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4-7-2 19:43:41

垣曲的水

垣曲山多,山多水就多。垣曲山高,山高水就长。高山流水,垣曲山美水更美。更何况,垣曲濒临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水天天从门前流过。

垣曲的水,有涧有泉,有瀑有潭,有沟溪有河川,有大河有湖库。山山水水,山水相连。北山流出的水,形成四条河系,覆盖了垣曲全境,而后由北向南全部归入黄河。黄河从安窝的刁窝进入垣曲县境,拐过一个大弯,浩浩荡荡约百里,又从窑头的马蹄窝奔向河南济源。

20世纪90年代,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上马。这是国家为治理黄河水患,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而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是具有防洪、防凌、减淤、灌溉、供水、发电等综合效益的特大型控制性工程。工程竣工,大坝拦腰截流,上游形成272.3平方公里的库区,垣曲动迁4.2万人口。快二十年过去了,如今这里成了供人休闲观光的山水胜地。

真是高峡出平湖。站在高冈上俯瞰,偌大的库区,浩瀚的水域,漫无边际。昔日的黄河古道哪里去了?昨天的古城老镇哪里去了?都落进了这深不可测的湖底里。晴好风宁的日子里,你坐上游船,在湖面上飘荡,会看到碧澄的湖水像一面翡翠色镜子在阳光下闪耀着粼粼的波光,天是那样高远,水是那样无边,青山隐隐远去,冈岭起伏绵延,偶有游鱼跃出水面,也有鸥鸟掠过身边。有孤岛,有险峰,有河汊,有港湾。如果你要享受乘坐水上汽艇的刺激,那好,你可以从西滩码头出发,过黛眉山下,穿“黄河三峡”,进八里胡同,看小浪底大坝,领略库区及周边的山水风情。每当这时,你心胸开阔,会油然而生发出对人类伟力的赞叹!因为你知道,这黄河中游的人工大湖,是人民力量的创造,是科技水平发展的结晶,是改革开放新时代的伟大收获!若你在细雨蒙蒙的秋天来到这里,湖面上秋风萧瑟、雨雾朦胧,山野和村落都躲进了一片混沌之中,你或许会有一丝淡淡的惆怅,甚至会像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迁客骚人那样感极而悲。但这也不过是你一时的情绪,当你被儿女扶进车里,踏上归途,看一路车水马龙,走进人流闹市之中,你的心情就会很快“多云转晴”了。

小浪底库区对当地百姓有哪些利好?自然是将其作为旅游资源发展本地的经济。这几年除库区旅游外,周边已建设了国家级湿地公园,王茅镇的“万亩荷塘”、消夏度假区等等,是消夏避暑的好去处。随着景区建设的日益发展和完善,相信这里必将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极美的滨水度假、休闲娱乐的水上乐园。

北山的水多见于泉、潭、瀑、涧。山山有水,沟沟有泉,泉涧成瀑,瀑下成潭。瀑下有瀑,潭下有潭。

要欣赏这种大自然山水形态,就不妨去望仙大峡谷看看。

望仙在历山和天盘山之间,这个地名说起来有个故事。传说尧王访贤途经此地,已可遥望舜耕之地历山。思贤如渴的尧王心想历山已属不远,时日可期,心里好生喜欢,一步一抬头,一步一望眼。于是,后人便把此地以“望仙”相称。

走进望仙大峡谷,处处都是峭壁悬崖、深谷幽涧。这里山高林密、水源丰沛,草木茂盛、阴天蔽日。山谷里阴暗潮湿,脚下石头打滑,身边又是古藤野蔓缠身,你要小心走路才是。特别是攀岩过涧,一边是崖石,一边是深谷,你更要小心翼翼,谨慎举步。这里的石头令人叫奇。有一块大石,中间竟长出柞木、黄栌等不同品种的树来,并生有粗如胳膊的葛藤将其缠绕,人称“石抱树”。更神奇的是这里的水,走在山中,耳边总能听见流水的声音。或叮咚,或淙淙,或哗哗轰鸣,像不同弦曲的音乐。你循声走近,只见在山谷中,悬崖百丈,一条白练似的瀑布挂在半空,直泻而下。瀑水落入下面的深潭,喷珠溅玉,发出巨大的轰响。同时,潭水外溢,落下又成瀑布,瀑水又落入潭渊。如此瀑水成潭,潭下有瀑,潭潭瀑瀑,竟至三瀑三潭的奇观。山谷里多的是泉,有的是水,成瀑成潭,流出大山,奔南而去。

这深山峡谷里少不了有许多神话故事和传说。有一条泉水长年冲刷而成的流水石槽,石槽中有两个相隔丈余的石坑,坑里水深齐腰,清澈见底,人称“双妃池”。传说这里是尧王的两个女儿当年经常洗浴的地方。这两个女儿幼时长相一般,皮肤黝黑粗糙,由于经常在这两个池内洗浴,渐渐变得皮肤嫩白、貌若天仙,后来嫁给了舜,就是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这里的“三潭瀑布”有“风潭”“雨潭”“龙潭”之说。说是你向“风潭”投石,立刻就会凉风习习;投入“雨潭”,就会细雨霏霏;若是投进“龙潭”,不久便要阴雨密布,大雨滂沱。因为传说古代有风伯、雨师、龙王三位仙长曾在此赏景歇息,走后给各自歇息的潭中留下了仙气,才有了今天的灵应。灵应不灵应,只是这样的说法。有一处深潭叫“黑龙潭”,潭大百余平方米,水深不知几何。此处三面绝壁,高不可攀,仰视有坐井观天之感。传说这里是东海龙王三太子小黑龙居住之地。龙王派它在此镇守,降妖除怪,保护黎民百姓。这些传说,既是神话,自然无足取,不过,从中倒可窥见人们对这里山水的喜欢和敬畏。

从北山流出的谷水到了外面的山地,就渐渐汇成了四条主干河流。这四条河流的河系基本覆盖了垣曲全境。四条河中间的两条最长,流域也最广。其靠西的河流叫亳清河,东边的叫沇西河。另外两条河,西南方向的叫板涧河,和河南济源交界的叫西阳河。四条河皆一路向南,蓬蓬勃勃奔黄河而去。

这四条河都是长年流水,养育着河两边千万户人家。两岸百姓蓄水打坝,引水修渠,灌溉田地,种菜洗衣,打水磨,开作坊,养鸭养鱼……享受着塬下人生活的方便和优裕。但这四条河又都属季节性河流,雨水多的夏秋两季,河水充盈,溢满河道,而冬春少雨的季节,则水流细瘦,有时甚至断流。祖祖辈辈,先民们靠水吃水,却又不断遭受河水的侵扰。遇到洪涝的年景,暴涨的河水冲毁了庄稼和田地,把累年的辛苦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只留下一片乱石河滩。人们扼腕顿足,却又无可奈何。

20世纪60年代初,垣曲人民掀起了治山治水的水利建设热潮。县上为了改变县区的农业生产条件,立项要在亳清河上游修建一座水库,地点选在瓦舍,并很快从上游的几个公社抽调基层干部和社员组成一支几百人的民工队伍开赴瓦舍,轰轰烈烈地首先展开了水库大坝的施工建设。当时的环境和条件非常艰苦,民工们住的是破窑洞,吃的是大锅饭,用的是钢钎和箩头,工地上能调用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辆小平车。但那时人们意气风发,敢想敢干,有的是热情,有的是干劲,纷纷为建设加班出力。

改革开放后,进入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快车道。通过严格的科学的考量考证,相关部门在近地另行设址,重新规划,重新施工,施工中层层把关,严格保证工程质量,终于顺利改造完成拦洪、蓄水、灌溉一库多用的瓦舍水库。沇西河上游源地叫后河。1970年,后河水库工程扬鞭上马。这是一项令全县人民为之倾倒的宏伟而浩大的水利工程项目。作为当时全县最大的水利工程项目,县里抽调了各有关分管干部在同善组成了总指挥部,动用了全县所有十五个公社的基干民兵,按军事化管理组成了一支一千多人的水利大军,在该年十月,浩浩荡荡地奔赴上游多地安营扎寨。计划是宏伟的,组织是坚强的,人力也是雄厚的,但问题是常常是心有余而财力不支,加上其他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三十年间三上三下,几起几落,停停建建,几多周折。一直到本世纪初,其作为黄河小浪底水库的移民补偿工程之一,国家投入,才终于大功告成。这实在是好事多磨而终成硕果。如今,水库为全县人民的生产生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无可替代的保障作用,它保障着沇西河流域和东西两塬几千万亩农田的灌溉和垣曲县城十几万人口的城市用水,成为功在当代、利在后人的民心水利工程。至于板涧河和西阳河,也都建设了引水蓄水配套工程,也都很好地解决了周边百姓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问题。十九大以后,板涧河上的水库又被配合用于小浪底引黄提水工程以解决运城多个县的城市用水困难问题。国家又在清水河上投资建设抽水蓄能项目,以求既促进县域经济全面发展,又推动山西省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这些都是利国利民、造福后人的民心水利工程。

近些年来,为奋力建设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山城 幸福垣曲”,垣曲全面规划整治四条主流河道,两岸打坝,河道疏浚,并沿河新建了旅游专线,实施了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意在打造美丽垣曲,“扮靓”垣曲的山山水水。今天,你不管走在哪条河的河边,那昔日贫穷落后的面貌早已荡然无存,看到的都是焕然一新的美丽乡村和现代水利建设设施,都是欣欣向荣、富足安康的小康社会的图景。而后河水库和瓦舍水库,更令你在山光水色之中欣赏到人工建造的高峡平湖的迷人魅力。

我家住在亳清河畔,我生在这里,在这里长大。后来工作到了县城,还是和亳清河朝夕相伴。在我的心底,她就是生我养我的母亲河。小时候,我常常在河边玩耍戏水,帮母亲洗菜洗衣,长大了用河水浇门前的菜和地。那时候水是清的、亮的、甜的,水里有游鱼、有虾蟹、有青蛙。现在,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经济发展更加绿色。

中国人今天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视保护我们的家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我们功在当代应尽的责任,也是利在后人义不容辞的义务。

愿家乡垣曲的山更青更绿,家乡垣曲的水更美更甜。

王端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垣曲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