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中医本科教育存在6大问题,认识不到白上大学了!
中医药要发展,教育是最重要的一环,中医教育的成与败,关乎到中医的存亡兴衰。因此,发展中医应该从高等教育中的本科课程入手,了解问题状况,究其成因,采取有效的改进方法。笔者根据亲身感受及观察,并参考近代讨论中医课程改革的文献资料后作出整理,总结出中医本科课程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对中医教育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培养目标定位有误
中医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系统掌握中医理论和医疗技术,并具有现代医学知识的高级中医师或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级中医人才。简单来说,可以概括为“医、教、研兼顾,中西医并举”。而实际上,若同时兼顾,面面俱到,培养的学生则只能是“消化不良”,中医不精、西医不通,使高等教育理想化和模式化。更有甚者,脱离实际地把目标定为培养中医药教育与研究领域的领导型人才。
反观大部分欧美国家,把医学本科教育目标定为培养“准”医生,培养学生在毕业后接受专科培养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毕业后均须再经过2~5年的毕业后教育才能从事医疗实践或教学、研究工作。一般高等本科教育的目标,也不是培养科研型人才,而将科研培养的工作留到本科后的研究生教育中去。
而目前中医院校的目标,是要求学生同时有临床和科研能力,这是教育的理想化。怪不得近年不断有人提出学生临床水平下降、不会号脉,而且科研能力更是偏低的问题。
此类教育目标的误区有很多。如中医院校要培养出精通中西医的人才。在西医院校学习五六年时间,才能学到的一点东西,怎么能要求中医学生兼顾?虽然有些中医院校的目标是要培养略懂现代医学,以中医药为主的人才,但在中西医课程比例差不多达到1:1的情况下,学生如何深入研究中医药?
又如有院校要求学生懂得利用科学方法“融合”现代科技与中医原理以防治疾病。但“中西医结合”是什么?中西医怎么结合?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还没有清晰的定义,结果大都是倾向于用西医来验证中医。这让学生何去何从呢?
培养模式过于单一
教育部曾提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专门人才”,而不单是知识的传授。但现在的中医课程体系学时总数达到饱和,学生自学时间少、知识面窄,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1998年,教育部医学院校课程设计改革课题组曾对25所高等中医院校,及其他设有中医本科专业的院校做深入研究,指出如下问题:
一是中医教育存在着较注重知识传授,而可能忽视对学生成长有重大影响的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心健康与情感陶冶等;二是能显示出中医专业优势与特色的课程缺乏,业务素质也未能完全符合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三是各专业分化过细,培养目标过于局限,业务培养要求区分不大,适应面狭窄,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等;四是作为中医本科专业教育最核心组成部分的课程体系改革进展还不够快,从而造成全国中医学本科专业教育课程体系高度统一,“百校一面”,无法充分体现中医学术的特点;五是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多囿于以专业为中心的范围内而忽视更宽广的知识基础;六是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千人一面”,缺乏适应社会变化和参与竞争的能力,不能完全适应新世纪的需求。中医本科专业教育极须建立起全面推向21世纪的新课程体系。
从前中医的师承教育,还能多元化培养人才,按不同的需要而因材施教。但现代高等教育反而培养出缺乏个性、能动性低的人才,不利中医发展。现在,师承教育虽开始回归中医界,但还没发挥其应有作用。
其实,中医不一定要跟其他科目的发展等同,即使要培养21世纪的人才也要遵从中医理论本身的特色。由于中医本身是一个多学科的知识体系,如果能够真正按照中医理论结构设计课程,应该也能十分适合现代社会的要求。所以不应为了现代而现代,如果能够首先按照中医理论结构设计课程,再加入现代教育的一些元素,或能培养出具有中医特色的21世纪人才。
未能培养扎实的辨证论治思维
每一个学科的发展,都是从经验到技术,最后才到理论,而理论也可以回过头来指导技术。大学跟职业训练、中专教育,甚或中学教育的主要分别,是大学不单只是传授经验、技术,而更重要的是着重科学理论思维的训练。实际上,理论跟技术在学习上应该是并重的,不应把它们割裂开来。
中医学的宝贵,在于其辨证论治之思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所在。中医的临床疗效,跟中医的辨证论治水平有密切的关系,两者差不多可以划上等号。但现代的中医水平不断下降,只有极少数毕业生能运用中医为主的方法治病,这明显地反映出中医学生辨证论治水平下降的问题。
由于中医教育方法欠佳,未能培养出中医基础扎实的学生,更难培养出学生的辨证论治思维。中医的辨证论治思维是跟临床不能分开的,而中医本科的课程编排,把理论跟实践割裂开来,形成现在“三段式”的教学模式。即基础课、临床课和临床实习,虽然其中的临床课好像是两者的桥梁,但实际上也是纸上谈兵,理论跟实践难以汇通。从前的师承教育是不同的,学生一开始就接触临床,在实践中体会理论,在理论中提炼实践,因此便很容易学习到中医的辨证论治思维。
虽然中医本科教育5年的学习过程中,有约4年的时间是放在理论学习上,但这些“理论”的学习不等于是在学习中医的“理论”。笔者认为,由于中医教材编写等问题,学生所学到的只是中医的经验、技术部分,而真正的中医理论部分(如四大经典)却又学得少之又少,这样一来,把中医最宝贵的部分丢掉了。
自古医分三等:经验之医、辨证论治之医和阴阳会通之医。虽然只是用经验来行医的人也可以说是中医,但恐怕中医高等教育的目标并非如此。要成为一个辨证论治之医,甚或更高层次的阴阳会通之医,都应该从学习中医理论入手。
课程设计忽略中医的综合性
现代高等中医教育由于种种原因,对自身的教育背景和学术背景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直接采用了西医学科教育模式。而中西医建立于不同的文化上,更是两种不同的科学,因此以西医模式设计中医课程且忽视中医学本身的特性,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
在专业教育中,学科的专业知识是内容,教学方式是形式,在教学形式与内容的矛盾统一中,应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中医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必须以充分尊重、服从并完整体现中医学理论为出发点,以增强学生的中医学理论修养为根本。
中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以医学为其主体,有机地融合了古代哲学、天文学、气象学、道学、心理学、养生学、社会学等学科。用西医方法来设计课程,实际上是放弃了它多学科、多学术综合的特色。更由于其完整性,从《黄帝内经》分化出来的《中医基础理论》,始终不能概括《内经》中的所有内容。由于学科之间的界线是模糊的,把中医本科课程的临床分科也按照西医般分为内、外、妇、儿、五官科等,这必然造成学科之间的学习内容大量重复,浪费时间。加上中医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不能脱离临床,它不同于西医有明显的阶段性,从假设到试验再到理论,可以清楚地把实践跟理论分开学习。如果把中医理论跟临床实践分开,必然导致临床水平下降。
不过要特别说明一点,中医自古以来是有分科的,这是随着学科的发展而出现的,中医的分科本身并没有问题。但在本科教育中,由于不是以培养专科医生为目标,所以不用这么仔细地分科。
教材存在脱离实际等问题
国家统一编写的教材,自20世纪60年代第一版出版后到现在的第七、八版,很多不能连续使用两至三届教学周期。这正表明中医教材存在许多问题,曾有很多学者从不同方面讨论过,总结出的问题包括:与临床脱节、内容重复、欠系统性、偏离本源、教材西化和内容陈旧等。
首先关于教材脱离实践的问题,由于中医的理论跟临床很难分开来,因此按照西医的分科方法编排,必然导致这个问题出现。加上教材内容受专家个人经验的影响,使中医理论经验化,没有全面反映出中医经典的思想,也没反映现代临床的真实状况。另外有些教材,编写的人缺乏临床实践,亦没有经过严谨的理论考证,必然导致教材质素下降。
以六版的《中医内科学》为例,其中欠缺了最重要的病机分析,这可是中医辨证思维最重要的部分,没有了就等于让学生只会“见证就治”、“方证相对”。如内科学中的“分型论治”,把治疗感冒分风寒、风热、暑湿、外寒内热和虚人感冒等证型(这是中医理论经验化的典型例子),但谁不知中医运用辨证论治时,情况是千变万化的,肯定不只几种类型,如果只是为了便于学习而把中医简单化,这等于把中医理论下降到经验水平上,不利于人才培养。
关于内容重复的问题,中医的每一个分科,虽然有其独特性,但在基本理论、理法方药等方面存在很多共性,如此细分科目,最终导致教材内容重复。另外,由于各教材是分开编写的,大家各自为政,使学科与学科之间欠缺关联或出现逻辑概念上的矛盾,内容前后不符,割裂了中医本身的系统性、综合性、整体性。
还有内容陈旧的问题,中医教材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如中医儿科学教材所选的传染病病种已不适应临床需要;温病学教材只能反映清代水平等。即使是中医用的西医教材,也存在内容陈旧,不能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问题。
真正的教材,除了用于培养学生外,更应反映当代该学科的发展水平。应该总结出历代中医理论的发展,并且适合现代的需要,从而精要地编写而成。
欠缺方法论及中西医比较课程
中医学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是有别于现代主流医学的一种系统科学。由于学校所招学生多为理科生,加上社会上流行科学主义,中医学生又同时学习西医科目,这使学生容易混肴中西医概念,甚至降低对中医的兴趣和信心。正如钱学森所说:“现代高中毕业的学生到中医学院后,读到中医的经典著作是很困难的,不要说古文言文字问题,整个思路都对不上号。”
现在,中医本科没有一门关于方法论的专门课程,即使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阴阳五行篇,也只占全书相当少的部分。这种情况其实是典型的“重用轻理”,忽视中医方法的本原而只重实用。要知道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式或方法的理论。古代师承教育时,因为没有受着西方科学文化的思想冲击,学生比较容易明白中医的科学方法是什么;但现代的高等教育人才,因为环境的不同,必须掌握方法论的知识,才能推动该学科的发展。高等中医教育中没有设计方法论课程,必然给学习中医造成很多困难。
同时,如要明了中医跟现代科学的关系,更应学习现代的系统科学知识,如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模糊数学等;再加上中西医比较学课程,让学生了解中西医之间的关系,对学习中医、加强对中医学的信心有重要帮助。
赵老师 · 2024-07-08 · 来源:经典国医学堂|微信公众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