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运城文物”探国保
运城市文保中心宣教部工作人员在查阅资料。(资料图片)
垣曲埝堆玉皇庙。(资料图片)
解州关帝庙。(资料图片)
芮城永乐宫三清殿琉璃鸱吻 三清殿屋顶两端有两个巨大的孔雀蓝盘龙鸱吻,是元代琉璃鸱吻中的唯一形制。鸱吻主体造型身上的浮雕龙纹盘延曲折,鸱尾的尾部卷曲方向强化了向上、向外卷曲的姿态,延续了自金代起建筑上的鸱吻开始从鱼形向龙形演变的趋势。
“当游客站在古建筑前,仰头观望时,闯进他们视线的会是什么?”我市文物保护中心宣教部工作人员李庆涛作出提问。
“当我把自己代入到游客视角,面对或巍峨或古朴或精巧的古建筑时,我会注意到飞檐翘角的屋顶,我会好奇屋顶上的构件,以及它们所代表的文化内核。”他回答说。
从一个问题出发,用一个视角观察,以一种专业解读。5月30日,“运城文物”微信公众号发布《走进运城国保,看中国古建筑屋顶秩序》,从屋顶“探秘”我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系列推文出现在公众眼前;6月5日,该系列第二篇《走进运城国保,看蹲在屋脊上的“龙子”!》为读者解读鸱吻。
6月18日,市文保中心宣教部工作人员在编写第三期,他们也是“运城文物”公众号的编撰者。
“图文要结合,起码要写清楚年代、材质,然后再介绍国保单位。”当天下午,宣教部工作人员翻阅一本又一本厚重的资料,检索一张又一张国保照片,对照、核实、检查、编撰……
“古建筑这个选题虽然难,但做出来很有意义。”他们说,截至目前,该系列是我市第一次结合本地102处国保单位深入解读古建筑构件。
102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外地游客最常提起的大多是解州关帝庙、永乐宫、飞云楼等,除过这些,还有相对“小众”的国保单位值得被人看到、铭记、珍视。102这个数字,不仅仅是一个数量,代表我市在全国地级市中拥有最多国保单位;更是一种重量,见证我市文脉源远流长、地上文物璀璨耀眼。
展示数量,将其依次列出是最简单的方法;解读“重量”,需要无数文博人的辛勤付出。
“如果只是简单列出,那我们早就做过太多次。这一次,我们想更加深入,以具体的构件,揭示出国保单位的意义。”宣教部认为,中国传统建筑大气磅礴,其形制、色彩、规模、结构、部件等各方面均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
因此,宣教部在第一篇推文中写下:“从图解到实景,我们可以将屋顶的基本形式及等级由低到高分为:硬山顶、悬山顶、歇山顶、庑殿顶。”从硬山顶开始介绍,列出我市国保单位扁鹊庙、郭村泰山庙大殿;悬山顶,我市国保有埝堆玉皇庙、二郎庙北殿;歇山顶,我市国保有夏县文庙大成殿、芮城城隍庙大殿、解州关帝庙崇宁殿、池神庙三大殿;作为我国传统建筑中屋顶规格最高的庑殿顶,我市更有万荣稷王庙、永乐宫三清殿。
4层等级,都能在我市国保单位中找到代表性建筑,这是古代建筑艺术的集中展现,也是我市历史文化的直观表达。
“文旅”在“旅”也在“文”。文保中心所做的,恰恰是“文”。
“该系列文章不仅是一份图文结合的专业资料,还以古建筑构件为线,串起一条运城国保的旅游路。”宣教部工作人员认为,所有的工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今日能推出系列推文,得益于代代文保人对文物的修复与保护、对文化的钻研与解读,“每一处文保单位,文保人都在一线,对我们而言,守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就是对运城最好的宣传。”
我省作为“地上博物馆”,传统古建筑上启大唐,穿越宋辽金元,近至明清,共计53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2处在运城。为了让游客在旅游中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我省依托丰富历史文化遗产,推出“重走梁林路”“100件文物读中华文明史”等一系列优质IP。我市文保中心推出该系列,何尝不是为广大游客提供“重走梁林路”的契机,让游客在行走中对话大师,感受河东大地不断延伸的历史轴线。
今年“五一”假期,运城成为全国小众旅游目的地热门城市,古建筑一直都是这座城市绕不开的话题。“古建筑热”的兴起也为我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契机,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古建筑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感受朝代变迁的风云往事与地方风情。
随着更多的参观者循着古建印记而来,“运城文物”借势而为,依托解读古建筑中的屋顶构件,为来往游客提供了解运城国保的专业资料。
走进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元代古建筑永乐宫,对照着“运城文物”发布的精美图文,畅想700多年前的工匠,是在怎样的环境下造就了三清殿屋顶上的孔雀蓝盘龙鸱吻。据“运城文物”推文介绍,该鸱吻是元代琉璃鸱吻中的唯一形制。鸱吻主体造型身上的浮雕龙纹盘延曲折,鸱尾的尾部卷曲方向强化了向上、向外卷曲的姿态,延续了自金代起建筑上的鸱吻开始从鱼形向龙形演变的趋势。
正如前文所言,除过宣传众人耳熟能详的国保单位,“运城文物”还借助鸱吻介绍了新绛稷益庙正殿、夏县墙下关帝庙看亭、河津市台头庙献殿、北池稷王庙正殿。
“希望越来越多人参观运城国保,感受河东文化。我们的推文只是一个带领大众游览国保单位的窗口,有人可以因为想目睹一处鸱吻而游览一处国保,领略古建筑下鲜活的灵魂。”宣教部工作人员提及编撰该系列推文的初心,希望能“跳出”晦涩的专业术语,图文并茂揭示古建筑的结构原理,并在介绍具体古建筑时,让社会公众充分了解我市102处国保单位的魅力。
那些久远的时代,在游客眼中渐渐清晰。文物,不再是孤独静默的物件,而是长久矗立的历史观望者,多彩的琉璃、惊艳的造型是它们对历史的发声,讲述着这片土地上古老文明的壮阔与辉煌。
接下来,市文保中心将继续深耕中国传统古建筑结构与运城国保,推出多期科普文章,重点介绍垂兽、戗兽、蹲兽、仙人、套兽、宝瓶、山花、斗栱、藻井、梁架、蟠龙柱等古建筑知识。不仅如此,该中心下一步计划与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等相关院校的专家教授合作,共同编写以运城古建筑为主体的古建筑研学、科普系列书籍或教程,让文物保护走近公众、走进课堂。
记者 牛嘉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