囝囝刚 发表于 2024-9-2 09:55:44

亳清河上话亳清_散文_张玉霞

骤雨初歇,一番清凉洗翠峦。我们乘坐的大巴就在一片湿润中缓缓驶入垣曲县城。

放眼四周,三面环山,一面临水,静谧的小城正睡在曲线柔和的碧玉盘里。高楼大厦错落其中,旖旎银带蜿蜒飘过,俨然一个放大了的精致盆景。看惯了一马平川,我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切都是那么新鲜。

八月的一个夜晚,我入住人头攒动的万盛大酒店。不远处,亳清河正灯火阑珊。当时的“垣曲人家”,现在的“黄河原创文学”主编姚普俊老师热情地招待了我,并带我游览了亳清河段的滨河公园。

初上河桥,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立刻涌上心头,不免恍惚于时空重叠。这岂不是永济滨河湾的再现吗?蜿蜒的河道,弯月样的拱桥,拾级而上的石阶,鹤翅展翔的亭角,影影绰绰的锻炼达人,流光溢彩的街灯,勾勒出海市蜃楼般的梦幻之景。

然而,细细端详,又是另一番模样。永济滨河是平镜似的铺展,岸边砌着齐齐整整的白石栏,栏边系着隔离的铁链,游人沿着圆弧形的河滨循规蹈矩地漫步,雷池半步不越。而这里的河却颇为接地气,三三两两的孩子下了河床,勾背搭肩,高挽着裤脚,夸张地左摇右晃,鸭子般移步于粗棱钝角、随意搁着的石头上。

河道上每隔几十米就会出现一座深蓝色橡皮大坝,瀑布从坝上倾泻而下,像理得平滑却颇有层次感的顺发,这顺发被柔风轻轻拂起,被光色染成五彩的细丝纤缕。哗哗啦啦,又把发梢裁剪成细碎的一波波浪花。

坝顶流水湍急,一股股前赴后继,凸起处却被无情抵挡,以至于弹跳成一道玲珑剔透的喷泉,恰似珠帘点点,又如微雨绵绵。

河是少不了草的。河外的草坪剪得很齐整,坪上垂柳依依,月季当红。而河内的草却带着些许野性。擎扬着的,横斜着的,匍匐着的,从石头缝里袅娜而出,一丛丛,一簇簇,笼着轻雾,罩着湿烟。随手捋过便是一把,放开立刻就颤悠悠恢复原样,叫不上名字,或许它们就这样自生自灭,在时光的隧道已绵延了数千年。

亳清河是古老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商汤。姚老师讲,正是在这亳清河畔,他打造了商朝第一故都——亳城(现存有元代古碑上书:殷商烈祖成汤圣王居亳故都为证),然后挥师天下,灭夏建商。

“亳”是个生僻字,不仔细辨别,经常会被人误读为“毫米”的毫,作为地名自是寥寥无几。而现在赫然有名者仅有中国第一药都——安徽亳州市,也就是三国时那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旷世枭雄曹操的故里。更有意思的是,亳州市最为出名的古迹竟然是汤王陵。这个汤王,也正是商汤。百度百科记载商汤灭夏,建立商朝,都于亳190年,在亳境内建嵇方国。我年轻的时候在汤王陵附近教书,是这座黄楝古树掩映下的高大墓冢经常的访客,尤其喜欢景区“汤王桑林祈雨”的壁画。安徽亳州与河南商丘接壤,听听商丘这个名字,想想史学界认为的商人起于以商丘为中心的黄淮地区,汤王葬在亳州,是极有可能的。

古人素有逐水而居的习惯,商都后有七迁的记载,那么汤王的故事,该是源于亳清河段而后终于亳州城池了。

亳清河的亳草长又长。那一年,亳城的子民起了兵;那一年,灭了夏;那一年,成了商。你看它的字形,无论如何都是一蓬丛生的茂密。当然也有伊尹创造“亳”字的说法,伊尹曾辅佐商汤灭夏桀,后又辅佐了商朝的三代国君,据说这个字上面为夯土而建的古代城堡,下面就是上述提到的远古谷物了。

商汤带着“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历史使命,带着将士兵卒们的别离情殇,断梗浮萍般飘向远方。汤王后来就在亳草青河水凛的始都梦里念念眠去,他的身后于是又多了一个叫亳的地方。

古人杨守敬阐述道:“(清水)出垣曲县西北,横岭山下……今垣曲县西北七十里,有折腰山,相传谷中旧有铜矿,一水出焉,即倚亳川水也,其水在亳清河西(应为东)。”也就是说,所谓亳清河,就是清水和倚亳川水合流到一起,合并之后的称谓。取清水一个清字,取倚亳川水一个亳字,合起来取名亳清河。

亳草倚川,清水漫漫,那是怎样一种“青青复清清”的纤尘不染。七月骄阳草欲燃,肩扛手拽履蹒跚。男儿汗水妻儿泪,点点滴滴化作盐。

汤王走了,河东的潞盐车队又穿山越岭,带着夸父追日的苦痛从亳清河古道缓缓驶过。道边驿旗临风,走马卒夫,引车卖浆者,不计其数。遥远的黄河渡口,孤舟横斜,天边正残阳如血。车辙碾痕经不起一场空山新雨,鼓角告急也早已失音于古城的断垣残壁。昔日的亳清古道已被水泥封印在陈年旧事中。

今天的亳清河,虽无圆荷泄露,却也曲港跳鱼,蛙声鼓瑟,别是一番好景致。<br>标题 : 亳清河上话亳清_散文_张玉霞<br>发布位置 :<br>联系人:囝囝刚<br>手机号:亳清河上话亳清<br>微信:亳清河上话亳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亳清河上话亳清_散文_张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