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里儿有面:是什么让他逃离了美国?“中国行动计划”溢出效应?
他,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纳米科学领域的世界领军人物。他,同时还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院和工程院院士。
他发表了400多篇论文,是50多项专利的发明人。
他就是65岁的查尔斯·利伯 (Charles Lieber),作为一名科学家,他正处于人生最好的阶段。
然而,在遭遇了两年的牢狱之灾之后,查尔斯·利伯已经决定离开美国这个伤心之地。
24日,他告诉《南华早报》记者,将前往中国,寻求在内地或者香港的工作机会。
这位“中国行动计划”的受害者,和许多对美国深感失望的科学家一样,硬生生被美国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
美国,曾经是世界第一科技强国。在二战以后世界各地的顶级人才纷纷涌入美国,让美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实现了巨大的飞跃,站到了人类科学研究的金字塔顶端,包揽了大部分诺贝尔奖的自然科学奖项,在众多领域遥遥领先的结果又不断吸引了更多优秀人才。
然而,在进入21世纪以后,美国位于科研金字塔顶端的地位,已经是摇摇欲坠。
2023年,创立于1869年的老牌学术刊物《Nature》迎来了新霸主——中国发表的论文数量第一次赶超美国,位居榜首。
在此之前的2021年,中国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达到7万件,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
中国在科研经费上的投入即将超越美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前来工作。
当中国的登月着陆器从月球背面取回土壤的时候,美国的波音飞船却把两名宇航员扔在国际空间站,迟迟无法返回。
中美在科技领域的实力对比,已经开始出现逆转。
美国慌了。
然而,美国人在面临恐慌的时候,考虑的不是如何提升自身实力,而是开始打压中国。
各种阴谋论层出不穷。
早在2020年4月,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汤姆·科顿就污蔑称“华人科学家和学生在美求学后会把知识产权偷回中国”。
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公然宣称“华人科学家、学者和学生为中国政府做间谍工作”,还叫嚣说共产党每年送40万中国学生进入美国 “偷窃技术”。
美国副国务卿坎贝尔在今年6月宣称,让中国学生到美国都学文科,而学习理科的国际学生可以从印度招收。
而这一系列恐华主张的顶点,则是2018年特朗普政府启动的“中国行动计划”。
“中国行动计划”的目的是调查全美与中国有关、或者被FBI认为可疑的科学家和学者,从而打击所谓的“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为此,美国政府要求94个地区司法部门每年至少提出一至两起针对中国的诉讼,以防止中国“从美国窃取信息”。
截至2022年计划被终止,被迫接受FBI“调查”的美国科研人员中,88%的被告是华裔或者华人。美国联邦调查局长克里斯托弗·雷曾在国会作证时表示,“中国行动计划”执行期间,调查的涉及中国的反间谍案件多达2000起,平均每10个小时启动一个。
讽刺的是,在“中国行动计划”被终止以后,美国政府给那些被控有罪的科学家的所谓“平反”,也只是简单地从司法部网站上撤销罪名。而在被调查期间,这些科学家早已经失去了他们的工作,其研究项目也被迫终止。
这项计划的直接后果,就是多位科研人员在被怀疑“与中国有关”、被指控有罪后,选择离开美国,前往中国或欧洲工作生活。
查尔斯·利伯,就是“中国行动计划”的受害者之一。
2020年1月,利伯被FBI逮捕。美国司法部网站披露,利伯曾从武汉理工大学哈佛大学纳米联合实验室获得15.8万美元的生活费以及174万美元研究经费,而利伯隐瞒了上述实情并做出虚假陈述。
但是实际上,这完全是中美的科技交流和合作。
利伯案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包括7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共40位科学家联名发表公开信表达对利伯的支持,质疑美国司法部的打压。
最后,利伯在2023年4月被判两年监外看管,其中前6个月在家软禁,另外被罚款5万美元,以及补税3.36万美元。
在“中国行动计划”执行期间,除了利伯,至少还有1300多名美国大学学者遭到了FBI的突袭式调查,多数是华裔学者。
2018年,美国田纳西大学机械、航天与生物工程系教授胡安明被FBI诬告为“中国间谍”,并于2020年2月被逮捕下狱。经过一番折腾,到了2021年2月,胡安明被无罪释放,可是他已经失去了实验室。
2019年,美国埃默里大学突然解雇著名生物学家李晓江和李世华夫妇,并且关闭了他们的实验室,美联邦调查局还对两人进行了调查,李晓江因“未如实披露个人税收”的罪名,被判处重罪。
2019年8月,堪萨斯大学化学教授陶丰遭FBI逮捕并被指控电信欺诈、项目欺诈等重罪。直到2024年才上诉成功,被判无罪。这个陶教授比较顽强,在被捕后还发了20多篇论文。
2021年1月,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华裔教授陈刚在家中突然被十几名美国特工登门铐走。美国司法部指控他申请联邦科研资金时隐瞒了与中国的联系,如果所有罪名成立,陈刚将面临长达20年的牢狱之灾。结果经过了长达一年的调查,又是一场乌龙,陈刚被判无罪,但再也无法坚持研究工作。
由于担心自己的研究成果被扣上“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帽子,许多华裔科学家在从事敏感领域的研究时都显得小心翼翼、瞻前顾后,许多原本有望取得重大突破的研究项目被迫中断或放弃。
除了来自FBI的无妄之灾,华裔科学家在美国时不时还会遭到种族歧视。此外,学术圈内的排挤和孤立也往往让他们的工作很不舒心。
在“中国行动计划”展开了三年多调查之后,美国华裔科学家们的心都凉透了。
于是,一场人才的“大逃亡”,在美国各地上演了。这不仅包括许多华裔科学家纷纷选择回归祖国,甚至美国本土的院士和专家也开始离开美国,前往中国定居。
过去6年来,逃离美国的科学家人数已经增加了75%。
从2020年到2023年,已经累计有3876名华裔科学家返回了中国。他们当中,包括丘成桐、饶毅、颜宁、高华健等顶级科学家。
同时,对于很多外国科学家来说,待遇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他们看好的是中国良好的科研环境,他们包括“日本半导体教父”坂本幸雄、“光催化之父”藤岛昭,加入华为的法国数学家、菲尔兹奖获得者拉福格,加入小米的著名语音识别专家丹尼尔·波维等等。
查尔斯·利伯向《南华早报》记者表示,他在寻找工作机会时,主要关心的是找到一个机构:在那里,他可以以最好的状态进行科学研究,使所有人受益,并且可以最好地帮助其他研究人员的工作。而中国,已经成了他的最佳选择。
曾几何时,美国不遗余力吸引各方人才去往美国,才成就了今日可以站在科技巅峰。但如今,在逐渐走向衰落的时候,美国却开始用打压科研人员的方式,试图用暴力和恐惧让科学家们屈服。殊不知,只有自由的研究环境,才能带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让“政治正确”介入科学研究,并不能让科学家们屈服,而是会加速他们的逃离。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美国失去世界人才高地的优势,不是在一天两天内发生的。
“中国行动计划”的溢出效应,必然还会在未来的几年里,继续造成美国的人才流失,一次又一次砸到美国自己的脚。谁让美国当时要搬起这块损人不利己的大石头呢?
有里儿有面 · 2024-08-27 · 来源:有理儿有面|微信公众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