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喜葱饼香_散文_王旭鹏
从小到大,吃过的饼子不下几十种,但最为钟爱的还是家乡的葱花饼,吃着香,不吃想。
9岁时随父母到县城,住在新开路班家巷36号。出班家巷口左拐不远有一家打葱花饼的店铺,一出巷口远远就能闻到扑鼻的葱花饼香气,我首次经过便被锁住了脚步,任凭父母如何哄骗都不挪步。在我的坚持下,他们给我买了一个。那周身金黄掉渣的饼子热乎乎的,我不顾父母的劝说,迫不及待地张嘴咬了一口,立马一股葱香味从饼心喷薄而出,越发诱人可口,我不顾烫嘴,狼吞虎咽吃完了我人生的第一个葱花饼。
从此,葱花饼走进了我的生活,每隔一段时日,我便缠着父母要钱买葱花饼吃。但这样的时候毕竟有限,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我便萌生了在家自己学着做葱花饼的想法。因此每次买饼子时,便留心观察师傅的一举一动。
只见师傅拿出一个备好的抹了油的条形面剂子,放在贴了铁皮的桌子上,用掌根按压成扁长形,再用油光锃亮的擀杖擀开。左手趁劲拿起面,把面抻得长宽厚薄合适,然后左右两端倒换一下贴在案板上,在右半截均匀抹上油酥,抓把葱花放在最右端,捏少许盐撒在葱花上,包裹起来呈S形滚动一半,把剩下的半截也抹上油酥,接着连抻带裹。只听“啪”的一声,一个油亮圆溜的饼坯便立在了案板上,等待煎烤。技艺高超的师傅能把面擀抻得均匀而薄透,在空中翻个时宛若飘带,这样卷起来的饼子层次多,口感好,葱花也能包裹严实,保证后期烘烤时鼓囊起来不漏气,饼型饱满。
葱花饼与其他饼子比起来较为考究。和面分剂子、剥葱备葱花、和油酥、打饼坯、上炉煎烤等需要很多道工序,打饼坯是其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师傅深耕多年,早已了然于胸,按、擀、抻、翻、摸、抓、捏、撒、裹、滚、收等一套动作娴熟自如,油酥、葱花、盐拿捏得恰到好处,不到40秒便能打出一个饼坯子。这般千锤百炼的功夫岂是我一个小白短时间能学得会的。看师傅打饼,快慢有序,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也是吃饼子之外的另一种享受。
生意好的店铺,煎烤饼子由另一位师傅操作。炉子上放着铁制平底的两耳鏊子,中间放个盛着猪油的盆,猪油的作用是让饼子起酥掉渣。鏊子上刷少量猪油,把饼坯按压成扁圆形放在盆边一圈先煎。鏊子底下是晋南打饼子常用的老式圆形泥炉,顶端凹进去一拃深,煎好的饼子倒换下来立靠炉壁一圈,底部中间炉口火苗窜动,面、油、葱花、盐等在高温炉火的加持下,不断融合升华,徐徐往外弥漫着香气,沁进人的身体,催出人的口水。几分钟之后,一个个富有味道、智慧和灵魂的饼子活蹦乱跳着新鲜出炉,色泽金黄,外酥里嫩,香气四溢,很快被抢买一空。
从前在上学时,总要和相跟的同学在河东广场对面的那个铁皮房葱花饼铺每人吃上一个葱花饼,方觉得舒服,那感觉就像是见过了心上人一般,解了相思之苦。工作后,有外县的同学朋友来闻喜,我都会带他们品尝闻喜葱花饼,当他们夸赞好吃时,才觉得尽了地主之谊。
多少年走来,小小葱花饼,带着世间烟火气,饱暖了无数人的胃,抚慰了无数人的心。人间至味何处寻,葱饼香处是吾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