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4-8-23 10:44:55

出伏后,养生可以这样做




8月24日出伏。这两天,运城早上和晚上的阵阵凉风让人感觉到了秋天的来临,而随着处暑节气的到来,一年中最炎热的40天超长“三伏天”终于过完了!

俗话说:“三伏出,暑气消。”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终于过去了!

但是,老话又说,“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出伏之后,气温逐渐降低,但暑热未尽,昼夜温差大。在这样一个季节交替的时间节点,养生防护极其重要,应该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做好养生呢?对此,盐湖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黄妮,为我们介绍了出伏之后的健康养生与疾病预防知识。

出伏后莫做这些

今年8月22日迎来处暑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时至处暑,意即“出暑”。

“从出伏到秋分的30天左右,是一年中气温波动最大、最频繁的时间段,冷热交替,对于心血管等多个器官都是考验,一些人群容易患病。”黄妮说,过了处暑之后,时不时还会下几场雨,早晚天气会凉一点。“虽然进入了秋季,凉气慢慢出来了,但是暑湿没有完全消退,这个时候易发温燥。一些抵抗力不是特别好的人群,会容易患外感。”

黄妮介绍,在中医五行学说中,秋季属金,肺属金行。秋天气候干燥,燥为秋季之主气,易伤人津液和侵袭肺脏,故多燥病。燥邪又有温燥与凉燥之分,现以温燥常见。外燥一般从口鼻、肌表侵袭人体,而肺脏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又属娇脏,喜润而恶燥,故燥邪易伤肺。

“其中温燥犯肺,多致肺津损伤,常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咽干鼻燥、干咳少痰、口渴舌干等症状。凉燥则多发生在深秋气候寒冷之时,凉燥犯肺则可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鼻塞、咽干唇燥、咳嗽痰稀、苔白少津等症状。”黄妮说,有人会出现小便偏黄或者少,甚至有一些人会出现大便干结,种种症状,跟秋季的致病特点有着很大的关系。

黄妮提醒,这段时间里,肺部有疾病的病人、鼻炎患者,以及抵抗力比较低的人、有基础病的老年人等,就特别要注意身体的变化,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养生防护。

不要太早晨练。出伏后的初秋时节,温差逐渐加大。有些人四五点钟就外出晨练,此时人容易受寒冷的刺激,让早晨本已较高的血压上升更快,从而增加脑血管出现意外的可能性。

不要喝水太少。出伏后,出现高温天气的次数依旧不少,身体水分大量蒸发,不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血液浓度升高。普通人每天喝水2000毫升—2500毫升,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一杯水,半夜醒来也可适量补点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

不要过度贪凉。出伏后,早晚比较凉快,不要穿短裤背心之类太清凉的衣服,最好随身携带薄外套或围巾披肩,防止受风。还应注意保暖,及时增添衣服,早晚穿衣护好脖子、后背、脚部,因为这些部位都是血管最丰富的地方,秋凉的刺激会促使血管急剧收缩,引发危险。

不要整夜开空调。出伏后使用空调要十分注意,尽量不要在夜晚睡觉时开空调,即使要开最好定时,以免半夜时空调吹出来的凉气与外界的寒气入侵人体内脏、经络和骨关节,引起感冒、腹泻、颈肩腰腿痛、关节疼痛等症状。

不要睡得太晚。出伏以后很多人容易感到疲乏,也就是常说的“秋乏”。为了缓解秋乏,需要睡得早一点,一般晚上十点半就应该上床睡觉了。早睡早起,较之夏季增加1个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长,或者通过午睡的形式增加睡眠时间。出伏后如果睡眠不足更容易出现血压不稳,引发心血管疾病。

秋补可别入误区

民间素有“出伏不补,秋冬受苦”的说法,在我国,立秋有“贴秋膘”的说法。立秋的时候,人们习惯进食一些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一方面补足因为天气炎热、胃口不好、体力消耗较大引起的身体亏空;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自身抵抗力,以抵御即将到来的寒冬。

“过度进食一些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会增加患上肥胖、高脂血症甚至冠心病的风险。”黄妮建议,出伏进补主要是“清补”,不建议“大补”,要根据身体状况和体质进补,远离以下6个滋补误区。

虚实不分。滋补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症状来选择合适的食物或药物。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滋补,也不是所有滋补品都适合你。

凡补必肉。很多人认为吃肉就是滋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肉类虽然富含蛋白质和铁,但是也含有较多的脂肪和胆固醇,过多食用会增加肠胃的负担,还会导致血液黏稠,增加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滋补不一定要吃肉,还有很多其他的食物可以提供营养和保健作用,如豆类、蔬菜、水果、坚果等。我们要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多多益善。滋补也要适可而止,不要贪多求快。任何食物或药物都有一定的剂量和用法,如果超过了适宜的范围,就会产生副作用或者毒性。

以药代食。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其实许多食物也是有食疗作用的。

恒“补”不变。滋补也要随着季节和体质的变化而变化,不要一成不变地服用某一种滋补品。不同的季节和体质有不同的需要和特点,如果长期服用同一种滋补品,就会造成营养的偏颇或者失调。

越贵越补。滋补不一定要花大钱买昂贵的食物或药物,很多常见的食物也有很好的食疗作用。比如,红薯是很便宜的食物,但是它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和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滋补品,不要盲目追求名贵。

学会养生少生病

夏去秋来,气温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降下来的,尤其是出伏之后,昼夜温差会比较大,这一冷一热的变化,对于一些免疫力差的人群,很容易让各种问题“找上门”。

古人语“一夏无病三分虚”。那么,想要远离“多事之秋”,市民在出伏后该如何养生呢?“这段时间,一天中的气温跨度最大可能到十几摄氏度,也正是这样的气候条件,对人体血压、情绪、内分泌等等都有所影响。”黄妮提醒,出伏后养生时牢记以下事项,让我们秋冬少生病!

防温差穿得“暖一点”。三伏天过去了,大家不能掉以轻心,气候变化之际,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不能忽视。昼夜温差大,在天气忽冷忽热的刺激下,人体血管受到刺激收缩,血管阻力增大,导致心血管负担加重,最容易导致一些血管硬化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同时,血管收缩紧张,血压波动较大,此时无论是心梗、脑梗都是发作的危险期。秋天后面就是冬天,冬天是中风的高发季节,秋天就开始注意保养好血管,就可能降低冬天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

解“秋乏”睡得早一点。夏季炎热,加上昼长夜短,大家逐渐习惯了晚睡,在出伏之后,很多人会因为作息时间没有及时调整,造成睡眠不足,整个人看起来懒洋洋的,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这就是大家常说的“秋乏”。为了缓解“秋乏”的情况,建议大家及时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建议每天晚上多增加一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能起到平稳血压的作用,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防肺燥,饮食润一点。黄妮说,《黄帝内经》提到“燥气先伤上焦华盖”,因肺最易受损,所以要及时润肺。出伏之后,夏季开始真正意义上向秋季过渡,气候逐渐干燥,这个时候饮食上要润一点,可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如蜂蜜、黄鱼、海带、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处暑刚过,此时仍有暑湿尚存,注意减少摄入寒凉食物,避免生湿,可使用山楂、麦芽、莱菔子消食,陈皮、藿香、砂仁祛湿。润燥宜凉润,食疗可选玉竹麦冬汤、莲藕排骨汤、莲子银耳羹等。

防秋燥按揉“勤一点”。位于下肢的太溪穴为肾经原穴,属水,按揉此穴位可治疗咽中干、口中热、唾如胶等秋燥的临床症状。

按揉方法:拇指屈曲放于穴位,按揉2分钟—3分钟,间隔5分钟再行按揉,一共按揉5分钟—10分钟,感觉发酸、发胀、发热为标准,一般每天可以按揉两次,以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较好。

黄妮说,初秋暑热未退,湿气当令,此时人体的胃肠经过一个盛夏的消磨,正处于一年四季中最为脆弱的时期,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容易出现脾胃失调、消化不良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如秋季腹泻。加之季节交替,天气变化不定,人体的呼吸系统容易受到侵袭,老年人、儿童、体弱者以及一些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容易感染包括流感在内的呼吸道传染病。公众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同时,积极接种流感、肺炎疫苗等。疫苗能够有效保护老年人、儿童及易感人群,减少感染发病以及发生重症的风险。

魏 濛/图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出伏后,养生可以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