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盐湖文学》的不了情_散文_杨社军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酷爱文学的那种唯美感觉已深深植入骨子里,融进血液里,沉淀于灵魂中,就如同火山的岩浆聚热到一定程度,必然喷薄而出一样。一个人书越读越多,生活经验越积累越丰厚,社会意识越来越敏感,认识问题越来越哲学,在这种情况下,唯有把思想感情凝聚笔端,释放出来,化作文字,才可慰藉心灵,充实人生旅程,在精神蜕化和升华中,《盐湖文学》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话题。
2018年3月,我受邀到盐湖区实验初级中学从事后勤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传达室邂逅相遇一本《盐湖文学》,顿时眼前一亮,万没想到盐湖区也有自己的文学期刊,粗略翻了一
下,爱不释手,感觉内容很接地气,乡土气息扑面而来,可读性强,遂饥不择食抄录了电子邮箱,一时间雄心勃勃,磨刀霍霍,准备在《盐湖文学》小试牛刀。事后得知,学校家属楼
住着一位退休教师,叫王永年,擅长写作,功力深厚,时任《盐湖文学》编委,杂志是他送来的。
遇见《盐湖文学》,好比“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久已失去联络的地下党员突然找到了党组织,喜悦的心情难以表述,与我此时此刻一样,倍感激动和温暖。于是灵感喷发,才思
如泉涌,一气之下写了几篇稿子,投石问路般发往《盐湖文学》邮箱,当时我还不会用手机发邮箱,只得在校外文印室付费发稿。由于见不到刊物,四顾茫然,稿子刊登与否,心里的
确是无底洞,尽管此前多次在《运城日报》副刊发表文章,可如今面对的《盐湖文学》尚属空白区域,还是待开垦的“处女地”。
时隔半年,在传达室偶遇2019年第三期《盐湖文学》,打开一瞥,一阵惊喜,上面刊发了我的一首七言诗《清明》,至此找回了自信心,随即产生造访编辑部的想法,按图索骥,在区
委文联见到了和善热情的董吉云主席,说明来意,他立马帮我查找刊物,发现2018年第三、四期杂志刊发了作品,分别是顺口溜《改革成果惠民生》和诗歌《携手同圆中国梦》,2019
年第四期也刊发了诗歌《落叶》,还赶好领取了15元稿费。当时署名为杨勇全,因户口本上是该名,杨社军是后来用名。在此有必要提一下,董吉云主席和我同龄,其爱人王晓丽和我
在一个学校工作,她代历史课,爱打乒乓球,彼此熟络后,她去年光荣退休。
此后,董主席把我拉进了盐湖区作协俱乐部微信群,从此融入组织,幸遇伯乐,流浪的孩子找到了家,结识了许多文友,经常学习交流,传递信息,鉴赏美文,共同发展。进群后,文
路大开,一发不可收拾,犹如黄河决堤,一泻千里。从2020年第二期开始至今,每期都刊发一件作品,占去一个“火柴盒”位置,所发多为诗歌类,只在今年第一期发表了一篇散文《玉
壶冰心文友情》。一路走来,感谢吕廷杰主编一班人的厚爱和鼓励,感激《盐湖文学》多年的陪伴和支持。
入群后,发生过一件不愉快的事情,缘于平陆县战友赠送我的杂牌手机,有一个自动抢红包的“特异功能”,只要群里发红包,神不知鬼不觉最先抢过来。群里发稿费就闹过这种尴尬
事,惹得同仁怨气冲天,纷纷要求群主将我驱逐出群,我自知理亏,有口难辩,情急之下更换手机,董主席迫不得已,用了缓兵之计,将我移出群聊,谁能想到会是手机惹得祸。
还有更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吕廷杰主编为我作了多年嫁衣,我俩竟然没有见过面,其实早在十多年前,我在东方学校执教时,张长生主任就多次提过吕主编,我还读过他不少诗;庚子
大疫期间,董吉云主席点将让我编写一个题为《我是党员我在前》的三句半,编好经吕主编一加工,不知增色多少倍,这算是和吕主编的一次合作吧!
后来知道,吕主编和我的一位表叔同住一院,表叔去世,满以为能见到他,结果错失良机,他还献了悼诗,并且发表在《盐湖文学》上,还听说吕主编和冯村中学首任校长吕建国是同
学,当时我在吕建国手下干民办教师。今年“六一”,稷山文友王过关老师来访,我想邀请吕主编陪客人吃饭,孰料他隐居山林(吕主编是盐湖区三路里人),出行不便,又未能谋面,甚
憾!
大江滚滚向前,后浪推逐前浪,相信《盐湖文学》这株生长了二十年的参天花树,在以冯雪芹主编为首的新班子浇灌和护理下,更加郁郁苍苍,枝繁叶茂,绽放的花朵更鲜艳,更有神
韵,《盐湖文学》这一树花啊,红红火火开不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