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喜花馍”历史文化探源
闻喜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地处中华文明源头的腹心地带,是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闻喜在上古时期属古冀州,春秋时属晋,为古曲沃。秦设郡县后,属河东郡。域内有左邑、桐乡二县。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刘彻巡幸缑氏(今河南偃师)途经桐乡,闻平南越大捷,遂赐桐乡为“闻喜”。至东汉,省去左邑,并称闻喜,至今已2100余年了。在这片神奇的人文沃土上,历史上有董父豢龙、汤王立国、晋国古都、裴氏望族、郭璞堪舆、赵鼎抗金、深秀维新、红色陈家庄等重要文化名片,名传华夏,辉耀青史。而文化艺术、民俗风情也可谓繁博多姿、五彩斑斓,流传着诸如花馍、鼓车、花鼓、剪纸、布贴、刺绣、草编、根雕、插制等民间艺术,其中闻喜花馍流行最盛。
闻喜县位于运城盆地北端,其地形为三面环山,中部平川,属典型的华北平原丘陵地形。一年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是全国强筋小麦生产基地和山西省小麦面积和产量大县,所产小麦籽粒饱满,粉质纯白而筋道,而北垣小麦更是品质优良,再加上传统的面食蒸制工艺,所蒸之馍(馒头)松软可口,麦香沁肺,回味无穷。
何谓馍?其实馍就是馒头,传说是为了纪念黄帝娶的名叫嫫母的女子。相传嫫母发明了石磨(因嫫母发明而称磨),人们磨麦粒成面,蒸熟而食,将所蒸面食沿袭“嫫”音而称之为“馍”,直至今日在山西境内,馒头几乎都叫“馍”。在河东地区,大多地方方言中把母亲叫“嬷”,亦来源于此。闻喜馍还被用来切成薄片,烤黄晒干,民间食之以消食化滞。这种食疗法,古已有之。《本草纲目》谷部记有“时珍曰:小麦面修治食品甚多,惟蒸饼其来最古,是酵糟发成单面所造,丸药所须,且能治疾,而《本草》不载,亦一缺也。惟腊月及寒食日蒸之,至皮裂,去皮悬之风干。临时以水浸胀,擂烂滤过,和脾胃及三焦药,甚易消化。”数千年来,当地人每日三餐以馍为主食,成为亘古不变的生活习惯。馍在闻喜人的生活中除了可以果腹以外,还有着另一重举足轻重的意义,那就是礼俗传承。
何谓花馍?花馍,又叫面塑、面花、礼馍、花糕等,是以白面为主,再以少量的豆粉、红枣为辅,通过蒸制和晾晒以后用蔬菜颜料调色,形成的一道独具民俗特色的面食。花馍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和当地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它承载了人们的信仰,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依赖。不同时期的花馍,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的社会意识形态。在闻喜,花馍不仅是主食,而且参与了人们供奉、祭祀、交往等每一项人生重要事项,可以说,花馍伴随并见证着闻喜人的一生。
舜禹时期,出生于闻喜的后稷在此教民稼穑,中国农耕文明的第一粒种子落地发芽,闻喜面食相伴而生,传承至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们为了祈祷神灵和祭祀祖先,感谢大自然的恩赐,把面食做成各种禽兽花鸟。花馍制品是民间祭祀活动中,使用广泛且不可或缺的一种祭祀供品。
闻喜面食艺术源于奴隶社会后期、封建社会初期,是一种用陶质、土质、木质、面质等原料捏制造形,替代活物(包括人、马、牛、羊、猪等)祭祀神灵的一种实物和形式,主要用于民间祭祀活动。在此背景下,制作简单的面俑便应运而生了,并在民间使用越来越多。而这种面俑,通常被认为就是今天花馍的前身。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消灭六国建立起大一统的秦朝后,农业种植范围和技术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尤其是到了西汉的武帝时期,小麦逐渐成为中国北方最大范围种植的粮食作物。得益于此,晋南地区的面食在发展中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工艺,如面花制作。伴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北方面食的种类和品种也更加丰富,越来越多的面食、面花记载出现在了史料中。其中,就包括了晋南(闻喜)花馍。
隋唐时期,礼尚往来蔚然成风,同时文化艺术空前发展,为闻喜花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和浓厚的社会氛围,花馍广泛应用于婚丧嫁娶、立柱上梁、祝寿贺喜、走亲访友等各种民俗活动,闻喜至今流传着“有事必有馍,有馍必成事”的说法。
两宋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昌盛期,无论经济水平还是文化水平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作为既能体现经济水平,又能体现文化水平的实物,花馍自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以粉面蒸糕遗送,上插剪彩小旗,掺饤果实,如石榴子、栗子黄、银杏、松子肉之类,又以粉作狮子蛮王之状置于糕上,谓之狮蛮。”由此不难看出,两宋时期的花馍就已经不再单单局限于祭祀,俨然成为一种民间的文化,晋南花馍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底蕴都呈现出了长期发展的态势。
花馍盛行于明清,已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完整的创作体系。除了可以食用外,还是百姓寄托心愿的一种方式,并且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千姿百态的闻喜花馍,始终和当地的民俗文化紧紧联系在一起,广泛用于岁时节令、人生礼仪、信仰崇拜、建房乔迁等民俗活动中,并得到了创新和发展,成为形式多样、工艺精湛的民间艺术奇葩。
在历史发展的悠悠岁月里,勤劳、智慧的闻喜人民把对厚土的敬重、对大自然的恩赐、对生活的感悟、对先人的追思、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通过灵巧的双手,赐予花馍以深刻的文化内涵,寄予花馍以丰富的美好寓意,使之成为精美的面塑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闻喜花馍的祭祀功能逐渐淡化,艺术性、观赏性进一步凸现,有些花馍还加进了传说故事、神话以及戏曲人物等,增加了知识性和趣味性。如表现稷王出生的《龙生虎养雕打伞》、听到喜讯的《汉武赐名——闻喜》、考中秀才的《鲤鱼跳龙门》、戏曲故事《苏三起解》《卖水》《舍饭》等。
在闻喜,民间过红白事、两姓成婚,礼尚往来,历来注重门第、门风,门当户对。俗语有“红白喜事显人丁,看看谁家更威风”之说。所以,红白事过程中,不仅是人们经济实力的展示,同时也是门风、家教、“女红”“女功”的大展示。结婚不但要有精工细做、千针万线绣成的嫁妆和衣被“铺盖房”,花馍更是争面子的主要物品。白事中的祭奠馒首、盘顶更能为事主赢得光彩。闻喜花馍有花糕、花馍、吉祥物、祭祀品、装饰品五大系列,有二百多个品种,代表品种有“龙凤糕”“三羊开泰”“麒麟送子”“火獬馍”(獬是传说中能驱邪保安的神兽)等。其中,最小的花馍直径只有几厘米,最大的直径为60多厘米,重达10公斤之多。
“闻喜民俗有特色,过事必先蒸花馍。”在当地可以说是“家家会捏制花馍,村村有面花高手”。花馍艺术之所以被称为是“母亲的艺术”,是因为花馍艺人多少年、多少代,口传心授,因人而存,形成的一整套传统的、纯手工的花馍制作工艺,它既无摹本流传,也无底样可依,可以充分发挥老一代艺人(母亲)的想象。闻喜民间祭祀活动常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进行,这期间户户蒸花馍,家家制面塑,可以说是花馍制品的大展览。在一些集体性的民俗活动中,如小孩满月、订婚结婚、老人过寿、上梁迁居、丧葬礼仪活动中,广大农村妇女踊跃参与观赏和品评,十分热闹。她们的手艺就是在这种场合之中取长补短,得到提高。于是,花馍艺术在民俗礼仪活动中不断得到创新与发展,因而闻喜花馍也被誉为心尖上的情结、指尖上的文化、舌尖上的美食。
由于闻喜花馍制作精美,工艺精湛,既能食用,又可观赏,还有广泛的民俗性,在2006年就被列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又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近年来,闻喜县委、县政府把闻喜花馍作为“文化强县”战略的一个重点来抓,使这项古老的文化艺术在保护中不断创新、不断传承和不断发展,得到了各级专家和全社会的认可。尤其是闻喜县文化馆一班人在闻喜县文化和旅游局领导下,在调查、挖掘、搜集、整理闻喜县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深入全县走访了花馍老艺人达500余人,及时保存整理了花馍传承人的非遗资料,为闻喜花馍的保护、传承、发展、创新做了大量工作,让这一项民间工艺走出了山西,走向了全国甚至全世界。
何沁学/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