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盐工”重回运城的盐湖圆梦之旅
1960年郑老爷子(前排右一)与工友合影
2024年郑老爷子(右四)与工友合影
再访盐湖
“沿着总书记走过的路走一走,再看看那些年待过的地方……”新闻里总书记身边熟悉的盐湖,勾起了曾在原运城盐化工作、现居内蒙古乌海市的郑允科老先生“一定要回去看看”的强烈念头。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运城,参观了运城博物馆,实地察看了盐湖风貌。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让运城人民非常激动、倍感鼓舞,一年来,盐湖周边的“追寻领袖足迹”行动络绎不绝。
今年夏天,盐湖文旅更是火爆出圈,迎来了天南海北的游客,运城荣登“五一”假期全国小众旅游目的地第二位。
手机里经常刷到的盐湖短视频,让郑老爷子下定了决心,要把念想转化成行动。于是,在女儿的陪同下,他坐上电动轮椅,踏上了这趟相距一千多公里、相隔数十年岁月的圆梦之旅。
□解华楠
“大”与“小”——
小城有大爱
郑老爷子祖籍河南,1956年来到运城投奔伯父,在盐池边当起了一名铲硝工人,自此便与盐湖结下了不解之缘。
运城盐湖是世界第三大硫酸钠型内陆湖泊,矿产资源丰富,有着4600年的食盐开采史和70年的无机盐开发史。1958年运城盐化局成立,拉开了多元化利用盐池资源的序幕,这里一度成为全国最大的硫化碱和无机盐生产基地,为新中国的经济繁荣作出了巨大的、独特的贡献。
郑老爷子就是盐化建厂时的第一批工人,开始时铲硝、担硝,后来又学习了机械维修技术,操控起了车床,直到1981年离开运城定居内蒙古。16岁到41岁,他将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盐湖工业事业,留下了青春和汗水,也收获了友谊和成长。
如今他已83岁高龄,他的小女儿阿金陪着他从内蒙古乌海家中出发,凭借着一台电动轮椅,边走边看,歇歇停停,走过了榆林、西安、成都,一路辗转来到运城,来到曾经奋斗过的地方。
故地易找,故人却难寻。
郑老爷子此行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20世纪60年代一起工作过的工友。他特意让女儿将宾馆定在池神庙旁边,坐着轮椅在池神庙、西姚村转了一圈又一圈,想碰碰运气。但如此找寻无异于大海捞针,记忆中的年轻同志都已老去,即便打了照面,也不一定能认得出来。
然而,无巧不成书,曾经的“盐运之城”如今也被称为“好运之城”,机缘巧合之下,郑老爷子与“好运”相逢了。盐湖区政府办工作人员在调研途中,无意间被轮椅出行的父女俩吸引,攀谈中得知了老爷子的经历。感动于郑大姐的孝顺与耐心,也为了满足这位曾经盐湖奋斗者的心愿,工作人员立即想方设法帮助老爷子找地方、找人。
离开运城以后,在盐化工厂里辛勤劳作的日子、工友们质朴纯真的情谊,都是郑老爷子挥之不去的回忆。谈及当年事、当年人,郑老爷子很动情:“工作是辛苦,但也真开心,人和人交往完全是一颗真心。”十几年的盐湖工作经历,河东人民的质朴、厚道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城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却还是这么热情、仁义!”
小小的盐湖区,人口不足百万的小城,却有一个大大的盐湖。神秘的七彩盐湖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变迁,记录着这方土地的热情好客,吸引了世界人民的关注目光。
湖有边,爱无界,“好运之城”不负深情之人。
“远”与“近”——
距离再远,难抵心的亲近
曾经的故土,如今熟悉又陌生。尤其近几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感召下,盐湖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2020年,省委、省政府作出“退盐还湖”重大决策,运城市全面停止盐湖范围内的工业生产活动,加大盐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市委、市政府排除万难、重拳出击,千年盐湖华丽转身,由工业主产区加速向生态保护、风貌重塑、产业转型、全域旅游等绿色发展方向蝶变。
如今烟波浩渺的水面之上,成群结队的鸟类游弋嬉戏,盐化三厂旧址成为河东池盐文化博览园的一部分,盐化四厂的水硝料场被改造成盐化工业遗址博览园,过去工业生产时期的运输道路,也已经从泥泞的土路改造成了干净整洁的绿道。
阔别运城40多年,郑老爷子依然能讲出几句本地方言。面对如今山水相映、城水相合、人水相亲、文旅相融的新盐湖,郑老爷子一边遗憾找不到过去的工厂车间,一边也由衷赞叹,没想到过去工作的地方现在变得这么漂亮。
在区政府办工作人员的帮忙协调下,一行人来到了山焦盐化公司的办公新址,找到了公司办公室胡睿主任、组织人事部陈世红部长及工作人员左红臻。他们听说了郑老爷子的诉求后,很是感动,非常热情地帮忙翻阅资料、询问退休老同志,最终通过人事档案、社保系统,成功联系到了当年和郑老爷子一起工作过的6位老同志。
当天晚上,几位老同事欣然赴约,见了面,大家都激动不已、欣喜万分,特别是当郑老爷子颤颤巍巍掏出了珍藏已久的60年前的老照片,众人的思绪一下子就被拉回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老人们共同回忆起在盐化的青春故事,笑着笑着就哭了,还一起唱起了工作时的老歌《我爱盐湖好风光》:“东风吹,百花放,我爱盐湖好风光。湖水翻银浪,中条山当屏障。池畔红花开,风吹金麦浪。你看那电动抽水哗啦啦地尽情歌唱,你看那铁牛轰隆隆地轰隆隆地遍地跑。”
依依惜别之时,一位老同事有感而发:“天高云淡情不淡,风吹云散情不散,工友情谊深似海,千里奔波会友人,难忘今天!”
满足了老父亲的寻友念想,郑大姐轻松了许多。之后的两天,区政府办工作人员还陪同父女俩游览了盐湖22号堤埝、运城博物馆,品尝了北相羊肉胡卜、油酥饼等特色美食,直到将他们送上了前往下一站的火车。郑大姐由衷地说:“运城,真是一座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盐湖,这座因盐运而兴的城市,以她的宽广仁厚接纳了八方来客,盐使、盐商、盐运、盐工……无论你来自何方,她记得你洒过的汗水、付出的艰辛,曾经“百货纷纭”的“凤凰盛景”有你的一份功劳。走得再远,这里也是你的家,像一位母亲,永远站在你身后,温柔且坚定。
“刚”与“柔”——
潜移默化的精神图腾
在解州关帝祖庙,郑大姐替父亲虔诚地祈福。郑老爷子用目光摩挲着这座恢宏庙宇的一砖一瓦,60多年前,这里便是他们一帮工友们的常来之地,忠义仁勇的关老爷在当年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眼里,是神像,更是偶像。为什么对这方土地爱得深沉,关公故里大义参天,怎能不爱?
回想过往,无论在运城盐湖还是在内蒙古,关老爷的“忠义”始终在他的心底,念兹在兹,无日或忘。他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对待他人和谐友爱,家国情怀是“忠”,当好螺丝钉亦是“忠”;两肋插刀是“义”,和善有爱也是“义”。平凡人的这份侠骨柔肠,不就是关公文化最生动的注脚吗?
此次高龄长途跋涉,朋友不理解,他却毅然决然,能再拜拜关老爷,再见见老工友,这点辛劳算什么!好在言传身教的影响最有力,他的女儿欣然陪他赴这场盐湖之旅。
为了这次出行,郑大姐也做了充足准备,提前做好详细规划,老人的衣食住行一应周全。由于电动轮椅体积较大,出租车放不下,他们出行只能选择公交车。上下台阶,都得靠郑大姐拿膝盖顶着轮椅推,虽然一路上时有好心人搭手相助,但她仍经常累得满头大汗。
路上种种辛苦,郑大姐甘之如饴,面对父亲的不断老去,她得与时间赛跑,带父亲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去找找年轻时候的回忆。郑大姐在盐湖出生,童年时期随父母去了内蒙古,但她骨子里的要强和温情,与刚柔并济的盐湖精神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最是文化润民心。盐湖作为德孝之乡,“德圣”“孝祖”虞舜出生于此、成长于此、建功于此、安息于此,“孝顺”一词就是由“效(仿)舜(帝)”演变来的。千年来,舜帝德孝文化浸润着河东大地,成为老百姓内心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认同。
在舜帝公园,郑老爷子熟练地操纵着电动轮椅,时而加速前进,时而倒车转弯,还不时掏出一部小相机进行拍照记录,郑大姐在旁边不急不躁地陪伴着。不远处,舜帝手抚五弦琴的石象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父女俩相处的动人画面,便是德孝文化最好的诠释。
何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需薪火相传,更要推陈出新。近年来,盐湖区连续举办了十四届德孝文化节,深入挖掘德孝文化、关公文化,让大忠大义、大德大孝成为盐湖新风尚。
在这趟圆梦之旅中,郑老爷子父女俩是“忠义”的实践者和“德孝”的传承者,区政府办和盐化的工作人员又何尝不是“忠义”的守护者和“德孝”的传播者?以文化人,最是润物无声;薪火相传,必将生生不息!
新的征途,大道如砥。今天的盐湖,正走在践行领袖嘱托的坚实道路上,高质量发展步伐坚定有力,德孝文化、关公文化、盐文化争相辉映,好运之城,未来可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