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戏迷”到“老戏痴”_散文_河津 杨恩章
国逢盛世戏剧兴,人居福地喜吟唱。我出生于 1945年的战乱年代,在幼小的心灵里留下的满是忍饥挨饿的苦难印记。可喜的是,正当我四五岁开始晓事之时,全国得到解放,新中国的成立不仅使人们普遍过上了吃穿不愁的好日子,而且品尝到了歌舞戏剧的艺术享受。在跟随老人看过几场当地的剧种蒲剧之后,我很快萌生了喜爱蒲剧的情结,没过几年就博得了“小戏迷”的雅号。
我老家山西省河津市地处运城河东地区,是古老剧种蒲剧的发源地,它形成于明末,兴盛于清代。蒲剧的唱腔很有特色,慷慨激昂和委婉柔和兼备,粗犷豪放和细腻缠绵共有。流传的许多剧目的剧情戏词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生哲理,建国后创作的新剧本,更充盈着社会主义的主旋律。看了听了使人激奋,令人陶醉,又深受教益。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蒲剧的热爱,逐渐实现了从图热闹发展到悟事理、受教益的升华。党的十八大以来,本人先后进入到古稀和耄耋之年的行列,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党对军队离退休干部待遇显著提高,我辈可谓是乐享晚年,晚年更求乐,对音乐戏剧等娱乐项目的兴致愈加浓郁,本人也随之由“小戏迷”发展到了“老戏痴”。
(一)两件囧事落了个“小戏迷”
我十岁前就是全村出了名的“小戏迷”。不过,出名的原因却令人喷饭:看了两场戏,出了两回岔。
那是我七八岁的时候,有一年夏天,有个县的剧团到与我们村交界相距五里地的稷山县底史村演戏。我听到这个讯后,经多次央求,母亲才答应我跟着大人们去看戏(父亲当时入朝作战)。我家在村南口,是去底史村的必经之地。星期天下午四五点钟,我草草吃了点东西,就到家门口等着看戏的人群。不一会,邻居发德等五六个20多岁的兄字辈走了过来。母亲便托付发德哥带我去看戏。路上,为了赶时间,几个大人大步流星,因我人小腿短,一路小跑才跟得上队,头上汗流不断。记得头本戏有花脸,有打斗,尽管累得腰酸腿痛,仍坚持看到终了。接着,演的是一出老生老旦戏,哼哼唧唧,令人乏味,不一会上下眼皮直打架,也站立不稳,我就蹓到戏台左侧去打盹,谁知一下就沉睡了过去。散戏时,人走完了,发德哥他们才找见了我,他一脚把我从睡梦中踢醒。我慌忙爬起来,跑步赶上了返家的人群。
大约过了一年多,晋南蒲剧团到八里外的黄村演出。有一天早晨,听说当晚由艺名“十三红”的张庆奎演出《三家店》,我的心一下子就飞到了黄村戏台。张庆奎和阎逢春、王秀兰、杨虎山、筱月来等五人,号称蒲剧五大家。他在主演《三家店》这本戏中,把说、唱、念、打等技能表现得淋漓尽致,乡间早就有“宁愿三天不吃饭,也要看十三红的三家店”的传言。吃午饭时,我向母亲提出当晚要去看戏,她怕我再出岔,一口回绝,我便耍起小性子,赌气不动筷子。在奶奶说合下,我口头做了个保证,母亲才松了口。
黄村的露天戏院不算小,可容纳千号人。当我们买票进去后,已是全场爆满,人贴人,人挤人,我们只好站在最后边。不料想,当十三红出场的头句台词“历城公堂戴了梏”未落,就发生了“暴场”,后面站着的人群拼命往前拥,前面坐着的人们只好举起马扎站起来,场内哭喊声连成一片,演员只好退场。这时,台上有两个人抡起长长的竹板,往人们举起的马扎上打了一阵,剧场才算安定下来。其间,我死死拽着发德哥的衣角,总算没有走失。谁知,当演到刑场一节时,再次发生了“暴场”,我一不小心被冲到了一边。从人缝里找人不可能,我只好散戏时站在门口等大人们出来,不用说,我又挨了发德哥一顿臭骂。
因这两次看戏发生的囧事,我在村里赢得了个“小戏迷”的雅号。
(二)三人皮影小戏班“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辛弃疾)
当年剧团下农村很少,收音机更是个稀罕物,要经常听听乡戏很困难。我就同玩伴好友官保、启迪商量,自制皮影取乐。
官保家里住房多,我们仨就住到了一起,每天晚上一写完作业,就投入了紧张的皮影制作。皮影挂件需要大量硬纸片,好在官保家隔壁就是供销社,我们隔三差五去帮助打扫卫生,然后捡回些废弃的硬纸片。我们仿照小人书上的人物形象,边画边剪边缝,不到一个月就制作了十多套皮影戏,记得有蒲剧包公锄美案,桃园三结义,三家店,眉户梁秋燕等。我仨有个分工,启迪管操作皮影,官保管配唱,我管敲打碟碗盆伴奏。因手头没有剧本,官保以道白为主,偶尔编几句戏词唱一唱,启迪马上跟着耍几下,我也随着他的唱调乱敲一通,玩得不亦乐乎!尽管唱的不着调,敲的没个谱,还是引来了附近不少同学来看热闹。我仨闹腾了一年多,直到上六年级才收了摊子。
五年前,我回老家请任过我小学班主任的水海老师,还有十来个儿时伙伴,一起聚餐。席间,我和启迪谈起和官保(可惜官保已去世多年)三人耍皮影的事,逗得大家一个个咧嘴笑。这时,杨老师对我说:“还记得不?你上二年级时,我是班主任,你是班长。有一次,我拉二胡,硬让你看着剧本唱了段劈山救母。”我笑答:“永世忘不了,我唱得四六不成调,你还夸我唱得好。正是老师你那次逼我唱戏,让我走上了迷戏的‘邪道’!”大家一听,由原来的咧嘴笑骤然变成了哈哈大笑!
(三)蒲剧播放资料的“集大全”者
七十余年来,我对家乡戏剧的情愫恋结,从无到有,从淡到深,至今到了百看百听不厌的地步,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我不满二十岁,就入伍到了距家乡千里之外的张家口,自己不时为在当地看不到家乡戏而感到莫名的煎熬,只能寄希望于回乡探家时过过蒲剧瘾。
八十年代初,当我一听说老家开始出品蒲剧磁带,就迫不及待地借休假的机会,从临汾到运城再到河津,从市面上买了十多盘蒲剧带。此后,只要得到新的蒲剧磁带出品的消息,马上想法弄到手。我又买了两个便携式随身听,随身携带,一得闲空,就听一会乡戏。曾给我开过车的三四位司机都知道我有个习惯,每次坐车外出一上路,就开始播放蒲剧磁带,一路上我听得如醉如痴,一直到目的地停车才关掉播放机。后来,虽然磁带被淘汰,但我仍舍不得扔掉,至今还完好保存着30多盘乡戏的磁带。
自光碟问世后,我又收罗了近80多部CD、VCD、DVD蒲剧光碟。为了方便携带和复制,又将光碟复制到内存卡上。有些剧目的精彩唱段没有字幕,我就听一句写一句,然后花钱让人配上了字幕。这样一来,既能看影像,又能听唱腔,还能看戏词,给我外出和节假日消遣增添了新的乐趣。如今,从网上下载东西更为便当,我的电脑、平板、储存盘里,下载了近万计的蒲剧以及眉户、京剧及评剧的名角名段。后来,我发现从网上收藏乡戏,既不要占用任何存储设备,又可以随时直接打开听看或下载,这可是个无限量地收集戏剧歌曲的绝好办法,至今我仍不时使用这一妙招!
多年来,我总忘不了寻觅蒲剧剧本,但不知何因,书店一直无剧本可买。前些年有一天,我从网上看到一则消息,老家运城市几位老戏剧艺术家,整理出版了上百回蒲剧折子戏,我马上按网上提供的信息,给剧作家杨焕育先生拔打了电话,老杨很是热情,告诉我说:“这套四本剧集由省春秋出版社出版,你在太原买比较近便,如买不到我再给你邮寄。”我一听,喜出望外,立即奔向春秋出版社。接待我的是位张姓编辑,他有点意外地说:“这书出版**四年了,您是第一个来买书的。这么大年纪了,还大老远来买书,可见您老太爱家乡戏了。”我笑答:“人越老越思念家乡,也就更爱看老家戏。”他和同屋的另两位编辑低声嘀咕了几句后,对我说:“您老这么爱蒲剧,我们只收个成本费。”四本书标价260元,只收了我120元。这真有点“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拿到梦寐以求的剧本,尽管有156个折子戏,长达2000多页,我只用三天多时间就浏览了一遍,以另一种方式享受到了看乡戏的乐趣。
(四)家乡戏的热推者
“独乐乐,不如人乐乐,
人乐乐,不如众乐乐。”
我有爱听爱看乡戏的嗜好,也是乐于传播乡戏的热推者。
十多年前,我回老家时发现年老者对一些音响设备缺乏认知,他们中间的蒲剧爱好者,因不会录制戏剧音像内存卡,大都只是从电视机或收音机中收听收看,不能随时择段收看,感到很不方便。我便用我随身携带的几个SD内存卡,连夜翻录了剧目,送给几位老邻居。大家感到很新鲜,不少人找上门来让帮助制作。我先后两次陪他们到县城,帮助他们购买了能收音又能放音的收音机和唱戏机,回家后我又帮助十多人复制了戏剧内存卡。一传十,十传百,村里不少爱好戏剧的老者,很快都购置了收音机或唱戏机。每当晚饭后,村头巷口的蒲剧唱腔就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老同学喜科跟我开玩笑说:“你这次回老家,是专门促消费来啦!”我笑答:“有钱不花,走了白搭。花点钱买乐呵太值啦!”
五年前 当我回老家和战友们聚餐时,看到有人在饭桌上用大屏智能手机播放戏曲,不大一会儿就因电池不足而停播。我回太原后,从网上找到一种收音机,电池容量大,收放音量大,还能接打电话,体积较小,便于随身携带,就花近千元购买了几部,并配制好乡戏内存卡,邮寄给六位老战友。东西一到手,老战友薛全让马上给我打电话说:“有了这个小玩意,早晚散步不用再带大屏手机,既能听戏,又不误接打电话,真是美炸啦!”
此外,我还录制了数千首戏剧唱段和歌曲乐曲,还有一批相声小品。凡是有求复制者,欣然应允。二十多年来,先后为周围的人们,包括门口摆小摊的,不相识的棋友,散步中偶遇的“知音者”,复制了四五十分戏曲和歌曲卡。
这样做,方便了他人,乐呵了自己,可谓美美与共,乐哉乐哉!
(五) “润物细无声”的受化者
有副剧场对联写得好:
演悲欢离合, 当代岂无前代事;
观抑扬褒贬 ,座中常有剧中人。
戏剧是寄道于乐、寓教于乐的绝好形式。这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
回顾自己70余年爱乡戏的演进过程,我感到爱看乡戏,不仅仅是得到了娱乐消遣,也不局限于寄托了乡思乡愁,更重要的是无形中接受了“润物细无声”的感化和教育。
我对戏剧的兴趣,大致经历了由低到高四个层次的渐进过程:看热闹,学打斗——看脸谱,辨善恶——学角色,识常理——钻戏文,悟人生。
初次看戏,处于朦胧状态,纯是看热闹,看打斗,模仿戏内角色的动作和做法。如,看完关公、孙大圣、李逵等戏剧,就仿制了青龙偃月刀、如意金箍棒和大板斧等,放学后找个空场去“比武”,互相打斗一番才收场。又如,看了桃园三结义、一百单八将梁山聚义等剧目,就模仿着搞结义,拜把子,看见那个结拜兄弟受了欺侮,大伙一起找对手去论理摆平。
后来,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戏剧渐渐由看热闹进入看门道:看了描写人情世故的剧情,对孝道、师道、友道有了初步的认识;从“群英图”和“众丑图”的对比中,渐渐明晰了是非、美丑与善恶的区别;从歌颂古今英雄的剧目中,对秉持正义、为民除害的好汉,廉明刚正、执法如山的清官,公忠爱国、忠君报国的英雄,和崇德向善、舍己为公的社会主义道德的模范,产生了仰慕之情和效仿之举,逐步由浅入深地领悟了正确的做人之道和为官之道。而所有这些从戏剧中得到的正能量的教益,曾经在自己心灵里产生过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从一些戏剧中的人物身上 ,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自己性格、情感和思想深处, 也蕴涵着某些戏剧中正面角色的元素。
可以这样说:
戏如人生,演绎世间百态;
人生如戏,扮好各自角色。
你喜爱听的戏词,往往就是引起自己心底共鸣的回击声!
你被戏剧情节引发的喜怒哀乐,常常是自己心灵的折射!
你仰慕的戏中英雄和其他正面形象,多是自己意念中的自我塑像!
你厌恶的戏中反面人物,也多是自己灵魂深处排斥的对象!
自己既然登上了人生舞台,就要竭力出演个地地道道的正派角色!
不求千古流芳,只求无悔人生!
杨恩章 山西省河津市人 , 1945年生,1965年2月入伍 , 当年9月入党,曾任军师团三级新闻干事,65集团军宣传处处长,193师政治部主任和政委等职 。现为省军休所退休干部,先后三次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一次被授予“文明休干”。写过《官德与官戒》等3本书,有两本被人大原副委员长李铁映作序的丛书评为一等奖,在中央和省级报刊上稿300余篇。近4年多来,为几家网刊纸刊写过97篇文稿,有41篇被评为“精选 ”。其中,《由无名之火说到“无意之恶”》,分别获得全国“第十届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 ,《中国当代文艺家名作金榜》特等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