想、新理念投入到澄泥砚的创作与推广中。

从设计开始,蔺霄麟和伙伴们迅速掌握了澄泥砚制作的基本功。“就想给国家级非遗绛州澄泥砚制作技艺来点新花样。”蔺霄麟说。

高端产品下“神坛”

很长时间内,绛州澄泥砚因其精美的外观、高难度的制作工艺成为文人墨客的高端配置,与普通百姓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让澄泥砚走下‘神坛’、融入民间,吸引更多普通老百姓关注并使用。这应该是我们非遗文化走向繁荣的重要支撑……”在这种理念的驱使下,蔺霄麟开始尝试设计开发实用性强的、能真正走入普通百姓生活的澄泥砚产品。

从形状上,与爷爷、父亲习惯设计不规则形状不同,蔺霄麟更喜欢对称的、年轻化的造型;在主题上,父辈倾向于传统文化、家国情怀的主题,他则将主题进一步拓展,把表达追梦、爱情的主题列入大批量设计。比如专为新婚夫妇量身定制的对砚——“如云若水”,男方砚台名为“如云”,浑厚阳刚;女方砚台名为“若水”,线条柔美。还有核桃砚,合起是一个囫囵的核桃,打开是一对精美玲珑的砚台,摆到家里可研墨,装到口袋可把玩……

类似这种对砚,大大拓展了受众群体。

传统工艺要坚持

“每次开窑就像开盲盒,充满期待与刺激。”在烧制环节,蔺霄麟团队坚持秉承传统烧窑方式——柴火窑。

在他们看来,澄泥砚产品的成色与烧制时窑洞的氛围密不可分,不同于电窑和气窑的稳定却千篇一律,人工烧柴的不确定性,使得“你永远不知开窑的一瞬间,呈现出来的是什么。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才造就了同一窑里每个产品的独一无二。这也是非遗技艺的魅力所在”。

所以,蔺霄麟团队用大量的精力,认真钻研窑变参数。通过反复实践、精心观察及认真总结,他们如今已成功开发出与传统澄泥砚鳝鱼黄、蟹壳青完全不同的纯黑、白色、蓝色、豆沙绿等颜色产品,甚至还多次出现一砚多色的情况。

这让这个年轻团队非常振奋。

此外,蔺霄麟彻底打破了澄泥砚只能制作砚台的限制,尝试用传统澄泥砚的技艺制作生活器具。在他的办公桌上,摆满了颜色不同、造型各异的杯垫、笔搁、茶具、摆件、印章等,这些产品还由于其三五百元一件的亲民价格,深受欢迎。

不仅如此,这个“90后”团队还尝试让客户自己设计造型,交由他们制作,相当于私人定制。太原一女子自己设计了一款莲花图案的砚台,交给他们制作,在拿到成品时,激动之下,又定制了100个。

非遗“傍上”互联网

“这方瓦当砚器型规整,属于经典款,整体古朴雅致……”把砚台紧贴镜头,主播小卫调整着角度,以便直播间的粉丝看清细节。

在绛州澄泥砚的抖音直播间里,主播小卫细致讲解着澄泥砚的知识,并热心回答粉丝的提问,将他们感兴趣的商品一一展示。

“设备升级后,通过调整焦距和切换镜头,互动更直观,拍摄更细腻。工艺的精细度肉眼可见。”小卫说。

目前,这个“90后”团队中,9人专门从事网络直播,从早上8时播到晚上10时,一天10场。

“相比于那些卖衣服、化妆品的直播间,我们直播间人数不算多,平均每场百十人,但我们的客户足够优质。但凡能进我们直播间且长时间停留的,都是对非遗、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大多数人最终是要下单的。”蔺霄麟介绍。

尤其让人欣慰的是,直播间里,年轻粉丝与日俱增并陆续下单。

为继续扩大绛州澄泥砚制作技艺的影响,这个“90后”团队还通过网络直播介绍澄泥砚的历史文化与制作技艺。“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带动更多年轻人了解传统非遗。这么好的东西就应该保留下来,代代相传。”

绛州澄泥砚,正搭乘互联网快车,与时尚结合,走进年轻人的生活圈。而年轻一代对于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正形成一种文化自觉。他们作为传统非遗的青年传承者、推广者、爱好者,正推动着非遗从“小众”逐渐出圈。

记者 李婉玉摄影李婉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当老手艺遇上蔺霄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