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4-7-8 11:13:40

清代名臣孙嘉淦与河东盐池


今日盛装的七彩盐湖   

王芳/文   摄影茹雅

雍正十二年(1734年)冬天,河东盐池迎来了自己的又一位执政guan员,生于山西兴县、成长于翰林院、历经康雍乾三朝的诤臣孙嘉淦。

(一)

此生学识“货与帝王家”,走到哪里都得为国为民做一番事业。做了盐政,要治盐,治盐,先得知盐,于是,孙嘉淦开始了考察。

一身飞禽补子官服,一双布靴,走在环绕盐池的长路上,走在长达百里的禁墙边,走在盐官、盐丁的身旁,孙嘉淦首先看见的是一幅刻在石头上的图,碑上刻图本来就罕见,何况还是前朝遗物。这块河东巡盐御史吴楷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刻下的碑,高1.03米,宽1.7米,矗立在池神庙,世人谓之《河东盐池之图》。

凝视久了,他就把吴楷刻在碑上的《南岸采盐图说》记得滚瓜烂熟。他试图通过这短短的碑文,隔着137年的时光,与明代的吴楷达成精神上的一致。

吴楷还算是个不错的御史。有司告诉他这里不好走,他坚持要自己去看一看。一路上,有20多人生拖硬拽才把他弄到对岸去,可想而知,得走到对岸去,才能看到黑河这条刚生了盐的苦水。他在对岸虽没找到落脚的地方,却看到了一幅美景:风吹过来,盐花都聚集池心,开始白里透红,一会儿就像美玉堆积在一起,琉璃上开金镜,云汉上挂玉绳,真是人间仙境。叹息过造物主的神奇,就见上万人在水上,背筐负重运盐,人都被压弯了,他这才知道,人们是不知道这采盐之苦啊。言语难表达,就画个图吧。

吴楷画图也是苦心孤诣,希望后人观此图能对这景这人生出恻隐之心。

记下图说,也记下图,可以去按图索骥了。

既然做了盐政,先得来拜谒池神。孙嘉淦迈步走进了池神庙。

(二)

池神的发展史,孙嘉淦知道。

唐代,阴雨连绵,破坏了盐池生产。户部侍郎韩滉担心盐税收入减少会受到责罚,就上奏说,盐池产出红盐,这是祥瑞之兆。唐代宗闻之大喜,赐盐池为“宝应灵庆池”,并封掌管盐池的神为“宝应灵庆公”,还大兴土木,建起池神庙。到宋徽宗时,又把盐池东池神封为“资宝公”,西池神封为“惠康公”。元代元成宗又把东池神封为“永泽资宝王”,西池神封为“广济惠康王”。明代,朱元璋这个“乞丐皇帝”不来那些文绉绉的,直接封为“盐池之神”。除盐池本身,其他也有加封,宋崇宁年间,就把盐池边一个甘泉,封为“普济公”。

孙嘉淦一步一步按庙宇形制从北向南,听随行人员详细解说。

池神庙是明代遗构,三座大殿雄浑地铺在宽宽的底座上,有廊有柱,重檐九脊十兽歇山顶。殿顶的琉璃在太阳下反射着蓝绿弧光。三座大殿中间为灵庆公神祠,东边为条山神祠,再往东是太阳神祠,西边为风洞神祠。另一个院落则用来供奉关公。这样的神祇安排,也是世间独一例的。

三座大殿往下走过拱门,就是海光楼。孙嘉淦还在翰林院时,就知道圣祖康熙曾经来过。那是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十一月初八,圣祖驾临运城,华盖如云,鸣锣开道,仪仗威武,百姓站满街道,山呼万岁。初九,圣祖驾临盐池,进了中禁门,拜过池神,就站在海光楼上,巡视波光如镜的盐池。之后从西禁门出,到了解州关帝庙,祭祀过后,加封关公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不过,彼时的孙嘉淦还在兴县县学里做生员,读书之余还得上山砍柴。想想昔日情景,他也更愿意在民生上与吴楷有共鸣。

海光楼背面是大戏台。如此大规模的戏台并不常见,“奏衍楼”匾额悬挂在斗拱下,那些老伶人都曾在这里“出将”“入相”。

海光楼前有石碑,元碑明碑都在,刻下了封池之事,也刻下了劳作之事。

再往南走,有舜帝弹琴处,有歌薰楼。在歌薰楼上极目“海”天舒,苍茫茫一片水域,湖水长天一色,山色水域如黛如银,远远望去,芦苇孤雁,自成一派浩阔,碧空尽,空自流。

楼外有泉,就是“普济公”,此泉西边还有一处野狐泉,又名哑姑泉。清亮的泉水汩汩而流,这水,是淡水,是盐丁们的命。

孙嘉淦记忆最深的是蚩尤“血化盐池”的传说。生产、技术……人们把所有不可解的东西都化作“神迹”留在了世上,成了遥远的历史中最模糊的那部分,也是最美丽的那部分。“鬼斧神工”的大自然,本来就充满谜团。

(三)

孙嘉淦还想知道盐池的历史,便在池神庙打开了旧时记载。

周穆王曾于戊子年,驾着八匹骏马来到盐池。

春秋时期,晋文侯在位时,晋国曾贩盐到繁阳。晋国有盐,称霸春秋。然后是猗顿,《汉书》中有:猗顿用盬盐起。

三国时期,曹操控制过盐池。北魏时曾开掘永丰渠,西通黄河运盐。北周时开通又一条古盐道,可到陕西和三门峡。隋朝时,都水监姚暹重新疏浚永丰渠,山水归入河道,可保盐池和民田,永丰渠改称姚暹渠。

唐朝,柳宗元写《晋问》,谈到盐池:“涣兮鳞鳞,逦弥纷属,不知其垠……偃然成渊,漭然成川,观之者徒见浩浩之水,而莫知其以及……”

元朝廷在盐池边立解盐司,姚行简为解盐使。有元一朝,盐运使在河东修庙宇、修城墙,做了不少事。

两千多年间,帝王们都把盐牢牢地控制在朝廷手里,一直到明清因盐诞生晋商,一直到盐池凋敝丛生,孙嘉淦来到这里。

了解了纸上和碑上的盐池,孙嘉淦更想了解盐池本身,他走到了盐丁中。

最早最早,人类刚进入农业文明时期,只是找人把季节到了自然生成的盐捞上来即可,那是称“盬宗”的时代。但自然采集会受制于自然条件,比如说太阳,比如说南风,因此产量不高,盐味发苦。这就需要随着生产力发展而改造,人这么聪明,自然不会浪费才情。

到唐代时,垦畦浇晒法形成,也就是垦出一畦一畦围出的小池,待南风一来,浇入卤水,卤水搭配淡水,太阳暴晒五六天就可出一池盐。吴楷画到的那条黑河,是天然的卤水,用黑河水浇畦,可产盐。黑河竟然这么重要,孙嘉淦这才知道。

有了人工的介入,盐多了,收入也多了。

只是食盐如此重要,可盐丁太苦了。

《河东盐池之图》上,密密麻麻的盐丁就在孙嘉淦眼前,他忽然理解了吴楷作图的悲悯之心。

那时的盐丁都是穷苦人,几乎历朝历代都是来服劳役的。他们春夏都要暴晒在盐池里,吃不上穿不上,只能流血流汗,如果不是盐池边有淡水井,他们都得渴死在盐池里,只是还有家人要养活,只能不惜这条命。

不知人们把盐运走时,能否顾虑到盐丁们的生命。

南风吹过历朝历代盐人们的悲苦。

(四)

中条山山岚如黛,孙嘉淦却顾不上欣赏美景,他要去考察盐道。曾经,从茅津渡过中条山,再到盐池的这条虞坂古盐道上,行进过多少士人、商贩?累瘫过多少牛马?那是粮、是钱、是希望。如今再看这古盐道,沧桑得像迟暮老人,每一条沟壑都积存着汗水、泪水与苦盐的涩味。

两条盐道,不分彼此,成为河东盐的思乡路。孙嘉淦走着也叹息着,盐政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丈量过盐池的所有,孙嘉淦心潮澎湃,他看到了一池洪荒,也看到了一地沧桑,治理盐务的措施也就成竹在胸了。

孙嘉淦开始上奏折。

当初来这里,本来就是因为年羹尧由川陕总督兼任河东盐政,总督事务繁忙,无暇顾及盐池,导致积弊丛生,孙嘉淦才被朝廷派来的。

远古的传说和神迹不能被毁坏,先人们付出过巨大努力的盐务不能被耽搁,国计民生都是需要考虑的。那就从积弊开刀吧,《酌减养廉疏》《弓兵工食疏》《公费羡余疏》《解州硝池疏》《盐池工程疏》《盐池禁墙疏》《盐池地租疏》《隐匿归公疏》《边关盐税疏》等奏折递上去,雍正也一一批复。

孙嘉淦几乎是事无巨细地堵漏洞,并找出最佳解决办法,整肃了吏治,稳定了盐池生态,河东盐政一时肃清。

只可惜孙嘉淦来了这里不到一年时间,雍正驾崩,乾隆即位,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月初,孙嘉淦被乾隆特召进京,离开了盐池。

荏苒千年,来盐池担任盐官的有几百位,孙嘉淦只是他们中的一个,但也是很有成就的一个。

以至于200多年后,他的画像和名字端端正正地立在运城河东池盐博物馆里,等我寻来,一眼就看到了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代名臣孙嘉淦与河东盐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