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raham30 发表于 2024-9-2 18:13:53

色拉寺的一个上午_散文_芮城赵峰(子羊 ) 跨进色拉寺大门,藏式传统建筑活……

跨进色拉寺大门,藏式传统建筑活生生呈现在我眼前。色拉寺由固始汗后裔拉藏汗赞助修建而成。大殿高四层,由殿前广场、经堂和五个佛殿组成。寺院的外墙有白色和红色,窗户的边框则是黑色。三种颜色混搭,与雪域高原壮丽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犹如一幅栩栩如生的油画。抬头仰望,天空离自己很近,深邃而悠远。我一度以为自己置身童话世界。

我自顾自往前走,右侧有分四排呈长方形固定在轮架上的转经筒。有几个藏民,身穿色彩缤纷的藏袍,手中摇动转经筒,顺着方向缓缓走过。有的人则边走边一个个转动,眼里满是虔诚。他们嘴里喃喃地念着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咩吽。转经筒上面刻着经文和一些鸟兽等图案,外表美观,增添了其欣赏价值。过去,藏民大多不识字,所以把经文装在转经筒里,每转动一次就相当于念颂经文一次,据说可以摆脱轮回之苦。

我沿着遍铺片石的道路走,看到人群不约而同朝一个方向汹涌。我继续往前走,看到人群已成为一个长长的队伍,前不见头,后不见尾。队伍井然有序,藏民和游客出奇地安静。人们怀着虔诚的心情,不敢有一丝怠慢。有的游客不懂规矩,为了节约时间,擅自插队。如果是在内地,因为插队,必会引起争吵,免不了耳红脖子粗。而藏民民风淳朴,默默地接纳了插队游客,自觉往后退。我想,他们是不想惊扰了圣地。我走上前,问一个老者,你们这是去哪儿?他说,我们要去膜拜神明。我们走进一扇门,前拥后挤。此时,身边的游客和藏民是那么容易分辨。游客显得较为安静,不言不语,而藏民嘴里不停地念着“嗡嘛呢叭咩吽。”他们一脸虔诚,目光清澈。

走到一半,有一个小伙手里拿着几条洁白的哈达,气喘吁吁跑来,递给母亲和妹妹一人一条。我见了,问道,哈达怎么卖?一块钱一条。他手指前方,我看到一张长条桌上摆着厚厚一叠洁白的哈达。我跑过去,一口气拿了十条。我掏出十元钱,却找不到买主。原来,只要把十元钱放到长条桌上就可以。这是实实在在地考验人品啊。我走在前面,问一位姐姐,这哈达,能带回去吗?不能,她说,这哈达是献给神明的。你想买,献完神明后,可以到对面买。我顿了顿,将九条哈达放回原处,手里只拿了一条。我手里没有一元钱,心事重重。姐姐知道了,笑着说,没有就没有吧,献神明要心诚,心诚就好。我们走进大殿,看到了面向我们微笑的神明。民众都将手里的哈达扔上去,双手合十,拜了又拜。姐姐站在身后,双手合十,嘴里念着:“嗡嘛呢叭咩吽。”我听不懂,就问,你在说藏语吗?她微微一笑,我在和神明说话呢。她穿着时尚,是一个都市女郎,但她的面孔与游客的面孔明显不同,一看就是藏民。

我们又走进另一间小殿,殿内有几个穿着枣红衣的喇嘛在忙碌。有一个喇嘛将金黄色的哈达绑了一个结,一条条扔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姐姐说,你面对金黄色的哈达许个愿吧,很灵的。我说,不能说出来吧。她笑而不语。我双手合十,紧闭双眼,面对金黄色的哈达,心里默念,祝愿我弟,一帆风顺,事事如意,天天开心,快乐!我说,我是从内地来的,有很多不懂。我知道你是从内地来的,所以,你不懂,我就给你说。你来自哪里?我来自山西。

我们走到拐角处,有几个老年藏族妇女弓着腰,将手里洁白的哈达恭敬地递给红衣喇嘛,喇嘛拿着哈达往她们的额头上抹了一下,放进旁边的筐子里。随后,我们走到另一处,每个人走到跟前,那个喇嘛就会把他拉过来,让他弯着腰,将他的头碰触带有图像的软垫子。随后,他就会绑一个金黄色的哈达扔到一边。

 我们走出去了。姐姐手里拿着一条金黄色的哈达。她问,你怎么没有?你可以买一条啊。后来,我花了五元钱买了一条金黄色的哈达。姐姐要到另一个小殿里膜拜神明。我跑过去,问,这金黄色的哈达有什么寓意吗?姐姐说,她能给你带来富贵和平安。

赵峰 笔名子羊,1981年生,山西芮城县人。九三学社山西省委思想建设理论研究员,山西省作协会员。拙作见诸《散文百家》《青年作家》《都市》《小品文选刊》《五台山》《燕赵文学》等一百多家报刊。出版有长篇小说《山路弯弯》。作品入选多个选本,多次获各级征文奖。入选2018年度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优秀人才。<br>标题 :色拉寺的一个上午_散文_芮城赵峰(子羊 )<br>发布位置 :<br>联系人:Abraham30<br>手机号: 色拉寺的一个上午<br>微信: 色拉寺的一个上午<br>

<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色拉寺的一个上午_散文_芮城赵峰(子羊 ) 跨进色拉寺大门,藏式传统建筑活……