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故里“思乡苑” 坞堆村
院落
安新明
过了端午节,笔者相约几个朋友驱车前往稷山县太阳乡坞堆村,参观该村人薛武刚先生建成的“思乡苑”。
(一)
坞堆村是稷山县的一个大村,生产队时期就有27个生产队、8千多口人,由于村子大,党组织在这里设立的是党委,该村在太阳乡乃至全县也是重点村。
坞堆村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名人多。清同治年间的名人王文在,35岁殿试一甲第三名(探花),钦点翰林院编修,因此,坞堆村村门楼子上刻有“探花故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里的大商人王璋,富甲一方,曾有言“稷山到兰州,一路不住别人的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里当过县、地级干部的有多人,还有县化肥厂、铁厂的老总也是坞堆人,人常言“上了坞堆坡,秀才比驴多”,虽是戏言,但也说明了坞堆人才辈出。
二是银匠多。村里的仿古工艺如雨后春笋,星罗棋布,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及海外,从事仿古工艺家户达到100余户,最多时人数达600余人,仿古工艺一项产业占该村人均年收入的四分之一。
第三,历来善经商。传说,早年坞堆村翟姓人经商的多,渐渐在水早码头形成庞大的商群,后改名为翟店镇,现在翟店镇所在地就有好几万人。
我们抵达当天,天朗气清,30分钟车程我们就到了坞堆村,询问村民“思乡苑”具体位置,对方答“一条南北街,朝南走到底,就见了”。这条街可不短,足有1.5公里,朝南一望,依稀可见稷王山下的峨嵋岭。
(二)
一进“思乡苑”大院,薛武刚赶忙握手寒暄,大汗淋漓的他似乎正忙着干活。接着,他领我们从大门、门楼开始,挨着转了一圈。大门上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天睁慧眼望我薛门成凤有龙;下联是:地蕴灵气助我家人祖代平安;横批:祥云笼吉地。薛武刚介绍,这副联曾用于家里老门楼,也是薛家兴旺的写照,感觉很好,又搬来用之。大门口两壁上有对称的两段话,主题意思分别是“感恩”和“容人”。大门厅10多平方米,左右两侧墙壁上是马克思及保尔·柯察金的画像和各自的名言,尤其是马克思和保尔·柯察金的画像,很是逼真。薛武刚说,绘制画像的画家是他特意从外地请来的。门厅是圈窑式穹顶,扁圆弧形,上面画的是“八仙过海”,给人一种“头上万里长空任驰骋”的开阔之感。
紧接着,我们依次参观了一楼和二楼的展示厅,了解了薛武刚的人生经历。他是个细心人,记笔记是他的特长,生活中和工作中遇到的大事小情件件在录,用过的笔记本写得满满当当,装了满满一大箱子。
薛武刚1957年出生,高中毕业后当了14年兵,后来在稷山县物资公司当过经理,担任过好几届稷山县政协委员,曾被评为“全县道德模范十佳”。后来,他还办过猪场、毛驴养殖场。他的3个子女都考上了大学,已成家立业,小女儿现在在一所大学教书。虽然历经坎坷,但现在全家过上了幸福生活,他心满意足,感恩共产党给他带来的一切。
(三)
当我们转到“思乡塔”时,才懂得了薛武刚为什么建这座20多米高的砖塔,一副对联诠释了此塔的意义:“登高入云越万仞,留足此地思千秋。”大意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还有思想、思乡的飞跃或超越的意境。这使笔者想起了老稷山县城那座几百年的古塔,远在他乡的游子奔波返家时,只要远远瞅见了古塔,心情就格外激动、喜形于色,就知道自己回到老家稷山了。一座古塔能勾起稷山人的思乡情,塔影就如久别的父老乡亲,古塔就像回家的路标。薛武刚建的“思乡塔”,也是让后辈人记住“坞堆村,我的故乡”。其立意深远,真是好一座思乡塔!
最后,我们转到一块墙体石刻旁,一看,这是一首怀念母亲的歌,名叫《妈妈可怜》,是老薛编词、别人谱曲的,很合他意。他满怀深情噙着泪花,用那粗犷的男中音,认真地给我们唱着,我们默默听看,忍不住也泪盈眼眶。谁没有母亲,谁不念母亲,谁不晓母亲为了儿子把能吃的先留给儿子……
参观完毕,竟然也用了近一个小时,薛武刚满头大汗,脖子上搭一条擦汗的毛巾。老薛边领我们参观,边为我们讲解,让我们理解了其中的故事和哲理。
(四)
“思乡苑”院子亩数大,整体房屋建筑别致玲珑,层次有序,全用红砖砌成,远看有欧洲建筑风格,近看似新式窑屋,最厚的窑隔墙有几米厚,进入窑洞房,凉意阵阵,浑身热汗顿消。整院屋顶山墙均似长城墙垛,大小有别的两层房屋有序组合,全院每一个细节部分都有它的寓意,集力学、建筑学等为一体。
站在长长的走廊上,两头用汽车钢化玻璃装饰,前看后望如同进入大厦宾馆,大门厅的顶部如蓝天长穹。楼层之间,楼下到楼上顺畅通达,曲径通幽,毫无烦琐之感。每个厅主题突出,表达清晰,记录了一个家庭的点点滴滴。
整个“思乡苑”古香古色,美在建筑,重在文化。整体建筑是薛武刚一人构思、一人设计、一人策划的,没有用一个横梁、一块瓷砖、一根木料。“思乡苑”院里有几十副很接地气的对联,是他自己反复推敲编写的,近百篇文字也是他自己撰写的,里面有自己的人生格言、警句,还有立志名言、经验总结……围绕一事、一生、一家的知识和实践,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对为人、处事大有启迪。我们都觉得,不虚此行。
薛武刚先生集“德孝”为主建立的文化家院“思乡苑”,对后代子孙继承好家风有着重要意义,是个不可多得的“教育苑”,对乡村振兴有一定的引领意义。听,他口里常念叨:“人活一世,能留下什么?一定要按500年不坏的建筑标准来建,让子孙后代了解前辈励精图治、坚韧不拔的治家精神,要世世代代听党话、跟党走,感恩先辈,感恩社会,为人民服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