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州“西韩麻绳”
李福云/文
新绛,古称绛州,是晋南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湾汾水,怀抱古城,风光秀丽,商贸繁荣,有“水旱码头,商贾名邑”,素有“南绛北代”“七十二行城”之美誉。
这里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绛州澄泥砚、云雕漆器、剪纸、木版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胜枚举,各种生产生活用品更是琳琅满目。“西韩麻绳”,就是比较典型的特色产业之一。
(一)
西韩村,地处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泉掌古镇,地理位置优越,土地肥沃,民风淳朴,曾是全省闻名的卫生村。正是因为有纺麻搓绳的副业,多年来,西韩村是周围比较富裕的村庄,也是泉掌镇小有名气的文化村。无论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还是改革开放后,村里的各项工作都走在前列,文化人、大学生频出。这些都得益于村里的副业经济,得益于当时“西韩麻绳”带来的经济收入。
据民国《新绛县志》记载:新绛民风质朴,好尚勤俭,耕穑之余多事副业。如:西韩梁庄(西韩村)人之制绳,武平、丁村、辛堡人之织席,刘建庄与刘家庄人之编柳罐,西行庄人之编槎……
另外,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绛县志》中,也有关于西韩麻绳的记载:泉掌镇的西韩村素有纺麻生产的习惯,上溯可至清代,这里80%的农户都会纺麻合绳,并配有全套生产工具。产品以麻绳为主,品种繁多,质地优良,经久耐用,外型讲究。后来,出现了代替麻纺绳的塑料化纤,保留了麻的特点,远销陕西、河南及周围县市。全村麻业收入数十万余元,成为该村乃至新绛县的一大特色支柱产业,也使得该村成为当时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西韩麻绳的主要生产原料是麻皮或麻丝,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用化纤代替麻皮制作。《新绛县志》记载:本县周流、南刘、北刘、西韩、梁庄等村均产麻,故麻纺业较为发达。由于麻绳的用途广泛,麻绳生产也成了西韩等村村民农忙后的主要副业。
记得小时候,村里也产麻,每年秋天麻籽成熟时,人们要先取麻、沤麻、理麻,最后经过纺麻、合绳等工序才可完成麻绳生产。后来,随着气候变化及麻绳生产的变化,村里和周围村庄不再种麻、产麻。用于生产麻绳的麻皮、麻丝也都主要从河南、山东等地采购,当地村民则主要从事纺麻搓绳(合绳)事业。
20世纪90年代,随着科技发展,原始的麻皮、麻丝逐渐被塑料化纤所取代,塑料化纤合成的绳逐渐占据市场。
进入21世纪,农业机械化高速发展,农村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夏收、播种不再需要麻绳了,只在一些特殊地方才可见到麻绳。
虽然“西韩麻绳”及传统制作技艺渐渐离我们远去,但“西韩麻绳”的生产技艺、生产流程及千百年来所积淀的麻绳文化,仍值得品味。
(二)
西韩麻绳的制作过程,俗称“纺麻搓绳”,也就是“纺麻合绳”。要生产各种麻绳,首先要有原材料,即麻丝或沤制好的麻皮。用麻纺车子把一缕缕麻丝纺搓成粗细均匀的麻绳坯子,这是一道最基本的工序。接下来,根据实际需要和用途,用合绳机一次次把纺好的麻绳坯子合成各种规格的绳子,如子股绳、二八股绳等,以备进一步深加工成捆麦绳、井绳、牲口绳等。其主要有以下制作过程:
一、原材料的生产
首先要有合绳的原料,也就是麻皮、麻丝。原始麻皮、麻丝的生产过程主要如下:
1.沤麻。秋天收获麻籽后的麻秆,砍掉麻根,捆成小捆,用石块等重物压住,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就是沤麻。根据天气条件,沤麻一段时间后,捞出晾干,就可进行剥麻。沤麻时要注意掌握好沤制时间。时间短,麻丝不易剥落;时间过长,麻丝就沤得流化了,形不成丝。
2.剥麻。麻沤好后,晒干,即可剥麻。剥麻是个费时、细心的活儿,把麻皮从麻秆上一条条、一片片剥下来,去掉碎麻梗。
3.理麻。将麻皮细细揉弄,一点一点撕成麻线,慢慢梳理,去掉麻丝上残留的麻梗,再将麻整理成柔软的细线状,从头到尾捋直,打成小捆或小把待用。
二、纺麻合绳(搓绳)
纺麻合绳主要有两个过程:
1.纺麻(打股)。麻工们在不断转动的纺麻车子上,把麻皮或麻丝搓合成均匀的绳坯。其原理是,通过麻工一只手一松一紧的牵引力,使麻车不断转动,另一只手同时不断添加麻丝,随着纺车转动,原料不断绞动,手中的股绳愈纺愈长,逐渐缠绕在纺车上。随后,把纺好的绳坯子弄下来,缠绕成圆圆的麻坨,俗称麻蛋子,便纺成了粗细均匀的麻绳坯子,就可以合制各种规格的麻绳了。
2.合绳(搓绳)。这是最后一步,在合绳机上把纺好的绳坯合成最基本的绳子,如子股绳、二八股绳等。这些绳还不能正常使用,所以需要用“搓绳家伙”(即合绳机子),将其继续合成。成绳前,搓绳人都会用旧鞋帮子把每股麻绳拉磨一遍,这样股绳成形后光滑不扎手,美观质高,使用时也不容易扯断,还能卖个好价钱,增加收入。
纺麻要用麻纺车,合绳要用合绳家伙(即合绳机子)。合绳的整套工具主要包括:绳车、拖子、瓜子和捻线坨等。过去这些工具都是人们自制的,原始工具虽然粗糙但很实用,凝聚着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智慧。
20世纪90年代,西韩人发明了电动麻纺车和电动合绳机,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合绳效率。然而,随着现代尼龙绳、机器合绳的出现,手工麻绳渐渐被取代。“西韩麻绳”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需要我们保护和传承。
(三)
千百年来,西韩人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用这代代相传、古老又富有特色的技艺,在这块热土上默默奉献,养育着勤劳、智慧、文明的西韩儿女。
过去的纯手工合绳一般需要三个人操作,两边各有一个人摇绳车摇板,为绳坯拧劲,两边人的速度要配合。第三个人要掌控木瓜,时刻把控木瓜挪移的快慢。为使经过木瓜拧成的绳更加匀称,三个人要协调一致。有句老话“三好一合辙”,意思是说:要打出好绳来,绳车摇板、拖子摇杆摇的力度、快慢都要协调一致,更要与木瓜挪移的快慢相协调,协调好了打出的绳就匀称、松紧一致。否则,打出的绳一股紧一股松,既不好看也不耐用。
随着合绳家伙变成电动的,有些麻皮也变成化纤的了,既减轻了人们合绳的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合绳的生产效率。木瓜匀速地从这头挪移到那头,从绳车上拆下,锁好绳头,几根崭新麻绳就打好了。
打绳,说起来简单,看起来容易,若要真正打出一根粗细均匀、外表光滑、坚实耐用的绳,还是要有一定技术的。作为“七十二行”之一的“西韩麻绳”,制作技艺远近闻名也是这个原因。
近年来,传承了千百年的手工制绳技艺——“西韩麻绳”渐渐消逝在历史长河中。但“西韩麻绳”仍然像人类最早使用的简单草绳、后来的“结绳记事”及春秋时“结草衔环”的典故一样,永远留在人们记忆里,成为古绛州的美好记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