啵啵小奥特 发表于 2024-8-18 10:35:15

俗话说拥有时不觉得珍惜,失去时才觉可贵。世间万物皆如此,拥有一个健康的 ...

俗话说拥有时不觉得珍惜,失去时才觉可贵。世间万物皆如此,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更是如此,而如今,人将老矣,身体变得不再强壮,小病小灾时常来光顾。

以前那种睡不醒、吃不饱、跑得快的状态渐行渐远。相反睡不着、吃不下、步履蹒跚地状态愈来愈和自己亲密了。以前去医院是陪孩子,陪老人,很少是为了自己身体健康去医院,而如今,身体出现状况,不得不亲力亲为。

左臂左腿麻木,脖颈感觉生硬,两眼视物模糊,老以为是人将花甲老眼昏花,总拖着不想去医院见医师,去药店买点对症药,吃着就轻,不吃就犯,尽管一直拖延着不想去专科医院就医,在心理和精神上其实也是一种煎熬,夜深人静常常会想,生命之灯会不会戛然熄灭?如果遭遇蜡炬成灰泪始干,那该怎么办?然后思绪绵绵无绝断,神志恍惚难入眠。

痛下决心进专科院,咬紧牙关挂专家号,走遍检验程序之后,专家医师开了一大包药,说,吃一段时间药,再观其疗效,要注意调节心情、注意饮食,还要多锻炼身体。听其言,观其行,察其色,莫非是要本人告别中年人的饮食节奏,提前进入老年人饮食行列了吗?不要等真的生病住院了,才感觉到健康的极端重要性。此时此刻面对此情此形和此境此景,本人已经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无病无灾的人生旅程是何等轻松何等舒畅!

夜阑人静时,思绪方流畅。人吃五谷杂粮,岂有不生灾难之理?人生就是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应该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事业和成就,甚至一生。人生不是拍电视,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每个人在生活舞台上表演的好坏,完全得靠自己来掌控。记得有位名人说过,有理想光环闪耀的地方,地狱也是天堂;信仰支柱倒塌和信念泯灭之地,满目青山皆荒凉。人的心态决定一切,好的心态能使人绝处逢生,亦可使人生风生水起。故而有道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我们的人生前行道路中,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和羁绊,但我们要做到努力克服它。只有经历人生的种种挫折与磨难,才能悟出人生的真谛和价值。

依稀记得,多年前从图书馆阅读过季羡林的《病榻杂记》,朴实的语言,富有哲理的内容一度深深打动了我。

季先生晚年身体频繁出现问题,在住院期间季老写了多篇文章,其中《病榻杂记》就是其中一部分。他用极其平淡的笔调,有时还略带诙谐,娓娓道来,犹如促膝谈心,让人爱不释手。所谈内容包括人生哲理,治学心得,往事忆旧,怀念故人,还有在医院治疗的经过,等等。谈得多是具体的事,但在言谈话语之间,却时时流露出因事而发的道理,在这些道理中往往蕴藏着极为精辟的见解,有拨云见日、顿开茅塞之功。

书中记载到,季羡林早在六岁时便离开了家乡,离开了母亲,在他在外求学的生涯中,只回过两次家乡,每一次都是为亲人奔丧,其中第二次就是为自己的母亲。母亲活了40多岁,在季老的很多著作中都有提到过自己的母亲,虽然笔墨不多,但是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母亲的感恩之情。一个九十五岁高龄的老人,躺在病榻上,心里却是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以至于灵魂震荡,想追随于母亲于地下。却依然日夜思念已过世了半个多世纪的母亲,一个个儿时生活中的细节依然在他的脑海中浮现。

季先生,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会十几个国家的语言。《病榻杂记》是一位九十多高龄的老教授和我们平和地叙述他毕生的经历,寓教于生活之中。《病榻杂记》全书充满了爱国爱民的激情。其内容感人,其事例平常。他的作品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中,满篇的爱国爱母亲的情感,读起来很让人感动。这位伟大的学者让我无比佩服,从他的身上能学到一种精神,能影响自己的人生。

随着思绪漂流,忽而脑海中升腾起东汉曹操的《观沧海》诗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观沧海表达了壮年时期的曹操具备着宏伟的抱负,拥有海纳百川般宽广的胸襟,一揽天下入手的豪迈自信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继而,联想到曹操晚年所作的《龟虽寿》,气势非凡,更胜一筹。诗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诗,是曹操晚年写成的,讲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诗中的哲理来自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因而写得酣畅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哲理与诗情又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诗中 “ 老骥伏枥” 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全诗的韵调跌宕起伏,开头四句娓娓说理, “ 犹有 ”和“ 终为 ” 两个词组下得沉着。而 “ 老骥 ” 以下四句,语气转为激昂,笔挟风雷,使这位 “ 时露霸气 ” 的盖世英豪的形象跃然纸上。而最后数句则表现出一种深沉委婉的风情,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全诗跌宕起伏,又机理缜密,闪耀出哲理的智慧之光,并发出奋进之情,振响着乐观声调,艺术风格朴实无华,格调高远,慷慨激昂,显示出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人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决定于天,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延年益寿,这里可见诗人对天命持否定态度,而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抒发了诗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对伟大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壮志豪情。

历史人物的励志故事似乎距离我们太遥远,现实生活中敢于向命运发起挑战,靠自强不息成才成功的英杰人物层出不穷。譬如国民记忆犹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亡故的兵器制造专家吴运铎同志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人物。吴运铎,祖籍湖北省武汉市,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煤矿。1938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中南兵工局副局长、机械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五机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职 。吴运铎是新四军兵工事业的创建者和新中国兵器工业的开拓者,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据说,早在1953年7月,36岁的吴运铎拖着伤残的身体写下了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作为我国兵工事业的开拓者,吴运铎舍生忘死,身负重伤,仍忘我工作。他在书中写道: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一定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他说:生活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对我们革命者来说,它只能有一个肯定的回答,生活的目的是为人民创造更大的幸福,真正的幸福,是他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变成了人民的幸福,因此这也是他最大的幸福。一个具有这样高尚的生活目的的人,也是最能够理解幸福是什么的人,因此他就能够为人民创造更大的幸福而舍己地战斗、忘我地劳动和顽强地学习。真正的幸福永远是和人民的胜利分不开的。前苏联人民在莫斯科高尔基大街14号建立了"中国保尔纪念馆"。1991年,吴运铎被命名为全国自强模范。2009年,吴运铎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2019年9月25日,吴运铎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1991年5月2日,吴运铎在北京病逝,终年74岁。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新中国成立后,吴运铎在不同的岗位上为我国的兵工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事迹也感染激励了一代代青年的人生。吴运铎的女儿吴克一辈子都会记得父亲的那段讲话:一个真正的人,他对困难的回答是战斗;对战斗的回答是胜利;对胜利的回答永远是谦虚!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张海迪的画面更加清晰。张海迪1955年9月17日在济南出生。5岁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家中自学完成中学课程。

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了老师。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以及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

2002年,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问世。《绝顶》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列为向“十六大”献礼重点图书并连获“全国第三届奋发文明进步图书奖”、“首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第八届中国青年优秀读物奖”、“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和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收拢思绪的碎片,整合人生的哲理,经过条分缕析,不难发现,人的一生快乐是暂时,苦难是常态。快乐与痛苦取决于各自的心态心境而已,我们需要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人生不可或缺是胆略勇气与淡定从容。

毋庸讳言,农作物需要肥料催长,人也需要催熟剂,而苦难坎坷便是成长路上所必须的佐料。“山有时不是山是心障,翻过这座山你就能看到另一种风景。”每个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过不去的坎,面对苦难选择直接面对和挑战,勇敢地跨过一条条苦难之河,困苦就会像纸老虎一样威武不了几时。把痛苦当作生活中的调味剂,这样的人生才会更有滋味。当苦难来临时,我们选择与智者对话,聆听先人的教诲,比自己深陷其中不可自拔更能脱困而出。我们所走的路前人都走过,我们所经历的痛楚他们都曾经历过。每个人的命运都有既定的轨迹,偶尔的波折,也是命运之舟不经意间地拐了弯而已,最终,它还是会沿着既定的轨迹航行,直至终点。

有道是,苦难孕育伟大,天才只有在苦难中才能产生伟大的思想,天才只有在苦难中才能书写出伟大的作品。天才在幸福中像失去双翅的天使,看不到未来。天才在幸福中会失去灵感,写不出能触动心灵的作品。苦难就像浪迹天涯海角,亲自走过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幸福就像坐在高楼大厦的席梦思里,怎么能产生出深邃的思想、高远的意境,如何书写出伟大的作品呢?除了作品,成功也是这个道理。

苦难对于普通劳动者来说,就是从事不同的工种劳动体验,做农民、当工人,经受各种磨炼和考验,各个行业、各个角色都尝试过,懂的他们从业以来所经受的苦难与委屈。每月换租房子,四处搬家,手头拮据无车辆,上班挤公交,骑电动车,风里来雨里去,为生计四处奔波。而苦难对于富贵人士来说,坐享其成无牵挂,上下班有自驾车,住宽敞的楼房,吃五味俱全的标准餐,没有社会底层群众哪些烦恼与体验,何以理解和体谅基层劳动者生活的不易和艰难?

苦难孕育伟大,苦难锻炼了人的意志力和能力,这是成功的主要因素。如果拥有梦想,当苦难与梦想久久碰撞,一定能够产生伟大的基因。可惜的是,苦难磨灭了很多人的梦想,而很多拥有梦想的人,又没有经历苦难,吃不了苦,没有意志力与能力去实现梦想,无法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遇到困难与挫折就匆匆倒下了。

诚然,一切伟大来自于苦难,苦难是伟大的摇篮,苦难犹如熊熊烈火。你若是木材,会被燃烧化为灰烬。你若是铁,会被淬炼成钢。你若是金,会被炼作成色十足的金子。苦难就像那熊熊烈火,苦难越大,火势越大,苦难越小,火苗越小。你是被燃烧成灰烬,还是被燃烧成纯金,钢,取决于你自己本身,毕竟真金从来不怕烈火炼。

伟大是一颗璀璨的珍珠,伟大是一束温暖的阳光,伟大是那久经风雨的大海。伟大的脚下不是伟大,是苦难。通向伟大的路上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各种艰险和磨难。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生活中,不论遇到怎样的挫折和黑暗,最重要的是,信念不可以被磨灭。只有勤奋,才能获得成功,只有勤奋,才能战胜困难。跌倒的时候,要能认识障碍,勇敢站起;失意的时候,要能自我检讨,再次出发;困难的时候,要能冷静分析,寻找突破;彷徨的时候,要能看清目标,不变方向。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面对困难、挫折、羁绊和挑战时,我们要相信自己,不断努力地付出。只要自己多一轮奋发努力,多一轮耕耘收获,就会发现付出总会有回报的。人人都有理想,短的叫念头,长的叫志向,坏的叫野心,好的叫愿望。只要不甘于现实平庸,矢志努力奋斗便会改变人生方向!<br>标题 : 患者随想曲_散文_垣曲文哲 <br>联系人:啵啵小奥特<br>手机号:患者随想曲<br>微信:患者随想曲<br>
https://shequtongcheng.oss-cn-beijing.aliyuncs.com/xigua/20240818/172394848966c15dc956518.jpg
<br>
https://shequtongcheng.oss-cn-beijing.aliyuncs.com/xigua/20240818/172394850366c15dd703e40.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俗话说拥有时不觉得珍惜,失去时才觉可贵。世间万物皆如此,拥有一个健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