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有感_随笔_淮战科
才立秋,就有早晚了。清晨,站在家里面向太阳升起的阳台上,已无往日烘烘的热意,让人倍感神奇。
晚上,无需打开空调,便能安然入梦,一觉睡到天亮了。
早晚碧树摇来的习习微风,穿过纱窗轻吻着脸颊,竟有了些许凉意,舒爽宜人,宛若薄荷的清香,沁人心脾。
令人不得不对我们伟大的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古人没有先进精密的仪器设备,是怎样把二十四节气琢磨拿捏得如此精准呢?精准得仿佛天地都听从古人的号令,偌大的宇宙都按照古人的指令运转!
想那立秋前一日,一大早日头还灼人,天上还像下火一样,还开启着烧烤模式,一直烧烤到晚上,烧烤得人一身又一身热汗,仿佛进了桑拿房,一次又一次湿身,衣服换了这件穿那件。真是把人捉弄得够呛!
我们两口子不喜欢吹空调,倒不是为了节约,省那几个电费,而是总感觉自己的身体里湿寒较重,总认为人就应该遵循四季轮回的自然规律。夏天嘛,就是出汗的季节,硬把汗憋回去,也不是那么回事。但面对难耐的酷暑,一年总有那么些天,不得不吹空调。若是不吹,热汗直冒,流淌成河,午休也好,夜寐也罢,翻来覆去难睡踏实。休息不好咋成?
其实,年长些的人都知道立秋的厉害。每年快到立秋的日子,聚在小区阴凉地谈天说地的人说道起天气热,立时就会有年长的人说:“马上就立秋了!立了秋,就有早晚了。”
立了秋,就有早晚了!这是祖祖辈辈验证过了的。也是如今的我们一年一年验证过了的。
诚如古人云,“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卷帘凉暗度,迎扇暑先除”。
所以,每年立了秋,享受着清晨与晚间的凉意舒爽,我就感慨万千,好奇古人的智慧。想来想去,想不明白古人是怎样精准的量天测地,怎样的预天报地,不由得佩服得五体投地。
其实,古人的智慧不止表现在二十四节气,还有天府之国屹立了两千多年的都江堰,还有江西赣州古城九百多年不堵的宋代排水系统,还有故宫“千龙吐水”的精巧排水设计……都令人高山仰止!
我总觉得,现在的人过度依赖机器,患上了“机器依赖症”。“机器依赖症”让人们丢失了许多自身能力,也丢失了不少创造力与智慧。
譬如,自从有了手机,人们打电话,就开始从手机通讯录里调取了,不用再费脑子记忆,记忆力从此下降了;一家人聚会,你看手机,他看手机,拉家常少了,不光亲情的味道淡了,我怀疑,将来语言的功能都会减弱。
譬如,有了电脑,大家敲键盘、打文章、弄材料,忽然要写几行字,不少人竟提笔忘字了。
譬如,医生越来越依赖仪器看病,把自己的“手”丢了!报道说,现在又发明出了中医机器人,中医会不会面临灭顶之灾啊!
譬如,预制菜如果泛滥,那些带着烟火气息的地道的舌尖上的味道会消失吗?我们赫赫有名的八大菜系,我们为之骄傲的饮食文化,会不会在资本野蛮狰狞的谈笑间灰飞烟灭呢?
那些古人智慧的结晶,会在我们的手里失传吗?
古人之所以智慧,说到底源于一颗良心。如果功利心太重,被欲望裹挟着,被欲望奴役,哪里还有什么智慧可言呢?
古人早已用一个成语总结过了,这个成语就是:利令智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