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4-8-7 11:09:51

运城有个王思恭 杨星让 散文

运城有个王思恭

文/杨星让

我与王思恭的交往,可追溯到1980年代初,我在运城报任文学副刊《枣花》编辑。一次,我到运城市文化馆看望朋友时结识了王思恭。当时文化馆正在彩排他的一个小戏,我便索要了剧本,在我主持的文学副刊上发表。此后我们之间交往逐渐增多,成为朋友。初识王思恭时,他是市农行办公室副主任,一位副股级干部,而今他是地区(现改市)农发行副行长,正处级领导,但我们的友谊并没有因为他职位的升迁而疏远。这在我的朋友圈内算个例外。

随着与王思恭交往的增多,受他的影响,竟不知不觉改变了我的一些爱好。我一直担任文艺副刊编辑,一些文艺团体来运演出或当地的剧团演出,经常送票给我。如果是歌舞类节目,便欣然前往,要是戏剧,便不愿观看。自从结识王思恭,受他的影响,我竟然慢慢喜欢上戏剧。记得第一次同他看戏是在万荣县大礼堂,那时他任万荣农行行长。我到万荣采访时,应他之邀观看了蒲剧《西厢记》。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由于那次同王思恭看戏,他给我一一介绍主要演员的唱腔、表演特点以及拿手绝活。甚至唱腔的设计,表演程式的运用,乐池里打板的、拉胡胡的,都一一详尽介绍。

在行家“指导”下看戏,我果然看出了点门道,从此看戏兴趣也随之大增。1991年以后,王思恭调回地区农行任副行长,交往更多了。只要有戏,他总要拉着我去看。我曾随他去万荣看戏,也曾顶风冒雨翻山越岭到芮城看戏,返回运城已是夜里三点钟了。我爱人笑说:“大戏迷带出个小戏迷。”

对于戏迷之说,一开始我就认为送给王思恭十分贴切,甚至冠一“铁杆”戏迷也不为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感到,仅仅是这一称谓,实在概括不了王思恭对戏剧的热爱。他对戏剧事业的热情、赤诚、执着和奉献精神,更让人感动。

运城市蒲剧团、文工团、艺校等文艺团体,上至名演员,下至拉大幕、管服装道具的一般人员,没有王思恭不熟悉的。只要是他们有困难,王思恭都尽心竭力帮他们排优解难。文艺界的朋友也都把王思恭引为知己,有话给他说,有困难给他讲,甚至夫妻闹架、家庭纠纷都找他。而经他耐心疏导,总能使好些矛盾及时化解。难怪一些朋友戏称他是“王团长”。正由于他对文艺界朋友们的关心、帮助和爱护,使他在大家的心目中有着特殊的位置和分量。一些看似无法调和、甚至十分尖锐的矛盾,他一出面做工作,多数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进而握手言和。大家所以信服他,是他的人格魅力所致。

为促使艺术人才的成长,王思恭撰写了大量的文艺评论,对文艺界的后起之秀给予了热情的鼓励,为他们在艺术上的进步、成功进行宣传鼓励。后来,王思恭又有了进一步的思考。他觉得对有培养前途的新秀应该精神和物质鼓励并重,于是,倡议发起并成立了“艺术教育促进会”。对文艺后备人才的成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王思恭在文艺界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本地区,他还不断推动运城、临汾两地增进艺术交流,这在蒲剧界也被传为美谈。1994年7月,运城地区蒲剧著名演员张大发不幸遭遇车祸,由于医疗费用昂贵,家属一筹莫展,后市文化局和蒲剧团经研究决定为张大发组织一次筹款义演。这次义演,由于在王思恭的建议下,向张大发曾经献艺长达25年之久的临汾蒲剧院发出了邀请。使临汾的蒲剧著名演员任跟心、郭泽民、筱媛娜、杨翠花、田迎春、范俊全等也应邀前来,汇同运城蒲剧著名演员武俊英、王艺华、景雪变,裴青莲、张保、程根虎等,为张大发募捐联合义演。这次联合义演轰动了晋南,成为蒲剧界的一大盛事。1996年临汾蒲剧院梨园堂落成庆典,邀请运城戏剧界一些名家前去演出助兴,也邀请了包括王思恭在内的部分知名人士。他听临汾来的同志讲了被邀人员的情况后,认为应当邀请运城地区宣传文化部门的主管领导,这样运城的演出团体前往临汾便名正言顺,规格也相应提高。对增进蒲剧界的交流、团结与合作都大有好处。同时还建议邀请裴青莲等第二代名流参加,使这次盛会更加圆满。临汾来的亓建生、卫泽等同志返回后向蒲剧院领导做了汇报,当即采纳了王思恭的建议,向运城有关领导和演员发了请柬,使梨园堂庆典演出盛况空前,成为蒲剧界的又一盛举。

王思恭对本职工作高度负责,有很强的事业心。他任万荣县农行行长期同,万荣农行内部安定团结,外部经营环境宽松,各项工作均名列前茅,得到条、块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到地区担任领导职务后,他的工作更忙了,责任更大了,但他的创作热情反而更高。

他一边兢兢业业地搞好本职工作,一边利用业余时间辛勤笔耕。他的大量散文,文艺评论、戏剧、小品等文艺作品,大多产生于这一时期,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市文联将他的作品结集出版了散文集《拓荒人》。而早在1995年,省《戏友》杂志就出版了《王思恭小戏专辑》,作为朋友,我对他取得的成就表示衷心的祝贺。

王思恭曾写过一篇文章叫做 《戏苑难忘薛绍生》,介绍了西安市一位戏剧爱好者对戏剧艺术的支持和对山、陕戏剧文化交流的贡献(姑且也称为铁杆戏迷吧),事迹与王思恭颇为相似。我信手写成的这篇小文,是希望读者能够对王思恭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可文章写成后,题目一时难定。脑海里忽然冒出了文艺界早就流传的“西安有个薛绍生,运城有个王思恭”的说法,遂以后半句为题。

王思恭对运城文艺界的贡献,远不是这篇小文所能概括总结的。

运城有个王思恭,戏剧界幸甚,文艺界幸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运城有个王思恭 杨星让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